短短5個月,蘋果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
從萬億到兩萬億,蘋果(AAPL.O)只用了不到五個月的時間。
美國東部時間8月19日上午11點,蘋果公司的股價首次到達2萬億美元,收盤時市值約為1.98萬億美元。
Mirabaud Securities的分析師尼爾·坎普林表示:“蘋果的股價在4-5個月內增加了一萬億美元,太難以置信了。這表明市場對蘋果的估值已經從折價轉為了溢價。”
從1980年12月12日IPO以來,蘋果花了38年直到2018年市值才突破一萬億美元。而蘋果市值突破兩萬億美元,距離它此前市值一萬億美元的節點,僅用時2年。
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上漲了近60%。股價上漲背后,是多個因素的共振。
其中,既包括了美國貨幣寬松的外部環境,也包括了自身業績強勁、向軟件公司轉型成功的自身因素,還有諸如股票回購和分拆計劃的市值管理手段,更特別的因素是,最大的直接競爭對手華為掉隊了。
iPhone11銷量超過華為Mate 30
蘋果公司股價的飆升,首先要得益于非常好賣的iPhone11。
近日,IDC發布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稱,在全球市場,2020年二季度,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和市場份額首次超過三星奪冠。
但另一個消息是,蘋果的旗艦機iPhone11的銷量已經悄悄超過了華為Mate 30 5G版: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最暢銷的機型為iPhone 11,而華為Mate 30 5G版則排到第五位。
方正證券認為,iPhone熱銷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這一代的iPhone大幅提升了續航能力及拍照能力,解決了之前的痛點。
2)在歐洲區獲得了一部分華為因被禁止使用谷歌套件所讓出的市場。
3)中國區改變了上一代的定價策略,促銷活動帶來的優惠讓準備換機的舊款iPhone消費者繼續選擇iPhone。
根據最新財報顯示,iPhone、軟件及服務、Mac和iPad收入分別占比為53%、19%、9%和8%,手機業務目前仍貢獻了一半以上的收入,因此iPhone熱銷推動了整體業績上漲。
蘋果于7月底發布的三季報業績,超出了華爾街預期,創出了史上最佳的三季報營收:總營收達到了596.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5%;凈利潤為112.53億美元,同比增長12%。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蘋果的營收和利潤同比增長依然超過兩位數,強勁的業績使得蘋果的股價在美股盤后交易中大幅上漲,一度超過 5%,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手機,受疫情影響,由于居家辦公和學習需求飆升,Mac營收同比增長了22%;iPad營收同比增長32%,均推動了蘋果整體業績上升。
此外,軟件和服務收入高速增長,也推動蘋果的估值從硬件公司向軟件公司轉移。
蘋果的服務業務包括應用商店、蘋果音樂、視頻、云服務和應用商店搜索廣告業務。三季報顯示,iTunes及服務收入為131億美元,同比增長14.8%,主要來自蘋果AppStore的內容、訂閱用戶和獨立設備數量的不斷增長。
從自身因素來看,除了強勁的業績之外,蘋果的巨額股票回購計劃和拆分計劃也推升了股價。
今年以來,蘋果大規模回購股票,流通股減少了約1億股至42.75億股。回購股票將刺激對蘋果股票的需求,有助于推高股價。
此外,8月初,蘋果公司宣布將股票1股拆分為4股,這是蘋果上市以來第四次拆股。該消息發布后,蘋果股價在盤后交易中大漲近6%,次日更是暴漲10.5%,市值一夜大增1720億美元。
股票拆分計劃的背景是,蘋果的股價太高了。股票拆分將增加股票在外流通數,降低股價,提高流動性,吸引更多散戶。
華為涼涼,蘋果受益?
此前,手機芯片一直是華為、高通、蘋果和三星四足鼎立,當麒麟芯片“消失”,智能手機廠商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麒麟芯片絕版后,蘋果將成為唯一一家擁有5nm自研芯片的手機廠商——不僅是蘋果芯片,蘋果手機的競爭力也將大大增強。
一大重要因素是,蘋果手握臺積電5nm的優先產能,先發優勢非常明顯,使得其芯片性能遠遠超過華為的“備胎”聯發科以及三星。
手機芯片的制程工藝決定了手機性能,目前最高端的制程工藝為5nm,只有臺積電能做到。
而近年來,蘋果近一直是臺積電的第一大客戶,對后者營收占比維持在22%~23%之間。還有消息稱,蘋果已經補足麒麟的產能缺口,并已向臺積電發出敦促優先確保5nm A14處理器的供應。
臺積電的5nm產能極度緊缺,蘋果正牢牢把握住了臺積電的產能,相對于華為、三星來說具有強大的先發優勢。在目前智能手機均以芯片性能為最大賣點的情況下,將直接影響手機銷量。
首先是華為。今年下半年,蘋果和華為發布的兩大高端機均搭載最新的5nm制程芯片,但明年,華為P50手機將“無麒麟芯片可用”。
蘋果和華為,是手機廠商中,唯二擁有最高端芯片的手機廠商,而擁有“獵戶座”芯片的三星,才剛剛量產6nm工藝。
此前,有消息稱華為將轉而使用聯發科的芯片,但蘋果芯片的性能遠超后者。在生產端,蘋果對臺積電的影響力遠遠大于聯發科,導致聯發科芯片制程落后,按照外媒報道,其至少明年才能用上5nm的芯片。
除了華為麒麟和三星獵戶座,對于其他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廠商來說,蘋果因為擁有自研芯片,而將具有極大的價格優勢。因為,在失去海思這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后,“精明”的高通芯片已經趁勢漲價了。
有消息稱,明年高通的最新手機處理器驍龍875賣價將達到220美元,而去年的旗艦芯片價格150美元,漲了將近一半。受此影響,在小米的10周年會上,紅米推出的至尊旗艦版k30,用的就是聯發科的天璣1000芯片,因為后者成本更低。
也就是說,蘋果的自研芯片,相比聯發科和三星的芯片有性能優勢;相比高通芯片,有價格優勢。
落后便意味著挨打,在目前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穩定并高度集中的背景下,任何一方的落后,其份額馬上會被競爭對手收入囊中。
比如,自從去年遭遇美國制裁后,華為手機在海外的銷量不斷下滑,這些失去的銷量,被剩下的玩家瓜分:在最新二季度的歐洲市場,華為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而蘋果逆勢上升。
因此,在沒有麒麟芯片的未來,當蘋果的競爭對手被迫使用更低端、或者更昂貴的芯片時,蘋果手機的前途無疑是光明的。
猜你喜歡
“果鏈一哥”立訊精密要換賽道?或許在為這盤“大棋”布局
如果未來蘋果推出智能汽車,立訊精密會不會有機會成為蘋果汽車的供應商?對于立訊精密來說,或將進一步綁定蘋果,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