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土豪簽下6億支票,投給前百度天才設計師
又一家國產智駕被沙特盯上了。
近日小馬智行獲得沙特阿拉伯王國新未來城(NEOM)及旗下投資基金NIF(NEOM Investment Fund)1億美元投資。這已經是今年中東資本第二次對國產智駕出手了。早前9月,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宏景智駕獲得了沙特阿美VC機構Prosperity7 Ventures的投資,這也是去年2月后該機構對宏景智駕的第二次追投。更早的7月,文遠知行獲得了中東首個國家級別的全域自動駕駛路跑牌照。
智能駕駛之外,中東也布局了不少國產新能源整車生產商。蔚來、小鵬均收到中東主權基金的投資,高合、極狐、極氪等國產電車也陸續與中東達成合作,進一步完善國產電車的中東出海計劃。
中東資本為何頻頻看中國產電車,兩者“聯姻”后續又將如何?
01
頻繁出手
沙特,再次出手。
10月25日,小馬智行獲得沙特阿拉伯王國新未來城(NEOM)及旗下投資基金NIF(NEOM Investment Fund)1億美元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自動駕駛技術全球化研發和運營投入等方向。并且,雙方計劃在新未來城建立自動駕駛生產制造及研發中心,面向沙特新未來城,以及中東及北非地區開展自動駕駛研發與制造,并部署自動駕駛服務車隊以及智能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
而沙特未來城僅僅是小馬智行出海中東整體藍圖的一個基點。10月18日,小馬智行與阿聯酋阿布扎比投資局在海灣信息技術博覽會(GITEX Global)上簽訂合作協議,成為阿布扎比打造的智能汽車產業集群(SAVI)新成員,并獲準在亞斯島開展自動駕駛道路測試。
可以看出,沙特這把出手闊綽,不只給錢還給業務。
小馬智行之前,沙特就曾經對國產智駕出手過。2022年2月,沙特阿美VC機構Prosperity7 Ventures獨家投資了國內全棧式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宏景智駕,并且在今年9月宏景智駕B+輪的融資中繼續追投。
今年7月3日,阿聯酋也將首個自動駕駛路跑的牌照授予了廣州L4級別自動駕駛研發供應商文遠知行。這可是中東甚至全球首個國家級別的全域自動駕駛路跑牌照,獲得這個牌照之后文遠知行將在阿聯酋開展各種自動駕駛車輛的測試和運營,進一步加速其在當地自動駕駛的落地進程。
國產智駕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引得中東主權基金與政府都頻頻下場?
這與中東新能源產業的轉型以及中國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都脫不開關系。
從中東的新能源產業轉型來看,中東作為“富得流油”的地區,向來以豐厚的石油資源著稱。而在全球化的新能源轉型趨勢下,長久來看勢必會對石油的需求側產生影響,因此中東也必須得加入到這場新能源轉型的布局中。
而對于新能源車來說,兩件事情最重要——電動化與智能化,電動化這件事情主要看政府對于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布局,智能化則可以通過購買成熟的供應商來解決。
除此之外,中東加速自動駕駛的布局也與其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有關系。
以阿聯酋為例,地廣人稀,沙漠面積大,道路的基礎建設情況完備且人車分離度很高,這簡直就是發展自動駕駛的“天選之子”。近年來阿聯酋政府也在積極制定系列政策,來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引進鋪路,包括阿布扎比交通管理戰略、地面交通整體規劃、迪拜自主交通戰略等。
先天條件優越,后天政策扶持,有錢也有需求的中東需要做的就是選擇投資標的。同一時刻,國產自動駕駛不斷加速。
據灼識咨詢(CIC)數據,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17240億美元,其中中國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6340億美元,占比全球自動駕駛市場超35%。除了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在整個自動駕駛的感知-決策-執行產業鏈上也有不少獨角獸企業出現。比如圍繞環境感知、高精度地圖、駕駛決策算法進行研發的Momenta,2018年估值就達到10億美元,如今已經完成C+輪融資,資方包括上汽、通用、騰訊、順為等;來自北京的算法芯片研發商地平線的估值已經達到50億美元,并收獲了比亞迪、廣汽、寧德時代等下游企業VC,以及眾為資本、中金資本等機構的投資。
一邊是有意布局的中東土豪,一邊是技術不斷發展的國產智駕,雙方的合作順理成章。
02
小馬智行的理想與現實
這次被沙特看中的小馬智行可是一個香餑餑。
成立至今小馬智行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包括IDG資本、紅杉中國、豐田汽車、招商資本、中阿資金等均有參與。2022年3月,在完成D輪首次融資后,小馬智行的估值已經達到85億美元。
在眾多智能駕駛產業鏈的創業企業中,小馬智行頻頻被選中與其創始團隊閃亮的履歷有極大關系。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CEO彭軍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后又獲得了斯坦福的博士學位,曾經就職于谷歌,回國后曾任百度自動駕駛部門的首席架構師,小馬智行的CTO樓天城同樣畢業于清華大學,并且在23歲就成為第一個獲得Google全球編程挑戰賽冠軍的中國人,加入小馬智行之前他曾經是百度最年輕的T10級員工。
兩位天才型創始人的名氣吸引了不少技術大牛,就連校招生中也有不少曾獲得過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獎(ACM獎)。技術團隊所建立的小馬智行最初像是一個充滿偉大愿景的“烏托邦”,起初只專注于L4級別的自動駕駛研發。
