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賣電動野馬,福特中國放棄經銷商
隨著新車交付日期的臨近,福特明顯加快了電動車直營門店的建設速度。
11月20日,福特電動車城市店開進廈門、鄭州。根據規劃,福特計劃在2021年內在全國20個城市開設25家城市店,截至目前已有16家城市店正式開業。
從福特汽車方面獲悉,目前Mustang Mach-E處于預售階段,將在12月上旬開啟新車交付。
對此,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福特汽車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寧作出回應:“如果真的為當下的銷量著急,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電馬(Mustang Mach-E)放到傳統網絡中去賣,但品牌、口碑、體驗就不一樣了。”
陳安寧稱,2021年福特中國一直在打造直銷體系,已推出電動車專屬品牌Ford Select,“是跨國品牌里較早推出直銷體系的品牌之一”,“這一兩個月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正在加速,為年底交付車輛做好準備”。
然而,福特為“電動野馬”力推的直營模式,將再度考驗其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
此前,福特曾推進長安福特、江鈴福特、福特進口車銷售網絡的合并,因涉及多家經銷商之間的利益平衡,最終以失敗告終。不僅如此,作為福特中國最重要的渠道,長安福特銷量從2016到2019年銷量連續三年下跌,從95萬輛跌至18.4萬輛,2020年雖然恢復至20萬輛,但銷量下跌,已讓經銷商怨聲載道。
經銷商與福特中國一起經歷了品牌的低谷,卻在轉型路上被“繞開”。這背后,對于福特而言,“電動野馬”能否破局事關榮譽。
今年4月,福特向中國市場推出首款電動化車型——Mustang Mach-E,新車先后推出5款車型,補貼后售價區間為26.50萬元-37.99萬元。1個月后,福特再次明確,公司將全面向電動化轉型,至2030年純電動汽車銷量將占總銷量的40%;到2025年,在電氣化業務方面將投入超300億美元。
在多個場合下,福特揚言這款車將直接對標特斯拉。同時,這款車是傳統車企福特向電動時代轉型的重要寄托。為了改變消費者對“福特”品牌的傳統印象,福特特意選擇了“野馬”品牌來發售電動車。
早在2019年,福特即在未來三年內重回主流的目標。根據該戰略,福特將在三年內向中國市場輸出超過30款新車型,涵蓋福特和林肯品牌,其中超過10款車型為新能源車。
與長安福特一樣,福特中國銷量的高光時刻也是在2016年。當年其實現了銷量127萬輛,但隨后,這家跨國車企的在華銷量就連續三年下滑。2017年福特中國累計銷量為119.7萬輛,同比下跌6%;2018年累計銷量為75.22萬輛,同比下跌37%;2019年福特中國銷量繼續下跌26.1%至56.79萬輛,不到巔峰期的一半。
為此,在業務架構上,福特也在中國專門成立電動車事業部,全面負責在中國市場的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充電網絡與用戶體驗,Mustang Mach-E正是福特電動車事業部推出的首款車型。
行業巨頭的大象轉身值得肯定,但相比起其他海外車企,福特在華的電動化進程還是稍顯緩慢。
2019年11月,Mustang Mach-E在洛杉磯車展發布。不過,直到今年4月,Mustang Mach-E才正式引入中國市場。
反觀歐洲的同行,同樣是在2019年,大眾在法蘭克福車展上推出ID.系列首款量產車型,并在2020年將ID.系列導入中國市場。目前,ID.系列在華已布局有3款車型。
國產化推進同樣面臨著節奏偏慢的問題。今年1月,福特中國官宣Mustang Mach-E國產計劃,由長安福特進行生產。今年10月,首輛福特Mustang Mach-E量產版方才完成下線。
事實上,無論是燃油車業務的改革,還是電動化轉型,福特總是面臨著推進速度過慢的質疑。在福特目前引以為傲的直營門店建設上,也被認為速度較為緩慢,比如部分已經開業的城市門店,目前仍未配備試駕車型。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