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從云向AI躍升
人工智能(AI)經歷了從基礎算法到深度學習的飛速發展,已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不僅提升了傳統產業的生產和工作效率,還催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數智技術加速轉型,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數智引擎,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與發展。
張鈸院士認為:“與信息科技的軟件不同,人工智能的軟件和平臺,不是拿來就能用的,必須結合應用場景加以利用”。就像通用大模型區分不了9.9和9.11的大小,而面向教育行業的大模型通過增加數位提示卻能準確判別。
用友是第一個發布企業服務大模型的中國軟件廠商,關于大模型的落地應用的“最后一公里”,用友,早已有了更深刻的解題方式。
多年前,用友率先在業界提出數智化理念,從2017年至今,用友對數智化的理解,已經隨著技術和經濟的發展,發生了多次進化。也是2017年開始,用友面對客戶數智化、產品信創化和市場全球化的三重機遇,推出BIP(商業創新平臺)。在當前的AI時代,“商業創新”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主題為“AI+成就數智企業”的2024全球商業創新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隆重發布了全新升級的用友BIP,更是在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錘煉后,用友YonGPT與企業業務核心融合程度的再一次躍升。
用友BIP升級AI武器
“AI技術融合企業應用的最新發展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模型和智能體”,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全球商業創新大會上表示。
AI技術的迅猛發展已驅動AI在企業的應用進入普及化階段,大大加速了數智化的進程,企業數智化由此前側重數字化,進入到數字化和智能化并舉的新階段。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大模型落地應用與應用場景的復雜程度之間呈現出“U”型走勢。在生成式AI的眾多應用場景中,高階應用如設計、規劃等,以及低階應用如服務、營銷等是相對容易實現的,而涉及企業關鍵業務領域的應用場景卻是一片“洼地”。
企業服務軟件涉及企業用戶最核心的業務需求與場景,大模型如何落地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2023年7月,用友發布了企業服務領域的首個垂類大模型YonGPT,并在此基礎上研發應用程序,深入行業實踐。
歷經一年,YonGPT加速進化,讓用友BIP在新階段打上了“深懂業務”的AI烙印。此次發布的BIP 3 R6,帶來了更多AI武器。
據介紹,最新版BIP在簡強架構、更智能、更強數據處理與服務能力、更豐富的應用、提升易交付性、零代碼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和發展。新版用友BIP的應用服務數量增長到564個,智能服務數量增長到108個,數據服務數量增長到50個。
在性能提升的同時,資源消耗降低50%、運維成本節省30%、智能會計支持百億級事項分錄核算、多維數據庫支持千億級主附表數據快速合并、多維引擎每分鐘可運行計算規則超100萬條,而且100%自主安全可控。
作為BIP智能化應用的基礎,用友YonGPT也升級到2.0,將“繁雜企業應用需求”與“通用大模型” 的鴻溝連接起來,發布了分別基于智能體(Agent)、人機交互(HCI)、RAG應用框架的“智友”、“數智員工”、“智能大搜”3項重要產品。
智友擁有上下文記憶、可以感知理解用戶意圖,能夠將復雜任務分解為一系列子任務,用戶只需與“智友”進行簡單的對話,就能輕松完成一系列繁瑣的業務操作,包括企業經營洞察、合同風險審核、智能生成報告、知識搜索與推薦等,帶來無處不在的智能化交互。
數智員工是擁有專業技能的虛擬員工,能承擔專業領域內的工作,有形象、有語音、有姓名、有用戶身份,如同真實員工一般,精通崗位所需技能并自主完成工作,如稅務風險合規官、采購合規官、合同審核助理、客服助理等,讓更多員工從繁雜重復事項中解脫出來,顯著降低作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智能大搜是一款企業知識全程伴隨服務產品。基于YonGPT為企業提供文庫、搜索、智能問答等全新的企業級知識管理解決方案,實現業務流程中的全程知識伴隨。針對企業大量、分散的私域非結構化數據,幫助企業構建虛擬知識庫,實現多類型數據的快速索引、精準定位,利用知識圖譜實現知識體系化,構建“搜、問、推、創”一體化的閉環流程,實現企業級“感知式”知識伴隨,助力經驗傳承、科學決策。
