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前5月銷量跌幅54%
6月15日收盤后,北汽藍谷發布5月份銷量快報。統計顯示,北汽藍谷旗下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5月份共計銷售1197輛新車,相比去年同期2106輛的銷量下滑約43.2%。今年1-5月份,北汽新能源累計銷售5374輛,相比去年同期11692輛的銷量下滑約54.04%。
受此消息影響,6月16日北汽藍谷股價大跌10.01%,報收于14.74元。
這已不是北汽新能源銷量首次滑坡。2019年達到年銷15萬輛的高點后,北汽新能源銷量一路下跌,2020年全年僅售出2.56萬輛。這背后,北汽新能源產品力飽受詬病。近兩年來,北汽新能源依賴的10萬元區間性價比市場逐漸萎靡,而在更受資本關注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北汽新能源被認為既缺乏技術沉淀,也缺少產品和品牌的支撐。
為提升產品力,北汽新能源一面加強與華為、百度等公司的合作,一面換掉了上任僅半年的總經理,并在近期任命了技術出身的新負責人。但面對比特斯拉Model Y更貴的ARCFOX極狐于阿爾法S,消費者能否接受,資本市場是否認可,目前還很難預判。
北汽新能源銷量再度腰斬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不少人因為北汽新能源與百度和華為的合作而看好北汽藍谷,“沒想到剛剛補了倉,就吃了個跌停。”一位投資者表示。
此次股價遭遇跌停,讓原本慘淡經營的北汽新能源更加雪上加霜。
在行業人士看來,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腰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技術平臺較為落后,大多車型都來源于“油改電”,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國民轎車EC產品系列中常常出現續航里程大幅縮水、做工粗糙、剎車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引發用戶對其安全性的擔憂。在隨后市場快速擴張階段,北汽新能源在技術升級方面資金投入不足,產品創新能力弱,導致產品更新不及時,即便停產EV和EC系列,后期推出的EX、EU車型,終端表現依然不太理想。
其次,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大部分對接的是目前逐漸萎靡的B端市場,過分依靠網約車和出租車市場,導致對于C端市場的產品設計方面理解又不是很深刻,其產品與同級別汽車相比競爭優勢并不大。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也相對較為成熟,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往往要貨比三家,因此銷量一直下降。
“以前我們一個店一天就能夠賣出100輛車,現在一個月都賣不到20輛。不少北汽新能源4S店退網,轉賣威馬和哪吒汽車了。”一位北京地區北汽新能源4S店銷售人員告訴AI財經社。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北汽新能源連續7年保持國產銷量第一。直到2019年12月,北汽EU系列還以月銷21963輛高居榜首。但2020年開始,北汽EU系列不僅被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反超,在后期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中,甚至不再見到北汽新能源的身影。
受到疫情和補貼退坡的雙重挑戰,北汽新能源2020年全年銷量大幅跳水,僅25914萬輛,不足此前一年銷量的20%;相比之下,2019年這一數字是15萬輛。
在經營方面,財報顯示,北汽藍谷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30億元,同比下滑50.19%;凈虧損8.54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4.3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444元。
對于業績的下挫,北汽藍谷在一季報中解釋稱,2019 年以來伴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急劇退坡,燃油車排放標準升級導致現產車大幅降價銷售,使公司新能源暢銷車型銷售情況急轉直下陷入價格不能升成本不能抵消的困局。同時突如其來的、前所未有的疫情又迫使公司具有優勢的網約車、出租車等對公銷售業務陷于停滯。汽車產業是極度追求規模化的產業,沒有銷量就無法分攤成本且造成存貨增加。以上諸多元素造成公司銷量和經營方面的壓力。
總經理上任半年再更替
北汽藍谷市場的表現欠佳,直接引發公司人事變動,上任不足一年的總經理再次更替。
6月9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原公司經理劉宇已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其不再擔任公司經理職務,意味著其不再在執行層面上直接參與北汽藍谷的工作,但仍繼續擔任北汽藍谷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位。同時聘任代康偉女士作為職業經理人擔任公司經理,任期三年,試用聘期一年。
回顧2020年7月,劉宇上任北汽藍谷公司總經理職位時曾表示,北汽藍谷要通過兩三年的時間,從傳統制造業向真正的ICT企業轉變。
就在辭去總經理職位前一天,劉宇還公開露面,提及行業巨變之下的北汽藍谷變革。他指出,去中心化,構建強大的朋友圈,造新時代的汽車,是一度以工業思維為主導的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實現ICT轉型的整體思路。
“兩年過去了,我們首先在內部松綁,讓企業的自由度越來越大。一方面是要打破體制機制束縛,另一方面是向優秀的造車新勢力學習,大膽實踐才能真正做到改變。”劉宇說。
但不可否認,5月份,受與華為合作的消息積極影響,北汽新能源旗下的極狐品牌市場表現有了顯著增長。其中,阿爾法S普通版在5月份銷售231輛,阿爾法T在5月份銷售123輛。兩車的單月銷量為354臺,在北汽新能源品牌整體銷量中占到了近30%的比重。
而華為與北汽藍谷深度合作推出了ARCFOX αS華為HI版,預售價為38.89-42.99萬元。該車型配備了華為自動駕駛技術,搭載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集成了華為智能高階自動駕駛系統、鴻蒙OS智能互聯座艙等,該車型代表著華為目前最高的自動駕駛水平。
同時ARCFOX也于近日宣布了將與百度 Apollo 智能駕駛共同“開啟共享無人駕駛新紀元”的消息。
這意味著極狐在未來量產的車型上,將會獲得華為和百度自動駕駛雙重技術的加持。只是,與華為和百度合作落地后的新產品能否取得實際突破,獲得市場真正認可,還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