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質疑其管理能力太低,博時教育ETF基金成立兩個月遭腰斬
教育股大跌,首只教育ETF基金(博時教育ETF)已下跌近半,從基金成立日算,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已近腰斬,不少投資者表示:“這可能是史上最慘的ETF了。”
還有投資者調侃:“見過股票跌停的,沒見過ETF也能跌停。”據了解,博時教育ETF在7月下旬連續3日跌停,最高單日跌幅達到24%。如今自成立不到兩個月,下跌就達46%。
就在年初,涌入教育培訓行業的資金還相當可觀,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資本的熱情似乎在一夜間被暫停,教育主題的幸運兒一下成為史上最“慘”的ETF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道,除博時教育ETF外,證監會統一審批的教育主題ETF還有6只,分別來自華泰柏瑞基金、國泰基金、華夏基金、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目前,只有博時基金發行,其他六只均處于待發狀態。
那么,剩余的教育主題基金怎么辦?
關于這個問題,行業內有不同的判斷。
有業內人士表示,可能會等市場稍微平穩一些的時候來發,要么就是變更注冊。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拿了批文肯定是不能作廢的。
冰鑒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卻對AI財經社表示,現在發行比較困難,投資者對教育行業未來幾年比較悲觀。
據AI財經社了解,基金發行可以簡單的歸為三步:監管批準,基金募集,達到條件后宣布成立。“當監管批準后,基金公司就開始對接各個基金代銷機構,讓他們幫忙推薦客戶購買,規模超過2億元,才算成功。募集資金不到2億元的,屬于發行失敗。”王詩強告訴AI財經社。
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基金份額上市交易,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基金募集金額不低于二億元人民幣, 基金份額持有人不少于一千人。
業內人士表示,在當下投資人不太看好的情況下,剩余的教育ETF基金的募集工作會相對困難,加上博時教育ETF的表現不盡樂觀,許多投資人已經將教育類基金排在較差的優先級上,有發行失敗的可能性。“如果發行失敗,基金公司會通知投資人,并將資金退還給投資人。”王詩強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事件對博時基金影響比較大,投資者虧損嚴重,不少投資者開始質疑博時基金的管理能力。
“博時教育ETF的發行,說明博時基金的基金經理對政策風險預估不足,過于樂觀。未來,ETF基金需要加大對政策研究方面的投入,特別是相關人才。”一位投資人對AI財經社表示。
然而,據專家分析,ETF基金是一種被動管理型基金,ETF基金經理的考察標準是跟蹤標的物的準確性,基金業績與指數變動越一致,說明基金經理管理能力越好,即使基金本身出現大幅度虧損。
關于業績與責任這方面,王詩強也表示,行業大跌時,被跟蹤的指數基金凈值就會跟著大幅度下降,而這虧損的責任不屬于基金經理。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