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再超預期,多多跨境沖破天花板,成拼多多新增長引擎
11月28日,拼多多發布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拼多多三季度營收688.4億元,同比增長94%;歸母凈利潤155.37億元,同比增長47%。
營收凈利的雙位數增長,直接拉動拼多多股價狂飆,11月28日開盤前就已大漲超過12%;截至收盤每股報收139美元,漲18.08%。
多家券商對拼多多給出很高的評價,大摩在研報中更是直呼拼多多是其中國電子商務領域首選,并將目標價由140美元升至170美元,評級“增持”,2023至2025年的盈利預測分別上調21%、16%和12%。花旗也將拼多多目標價格從153美元上調至173美元。
這份財報亮點頻現,不僅展現了拼多多國內業務擁抱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效,還從側面反映出,快速拓展的國際業務正逐漸成長為拼多多的下一個增長引擎,也為我國外貿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樣板。
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陳磊也表示,“我們在中國以外的業務雖然還很新,但在過去的一年里也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它建立在我們過去多年供應鏈積累和理解的基礎上,希望為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提供直接從工廠購買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個性化的供應鏈以及更具性價比的綜合購物體驗。”
毋庸置疑的是,作為一家年輕的、處在發展階段的公司,拼多多未來還會加大投入,加快高質量轉型,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01
沖破天花板
多多跨境成為新增長引擎
拼多多的“野心”早已不在國內市場。
據財報顯示,拼多多三季度營收688.4億元,增長主要是由于在線營銷服務和交易服務的收入增加。其中,來自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服務的營收為396.88億元,同比增長39%;來自交易服務的營收為291.53億元,同比增長315%。后者增速遠超前者。
而交易服務收入的大幅增長的秘訣,主要在于海外業務多多跨境的超高速增長。去年9月,拼多多推出多多跨境,通簡化出海流程、降低外貿門檻、拓寬訂單渠道,僅一年多時間,已觸達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目前多多跨境每天出口包裹量超過40萬個,日均貨重達600噸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發往美國市場。在美國市場,上線SKU數已有200多萬個品種,預計今年內能達400萬個品類。
據悉,拼多多的“全托管”、“柔性供應”等創新模式,極大降低了傳統外貿型工廠的出海成本,讓中國產業帶的成千上萬工廠能直接面對消費者,創造自己的品牌。有的商家以前銷售一件商品只有5分錢利潤,通過多多跨境,可以賺到幾十上百倍的利潤,入駐多多跨境的商家,不僅重新找回了訂單,利潤也都普遍實現增長。
當然,拼多多全球業務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快速發展,在這背后是中國跨境電商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進出口規模去年首次突破2萬億元。
對此,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關于拼多多的全球業務,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是,利用多年來積累的供應鏈經驗,為全球消費者打造全新的供貨渠道形式與購物體驗,通過靈活的供應鏈將工廠直連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黑五”大促期間,多多跨境繼續推出價格補貼策略,讓海外消費者能夠買到百萬量級高性價比商品。為保障供給側平穩有序作業、助力平臺商家賣出更多優質好貨,多多跨境自今年3月起就持續擴大倉庫布局,增強收貨能力,同時加大備貨天數,提升供貨能力。此外,多多跨境還與美森、以星、達飛、馬士基、中遠海運等世界著名船公司合作,打通了海運快船渠道,以平抑高漲的空運價格,降低物流成本,為其平臺及跨境賣家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市場對拼多多海外盈利能力持樂觀態度,有市場觀點認為多多跨境已成拼多多第二增長曲線。移動洞察咨詢公司GWS數據顯示,自1月份以來,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Temu每天新增用戶都在近1000萬,這種增速還沒有放緩的跡象。中金公司預測,Temu在2023年GMV將達到180億美元,相當于Shein公司2022年GMV的60%。
02
彰顯長期價值,
高質量發展挺進深水區
除了跨境業務推動業績表現超預期外,還得益于拼多多順應了行業的發展趨勢,做到了在供給、需求和平臺生態這三大基本面之上,完成了對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堅定轉型。按照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陳磊的總結,就是消費市場加速回暖與公司“高質量發展”戰略執行的共同結果。