不過,“天才團隊”如小馬智行也不得不面對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2018年,資本對于自動駕駛的熱情達到至高點后開始慢慢變得理性。根據36KR研究院整理數據,2022年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相關融資事件達到153起,相較2021年同比增加了23.4%,然而投資金額卻同比下降60.5%至300億元。其中,超過5億元的融資事件只有8起,但在2021年同級別的融資事件有19起。
圖片來源:36KR研究院
去年資本的投向也在發生變化,以備受資本追捧的地平線和知行科技為例,兩者的商業化落地都已經十分成熟。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的出貨量已經增至近500萬片,累計獲得包括眾泰汽車、長城汽車等9家車企、20多款車型的量產定點。今年上半年地平線在國內NOA計算市場份額占比已經達到30.71%,僅次于英偉達。
剛剛在10月5日更新上市招股書的知行科技也是極氪001的定點供應商,隨著極氪001正式上市,雙方合作的首款SuperVision系列產品也正式量產落地。
從這些投向和金額的變化中足以見得,資本雖然對自動駕駛領域仍在廣撒網,卻多了理智與謹慎,愈發看中產品商業化的成熟度與量產的進度。這對于想要搭建L4自動駕駛“理想國”的小馬智行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為了打開L2的市場,小馬智行在今年年初官宣針對乘用車智能駕駛業務成立獨立事業部,名為Personally Owned Vehicles(簡稱POV)。不過在L2市場中,不止有Monmenta、地平線、大疆、百度等三方供應商,還有特斯拉、長城汽車等車企自研或者孵化的品牌作為競爭對手,壓力也不容小覷。
關鍵時刻中東資本的介入不論是對小馬智行的“理想”還是“現實”都有重要的意義。事實上,早在去年3月,由中國和阿聯酋共同投資的中阿基金就已經參與了小馬智行的D輪融資,本次與沙特的合作更是從資本層面進一步滲透到了業務層面。
03
開往中東的中國電車
除了國產智駕,中東資本也看上了國產新能源的整車制造產業鏈。其中最受關注的自然是阿聯酋主權基金旗下CYVN Holdings L.L.C.對蔚來的投資。
圖片來源:蔚來汽車港交所披露公告
今年6月20日,蔚來在港交所披露了CYVN Holdings L.L.C.的認購協議,稱CYVN Holdings L.L.C.將向蔚來進行總計約10.88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其中包括7.385億美元現金購買的定向增發新股,以及從老股東(騰訊關聯公司)手中轉讓的40,137,614股。認購完成后,CYVN Holdings L.L.C.將持有蔚來7%的股份,且有權向蔚來董事會提名一位董事。
CYVN Holdings L.L.C.的來頭可不小。其背后LP包括阿聯酋乃至世界最大的主權基金阿扎布比投資局、管理超過10萬億美元資產的貝萊德等。其中阿布扎比投資局還以0.49%的比例持股宇通客車,成為后者的十大股東之一。被投的宇通客車也在不斷探索自動駕駛技術的可能性,2018年就已經實現了有條件自動駕駛等級純電動客車在鄭州的常態化運營。此外,阿布扎比投資局還在在10月24日前往賽微電子進行考察,后者是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技術研發商,該技術可用于汽車穩定性控制系統。
圖片來源:宇通客車官網
阿聯酋第三大主權基金穆巴達拉同樣是CYVN Holdings L.L.C.的重要LP,且早在2020年就參與了小鵬汽車C++輪的融資,當時同時參與的還有另外一只中東主權基金,卡塔爾投資局。
除了蔚來,2023年至今已經有多家新能源車企與中東達成合作。
前途汽車母公司長城華冠與約旦最大的私營公司Manaseer Group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約旦建立合資公司;北汽藍谷旗下極狐汽車與阿聯酋本奧米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計劃聯手開拓阿聯酋和沙特兩大中東市場;小鵬宣布與以色列汽車經銷商Freesbe合作拓展當地市場;極氪官方宣布與以色列聯合集團簽署協議,將在當地市場推出極氪001和極氪X兩款車型;沙特投資部門與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56億美元(約合401億元人民幣)的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從事汽車研發、制造和銷售業務。
從這幾家合作案例中可以看出中東資本對國產新能源車的品味基本集中于智能化和高端:蔚來主打高端SUV,定位“社交與服務”;小鵬當年的爆款P7也是以媲美甚至趕超特斯拉Model3自動駕駛能力出圈;極氪001搭載吉利浩瀚平臺,以超高性能廣受好評;高合汽車目前主推車型也以30萬元以上高端SUV為主;前途汽車此前主推的K50更是75.43萬元起售的純電跑車。
過去幾年,中東主權基金的投向呈現了“東升西落”的趨勢,對美國的投資增速持續放緩的同時在不斷加倉中國。興業證券數據顯示,阿布扎比投資局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占比在2017-2019年一直是個位數,2020年達到16.4%,截止今年5月則已達到22.9%。
從中東資本的視角,他們正在走出西方為主的投資版圖,在中國市場尋找全新的增長機會。從國產企業的視角,中東的資本和市場也會帶給自己極大的機會。
就拿國產新能源車企來說,2024年被電車圈稱為“決賽之年”,隨著補貼政策退坡、各個價格區間與產品體系的新能源車型逐漸飽和,新能源車企們面臨著十分殘酷的競爭。春節剛過,隨著特斯拉的降價,持續一年的新能源車企降價潮也是一波接著一波。不論增收還是盈利,國產電車都面臨著極大的壓力。
重壓之下,中東土豪的出手一方面增加了資本的信心,另一方面中東的市場空間也讓國產車企看到了出海市場的潛力。
中東資本與中國電車,一起講著雙向奔赴的增長故事。
猜你喜歡
春運新能源車流激增,充電設施升級與智能管理并行應對
隨著2025年春運的到來,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數量急劇上升,日均突破650萬輛,同比增長超60%。新能源車產銷量連續十年全球第一,我國現存超138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
截至目前,我國現存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138萬家,新增注冊企業逐年增長,于2023年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