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315|社交平臺成電信網絡詐騙“溫床”,信息安全需多方合力

        藍鯨TMT費騰2020-03-24 17:53 數字金融
        業內人士認為,打擊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關鍵是需要構筑個人信息保護的安全防線;與此同時,各平臺還應盡可能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在反詐騙領域,不讓不法分子鉆了空。

        藍鯨TMT記者 費騰


        有用戶向記者反映,自己收到了“北京醫保總局”官方賬號的QQ好友驗證,對方以擬將醫保卡注銷為由,逐步對其進行電信網絡詐騙。


        日前,有用戶向記者反映,自己收到了“北京醫保總局”官方賬號的QQ好友驗證,對方以擬將醫保卡注銷為由,逐步對其進行電信網絡詐騙。記者從北京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疫情期間,有多起因用戶個人信息泄露導致的詐騙案,詐騙手法花樣繁多。

        據記者了解,個人隱私泄露與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有緊密的聯系,很多不法分子瞄準一些防御系統相對薄弱的平臺,盜取用戶個人信息后,再通過社交平臺、網絡工具等對用戶實施詐騙。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對記者指出,“首先,個人需要提高隱私保護的意識,其次平臺需要了解不法分子獲取信息的方式,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從源頭加以遏制,最大程度避免信息泄露,同時,還需要監管部門介入,不斷強化監管方式。”


        用戶在QQ遭遇電信網絡詐騙,

        或源于個人信息泄露


        “最近有自稱是醫保總局的工作人員加我QQ,說我涉嫌騙保,向我本人核實情況,若情況屬實會立刻注銷我的醫保卡,醫保卡以后將無法使用。”疫情期間,近兩個月未出門的李女士在QQ收到“北京醫保總局”官方賬號的好友驗證,對方以她騙取高額醫保為由,聲稱要將其醫保卡注銷。

        聊天過程中,對方先向李女士提供自己的姓名和工號以增加可信度,并解釋稱QQ為官方認證唯一通信平臺,可以免遭不法分子監聽。隨后,對方與其核對申請醫療保險的時間、手術醫院和項目、具體金額等相關內容,李女士表示對此毫不知情,指出這一信息有誤,并詢問對方應該如何處理這種不實信息。

        “對方當時說需要我去當地公安局報案,讓警察給我開一份‘備案證明單’通過內部網站連接到北京醫保總局,這樣我的醫保卡才不會立刻被注銷。”李女士稱因對方有一套非常專業的話術,自己很容易就相信了他們的話。“得知我因為疫情無法出門,他們又說特殊時期可以線上錄音,幫我連接北京市公安局。”

        隨后,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與公檢法機關的人陸續登場,向李女士提供了證件信息后,通過電話、QQ語音等渠道要求她提供個人身份信息、銀行賬戶等資料自證清白。對方同時聲稱,若其不配合行動,要按照相關條例規定追究李女士的刑事責任。

        不法分子提供給李女士的公安證截圖

        “我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哪知道會出現這么嚴重的后果,嚇得趕緊把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號都告訴他們了,還好這時候我兒子回來,阻止我繼續往下說,不然就麻煩了。”李女士后怕道。

        記者從北京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疫情期間,有多起因用戶個人信息泄露導致的詐騙案,詐騙手法花樣繁多,除上述案例外,還包括不法分子冒充交易商戶兜售口罩、以慈善機構為名組織愛心捐款等。

        “隨著國家對電信網絡詐騙的綜合治理措施不斷升級,傳統電信網絡詐騙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近幾年,由于平臺監管不嚴、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多種原因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數量有所上升。”北京反詐中心警官對記者指出。

        記者發現,因個人信息泄露導致的詐騙案,受害者多為中老年人,且呈現出逐漸由銀行轉賬變為使用微信、支付寶轉賬的趨勢。“此類電信網絡詐騙案的本質是個人信息泄露問題,這是容易引起輿論高度敏感的一大安全命題。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隱私安全絕非小事。”熵簡科技創始人費斌杰認為。


        各類社交平臺成電信詐騙”溫床“,

        信息安全亟需筑牢防線


        隨著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網上購物、掃碼支付等行為也愈加普遍,越來越多的平臺因業務需求開始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但在此過程中,用戶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時有發生。

        最近多年,QQ、微信等社交平臺因其獨特的運營機制與社交特性,使其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溫床”。此前人民日報在微博發起針對“個人信息如何泄露”的投票,共吸引四萬余名網友參與;結果顯示,有近六成網友認為個人信息的泄露渠道主要為各類社交平臺。

        日前,最高法發布《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顯示,近20%的網絡詐騙案件是在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后進行的詐騙。其中,微信超過QQ成為網絡詐騙犯罪中使用最為頻繁的犯罪工具。

        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岳運生表示,現代社會只要使用智能手機,手機上的眾多App都可以采集個人信息。即使不用智能手機,買房、買車、辦理業務、貸款等很多渠道也都有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業內人士認為,打擊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關鍵是需要構筑個人信息保護的安全防線;與此同時,各平臺還應盡可能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在反詐騙領域,不讓不法分子鉆了空。

        “如果能堵住個人信息泄露的源頭,反詐騙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認為,除利用人工智能進行事中和事后的處置外,事前平臺應加強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

        業內人士認為,從“不知道誰掌握敏感信息”到“收集前需要備案”,備案制無論從數據安全還是用戶隱私保護都是一種進步。左曉棟表示,此舉可以對收集者追根溯源,從源頭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現在采集信息的渠道太多,一旦信息被人采集后,又有人需要用個人信息來產生利益。其實,圍繞個人信息保護在法律規定層面很健全,但是在執行層面確實難度較大。”岳運生說道。

        左曉棟總結指出,個人首先需要提高隱私保護的意識,其次平臺需要了解不法分子獲取信息的方式,利用AI等新技術從源頭加以遏制,最大程度避免信息泄露,減少相繼帶來的各類違法事件。”同時,還需要監管部門強勢介入,不斷強化監管,結合社會輿論的監督,讓更多不法渠道能夠浮出水面,明確責任歸屬,依法嚴懲。”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