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tue老虎GGV,殺入印度K12
印度K12在線教育平臺Vedantu近日獲得了1億美元的戰略融資,其中Coatue Management、GGV紀源資本和老虎基金共計出資6000 萬美元,但這已經不是三家投資機構與Vedantu的首次攜手。
早在2017年Vedantu 的A輪融資時,老虎基金就已然拋出橄欖枝,隨后在2019年的C輪融資時再度加碼。而GGV紀源資本和Coatue Management都是在2020年與飛速增長的Vedantu接洽,分別在C+輪和D輪融資時達成合作。
成立于2011年的Vedantu曾創下一年內連續五輪融資的記錄,是繼Byju’s、Unacademy、UpGrad和EMERITUS之后,第五個獲得印度教育科技獨角獸的公司。而前四家教育科技公司在2021年也有著頻繁的融資動作,顯然印度在線教育賽道的爭奪已然拉開帷幕。
印度教育科技投資版圖
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原本趨于冷靜的中國在線教育再度升溫。但隨后政府頒布的“雙減”教育新規落地,給野蠻生長的在線教育當頭一棒。
根據網經社發布的《2020 年度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發生了111起融資事件,數量同比下降27.9%,但融資總金額卻達到539.3億元,平均融資額5.9億元,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由此可見中國在線教育行業集中度有所上升,頭部效應明顯。但從融資輪次來看,天使輪和A輪占比最高,所以整體還處在成長階段。
參與其中的海外投資者不乏一些熟悉的面孔, 老虎基金、淡馬錫、軟銀愿景資金、GGV紀源資本等,這些身影也同樣出現在了印度在線教育賽道當中。一些中國企業如騰訊、好未來和螞蟻金服,以及風投機構GGV 紀源資本也都布局了印度在線教育的投資。
圖/印度在線教育公司獨角獸概覽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其中美國知名的老牌風投機構老虎基金對于印度創投圈一直熱情不減,動作頻繁,教育科技僅僅是印度投資版圖的一部分。今年投資的金融科技公司BharatPe、保險科技初創公司Plum Insurance以及二手車交易平臺Spinny 等,都帶有濃郁的科技色彩。作為以投資運作周期長為特點的風投機構,老虎基金的一系列動作,向市場傳達了它對于印度新興市場未來長期發展的持續看好。
相比之下,GGV紀源資本對于印度的投資版圖算得上初露端倪。2019年GGV紀源資本的符績勛在GGV投資筆記系列第六篇談到,團隊一直在思考靠布局印度市場的時間點是否正確。
符績勛在文中提到,“印度或許有個特別的機會:“Global SaaS”,在這個時候出手,還有一個原因是大環境的變化。全球貿易紛爭,大量的資本要有新的投資去向。全球供應鏈的重塑一定會導致經濟產生變化,會加速某些國家(比如東南亞)的經濟發展”。這些是值得持續關注印度投資的原因,也是全球資本匯集印度的一定共識。
印度在線教育賽道
2021年8月印度教育科技領域的融資可謂風生水起,相繼成為印度投資領域的獨角獸。
2號Unacademy獲得4.4億戰略融資,作為投資方之一的老虎基金,同樣也在為Byju’s和Vedantu持續注資。11號為在職人員提供技能發展培訓的UpGrad,在4月獲得1.2億美元戰略融資后,再次得到6500萬美元。13號EMERITUS獲得6.5億E輪融資,緊隨其后大踏步成為印度第四家教育科技獨角獸公司。
但如此密集的融資動作并不是2021才出現的新趨勢,新冠疫情的黑天鵝事件,使得印度在線教育行業經歷了井噴式增長。根據谷歌和KPMG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度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2.47億美元,增長至19.6億美元,CAGR達到50%。尤其是K12領域,有望在2021年達到7.73億美元的行業規模,CAGR將高達60%。
縱觀印度在線教育市場,資本圈地跑馬,投資方不斷得到資本加持,開始兼并收購,甚至逐漸走出印度,形成全球化業務發展的趨勢,整個行業頭部效應明顯,呈現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
目前印度最大的教育科技公司Byju’s,在半年內收購了美國和印度在內的6家公司,極大拓展了業務范圍,其中包括美國兒童閱讀平臺Epic、印度K12在線教育公司Toppr、技能提升平臺Great Learning和在線答疑平臺Scholr 等。
其競爭對手Unacademy也毫不遜色,兩年內收購12家初創公司。顯然,通過兼并收購的方式,能夠快速實現市場規模和業務覆蓋率的提升,對于快速發展的印度在線教育市場,速度也是取勝的關鍵要素之一。
今年8月曾有消息稱,Byju’s 或將以8億美元收購同行Vedantu,后經Vedantu 聯合創始人 Vamsi Krishna 證實為假消息。但伴隨龍頭企業規模的擴張,業務邊界的模糊化,印度在線教育行業競爭將愈發激烈,大魚吃小魚的結局難以避免。
從發展趨勢來看,印度雖然與中國在教育系統體系、師資質量和基礎教育學科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但是在線教育的經營模式并沒有創新之處,存在極大的相似。課程種類直播課程和錄播課程,有B2C和C2C兩種模式,其中B2C依舊是主流。
因此中國在線教育所走過的路,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印度在線教育公司基本上都可以借鑒。但殊途同歸的結局很可能難以避免,比如在資本趨于冷靜后行業增長放緩,業務競爭的燒錢模式可能導致經營虧損。
另一方面,印度在線教育處于行業起步階段,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無序的行業增長將給企業帶來外在成本的上升,教育監管可能是未來印度政府無法回避的話題。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