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首富又要IPO了
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之后,又一鋰電池巨頭要赴港IPO了。
近日,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由高盛與中信證券聯合保薦。
欣旺達成立于1997年,由來自廣東茂名的王明旺、王威兩兄弟創立。公司以消費電池起家,后逐步切入汽車動力電池、儲能等領域。2011年,欣旺達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22年又通過發行GDR成功登陸瑞交所。如今,欣旺達正第三次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
而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及資本運作的推進,創始人王明旺也積累了可觀的財富。根據《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的數據顯示,王明旺與蔡帝娥夫婦以115億元的財富排名第2295位,成為新晉“茂名首富”。
“草根”兩兄弟創業,干出一個鋰電巨頭
回顧欣旺達的創業故事,堪稱“草根”逆襲的典范。
先說公司創始人王明旺。1967年出生的王明旺成長于廣東茂名的一個普通家庭,17歲那年,他帶著家中拼湊的幾十元錢只身來到深圳。當時年輕的王明旺并不甘于只做流水線上的普通工人,于是他白天做工,晚上自學電子知識,后來進入中山大學電子專業進修班,系統學習了一年。
1992年,王明旺第一次嘗試創業,與朋友合開模具廠,卻因利潤分配問題很快散伙。一年后,他重整旗鼓成立佳利達電子加工廠,主營手機、傳呼機電池業務。這一年夏天,年僅19歲的堂弟王威毅然加入,負責銷售業務。工廠雖初步盈利,但仍因合伙理念不合,再度落幕。
屢敗屢戰之后,終于在1995年迎來轉機——那一年,索尼福島電池廠突發火災,電池價格飛漲,市場一貨難求。王明旺敏銳捕捉到商機,果斷投入全部積蓄囤貨生產電池,再把貼上標簽的產品賣給索尼,以此賺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1997年,兄弟倆拿出全部家底,正式創立了欣旺達,專注于電池模組代工(OEM/ODM)。當時,同樣位于深圳的康佳集團正籌劃做自主品牌手機,王明旺聽到消息后多次主動拜訪,最后用低于市場30%的價格拿到了合作。
有了康佳集團做背書,欣旺達此后勢如破竹,陸續進入飛利浦、蘋果、聯想、OPPO等國際品牌的供應鏈體系。而在此期間,公司業務也從最初的純電池模組組裝,逐漸延伸到了與鋰電池模組制造相關的各個關鍵技術領域。
2008年,欣旺達開始正式布局動力電池領域,此后又通過收購東莞鋰威,進入了核心的電芯環節。隨便翻一下如今市場上活躍的新能源汽車廠商,理想、小鵬、零跑、廣汽、上汽、日產等,都是欣旺達的客戶。
資本層面。2011年,欣旺達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創業板首家以鋰電池研發、制造及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此后的十余年間,乘著新能源的東風,公司業績實現跨越式增長,最高市值一度逼近千億。2022年,公司又在瑞士交易所敲鐘,募集了約31億元人民幣。截至8月29日,欣旺達最新市值為453億元。
眼下,這家A股鋰電巨頭又來到了港交所的門前,正式開啟其第三次上市之旅。
全球最大手機電池生產商,年入560億元
發展至今,欣旺達的業務主要涵蓋消費電池、動力電池和儲能三大板塊。
其中,消費類電池主要應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出行、服務機器人等產品上。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按2024年出貨量計,欣旺達在全球手機電池市場的市占率為34.3%,位居全球第一;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電池市占率21.6%,位列全球第二。客戶層面,2024年銷量排名前十的全球手機廠商均為欣旺達的客戶。
從財務數據來看,消費電池依然是公司實打實的“業績支柱”。2022年至2024年,欣旺達營業收入分別為521.62億元、478.62億元、560.21億元;期內利潤分別為7.63億元、3.31億元、5.34億元。其中消費類電池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1.4%、59.6%、54.3%。
過去幾年,在維持消費電池這一“基本盤”的同時,欣旺達正在積極拓展動力類電池和儲能系統業務。從結果來看,已經初見成效——2024年,欣旺達已成功躋身全球前十動力類電池及儲能電池廠商。
具體到業績表現上,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動力電池業務的收入從126.87億元增長至151.39億元,營收占比從24.3%提升至27%;儲能系統收入也從4.55億元一路上漲至18.89億元,占2024年總營收的3.4%。
雖然漲勢喜人,但對于欣旺達來說,行業內卷是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困境。當前的動力電池行業已經進入寡頭壟斷時代——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大巨頭合計吃下了超過六成市場份額。
在此背景下,欣旺達正試圖通過“出海”尋找新的增長引擎。據了解,早在2023年,欣旺達就斥資近20億元在匈牙利啟動建設其首座歐洲電池工廠;去年,又同步推進了越南鋰威項目和泰國動力工廠。
海外市場持續擴張的背后,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欣旺達此次港股IPO的募資計劃中,海外投入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據招股書披露,此次募集資金將擬用于實現國際增長策略,擴展海外新生產設施以及全球銷售及服務網絡,以更好地觸達不斷增長的國際客戶群體。
資本市場“老玩家”:累計投了73家公司
除了此次赴港IPO之外,欣旺達的其他資本動作同樣值得關注。
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對于欣旺達動力的分拆。2023年7月14日,欣旺達發布公告稱,擬將其控股子公司欣旺達動力,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隨后10月,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欣旺達動力已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
欣旺達動力成立于2014年,是欣旺達旗下專注于汽車動力電池的控股子公司。在宣布分拆之前,這家公司曾獲得三輪融資,而且每輪都出現了機構集體“團購”的盛況。
截至2023年6月,欣旺達動力累計融資超120億元,背后資方涵蓋了IDG、深創投、源碼資本、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理想、蔚來、小鵬、美團等數十家知名財投、國資以及產業資本。
不過,自分拆上市預案公布以來,市場并未等來欣旺達動力更多實質性的進展消息,倒是其母公司赴港IPO的消息引發了更多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與很多鋰電龍頭類似,欣旺達同樣熱衷于一級市場投資。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欣旺達直投出手89次,投資了73家企業,累計投資金額超65億元。此外,公司還作為LP出資了尚勢資本、大米創投、星航資本、六合投資等多家機構。
從行業偏好來看,欣旺達主要聚焦于產業投資,且大部分資金都投向了電池與儲能技術領域。比如今年6月,公司就以LP的身份,出資2700萬元參投了由星航資本管理的星航新能基金,并通過基金對家電巨頭海爾旗下的海爾新能源進行股權投資。
如今,參與股權投資已經成為企業構建生態、增強產業鏈韌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像欣旺達這樣的市場化LP,正是一級市場翹首以盼的重要資金來源。
猜你喜歡
百億新能源巨頭欣旺達豪斥80億投建生產基地,項目擬落子四川
3月17日晚間,欣旺達公告,公司子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擬與什邡市政府簽署《什邡市人民政府項目投資協議書》,計劃總投入80億元,建設2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