事實已經證明,電商行業只能從存量中尋求增量和質量,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拼多多堅持長期主義的必然要求。
今年4月,拼多多首次提出進入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速度之外,將提升質量作為首要目標。而在第三季度,拼多多推動高質量發展挺進深水區,高質量消費、高質量供應、高質量生態三項重點工作齊頭并進,全域消費穩步增長。
為引領高質量消費,拼多多充分發揮“多實惠”與“好服務”兩大引擎的拉動效應,通過建立長效機制,提升實惠的易得性,改善優質供給的普惠性。在618已過、11.11未到的三季度,拼多多借助豐收節、國貨節、多多讀書月、國慶大促等系列活動,讓消費者每天都能享受“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的大促待遇。受之影響,平臺全域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尤其是酒水禮盒、高端家電、戶外運動、彩妝洗護等品類,同比增幅較大。
消費提質離不開供給優化。三季度,拼多多“農云行動”先后走進江蘇大閘蟹、西北水果等農產地,助力當地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數字化農產帶。近些年,在拼多多的助力下,“不愛投行愛農業,返鄉賣爆大閘蟹”的90后金融碩士,“幫助村民三年賣出800萬斤紅薯”的85后村主任等一大批當地“興農人”在鄉村振興最前線發揮著關鍵作用。
毋庸置疑,任何階段,用戶體驗都是電商平臺的發展根基。三季度,拼多多深化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圖書及其他版權商品治理和保護等專項活動。以“一號工程”為例,拼多多深化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圖書及其他版權商品治理和保護等專項活動,從賬號認定、搜索瀏覽及購物下單限制、正向內容引導等維度升級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從嚴推進圖書上架審核、售假店鋪懲處等工作,夯實基礎管理,推進建設綠色健康、現代化的平臺生態。
總而言之,從高質量消費到高質量供給再到高質量生態,這是一個穩固的三角循環系統。拼多多正是因為將這三者作為工作重點齊頭并進,才保證了三者之間產生了良好的互動,進而才能真正落實高質量發展戰略,最終,都變成了三季度財報中那些歡呼雀躍地跳動著的數字,彰顯長期價值。
03
盯準立足點
給農業插上科技之翼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農產品對于拼多多來說有戰略意義,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立足點。
拼多多是做農產品起家的,很多用戶最初是從農產品開始接觸拼多多這個平臺,而流通只是整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環節,就還需要加速農業科技創新的去落地,只有這樣才能從原則上提高農業的生產率,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技術創新是拼多多踐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三季度,拼多多繼續加碼科技投入,平臺研發費用再創新高,達到28.5億元,同比增長5.5%。
為助力先進技術下鄉、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優質農產品上行,拼多多本季度繼續支持第二屆科技小院大賽在全國范圍展開科技強農優秀案例的選拔與比拼。該賽事吸引全國96支研究生團隊參加,拼多多還對云南褚橙、四川丹棱桔橙、寧夏灘羊、陜西眉縣獼猴桃等科技小院重點支持的科技農產品加大曝光與補貼投入,推動農特產的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未來農業仍然是平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點,會繼續的運用自身獨特的科技優勢以及平臺資源,助力農產品的流通效率的提升,促進農業科技創新的實際落地轉化。把更優質農產品從產地直連消費者,那么為農業生產者帶去實實在在的收入的增加。
三季度,拼多多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向中華慈善總會捐贈3000萬元,幫扶遭受臺風“杜蘇芮”影響的京津冀等多地受災群眾;持續走進多個省份,組織多場“為你讀書”圖書捐贈活動;向甘肅隴南禮縣、河北張家口崇禮等地的學校捐助食品、捐建圖書館。因在鄉村振興、賑災救濟、知識普惠等領域的工作,拼多多在9月被授予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
在全球化腳步加快、高質量發展挺進深水區、爭做智慧農業的排頭兵等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統籌下,拼多多占率有望持續提升,迎來長效增長,業績釋放。
猜你喜歡
阿里2025:財年收入超9963億、凈利潤同增77%!張勇等9人退出合伙人
蔡崇信、吳泳銘表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和變量都是以AI為核心的驅動力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