中國礦產需要定期向國資委報送固定格式的報表或報告,以匯報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基于YonGPT打造的財務“數智員工”,由原來人工需要180分鐘完成的工作,現只需要1分鐘即可完成,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時實現了財務工作的標準化、細致化、精準化。
用友CTO樊冠軍表示:用友的目標就是把BIP訓練成能懂人話、人性的BIP,成為企業AI應用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用友此次還發布了包括智能合同、智能訂單生成、智能月結、AI面試、智能人才發現等108個場景化的企業智能服務,進一步充實了用友BIP的AI武器庫。
手摁“釘子”,揮動“錘子”
將AI比作錘子,應用場景比作釘子,大模型的落地不是拿著錘子找釘子,就是對著釘子造錘子。
對于用友來說,手里已經摁著釘子了,只需要做出合適的錘子。
2017年,用友在業界首提“數智化”理念,2019年率先倡導“企業數智化”,2020年定義了 “數智企業”,在2023年用友總結提煉出“數智化1-2-3”的企業數智化能力進階模型。
隨著大模型橫空出世后,用友快速跟進,但與大模型底層技術廠商不同,用友更注重大模型應用服務的探索。
大模型與企業軟件的融合并非易事,“幻覺”是大模型應用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大量業務數據與大模型深層次融合,訓練出來的行業垂類大模型,便成為AI技術落地的方向之一。
截至目前,用友已經服務從大型集團到中小型企業數十萬家客戶,為YonGPT的訓練提供了天然土壤,很好解決了基礎模型質量不可控、不可信、不魯棒的問題,消除了大模型的幻覺這一缺陷。
目前,用友BIP智能應用服務已覆蓋財務、人力、供應鏈、采購、制造、營銷、研發、項目、資產、協同等十大領域,并且用友BIP擁有3680家ISV合作伙伴、413家專業服務伙伴,生態解決方案超310個、注冊開發者115.5萬,并與5600所院校達成數智化教學教育合作。
此外,在今年商業創新大會上,用友聯合深圳市遠東數智采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江蘇亨通數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交通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面向公共資源交易行業、工業裝備行業、交通建設行業,發布三大行業垂類大模型。用友以數智化底座和10大領域作為基本盤,并攜手生態共建覆蓋更廣的業務領域,更有利于數智化推廣和大模型的普及。王文京稱,現在為止BIP中有108個智能化應用服務,后續還會繼續豐富。
AI,是中國軟件的破局點
AI之于用友,其實是一個早已明確的戰略方向。無論是產品技術發展,還是用友自身企業運營的發展,用友都做了相應的部署,現在BIP新的版本的發展,也是把智能化作為其中核心的突破方向。
用友的使命是“用創想和技術推動商業和社會進步”。王文京這樣定義數智化:通過應用當代數字與智能技術,進行創新變革,進而重塑企業,贏得新發展的過程。通過業務模式的創新、管理方式的變革,以及工作方式的轉變,來實現企業業務敏捷、精益管理、全球運營的企業創新目標。
毫無疑問,AI的出現,讓SaaS從先進生產力變成傳統生產力,而SaaS+AI的結合,讓企業軟件服務領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據相關數據統計,2023年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應用上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將近50%的企業表示已經在積極采用AI,85%表示未來兩到三年會加速AI的應用,63%表示要積極探索生成式AI。
基于智能化趨勢和數智進階發展需要,用友BIP打造了數智化底座iuap。據介紹,iuap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Gartner所評選的全球高生產力aPaaS市場里面全球前十,亞太地區唯一進入全球前十的這樣一個企業應用平臺。這個平臺包括了技術平臺、業務平臺、數據平臺、智能平臺、開發平臺和集成平臺,以及企業服務大模型。
在AI時代,用友在業務方向上也有了新的認識。王文京在大會演講最后提到,中國企業軟件不會也不應該走定制化模式,標準化產品+專業服務才是企業的主流選擇。因為這個模式更有利于整個產業產品水平的發展,也更有利于客戶應用企業軟件投入產出比的提高,客戶的成本會更低。
企業服務軟件的智能化應用,不是簡單的SaaS對模型的調用,用友強調的是“AI+”,而非“+AI”。AI時代,SaaS依舊是工具,AI成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