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代言的“倍輕松”上市不輕松,年入8億,花錢營銷燒3億
如無意外,科創板將迎來“智能便攜按摩器第一股”。
6月8日,“倍輕松”獲科創板發行批文。這家成立于2000年的公司,專注于按摩器具細分行業,產品目前已覆蓋眼部智能按摩器、頸部智能按摩器、頭部智能按摩器、頭皮智能按摩器以及其他智能按摩器等五大系列自有產品,同時也為其他企業提供ODM定制產品。公司常年混跡于機場、高鐵站和中高端商場進行實體店線下銷售,2020年營收超8億,毛利率近60%。
據悉,倍輕松已于去年12月通過上市委首發審核,但之后過程一直曲折,直到這次上市在即,圍繞在它身上的科技屬性不強、重銷售大于研發、銷售渠道堪憂,以及產品涉及智商稅的質疑一直都在。
花錢賣貨重于花錢研發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向我們表示,大家之所以盯著倍輕松,并挖掘它科技投入不高,很大原因是這樣一家科技含量不高的企業,卻在科創板上市了。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也稱,倍輕松整體商業模式實際上就相當于消費品層面的一個按摩服務運營商,從這個角度來講,科技屬性不強也算正常。
發明專利是科創屬性評價指標之一,招股書中,倍輕松自稱是一家“專注于健康產品創新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20年12月31日,倍輕松及子公司擁有的境內外專利合計576項,其中境內發明專利54項、境外發明專利90項。而同期內,競品公司奧佳華累計獲得專利達到 1005項。
AI財經社仔細研究專利內容發現,90項專利中,很多是類似按摩器及其插頭和插座、一種手表、手表及其表帶 、睡眠耳機等內容,與按摩技術本身關系不大。
另外,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分別支出研發費用2557.8萬、4065.67萬和3689.12萬,三年合計僅約1億元左右,相比之下,以上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83億、2.87億和3.42億。公司三年的科技研發支出尚不及公司一年的銷售費用。
從研發人員銷售人員規模上來看,公司是一家“營銷”導向的公司。截至2020年末,研發人員98名,占比11.10%。銷售人員643名,占比72.82%。員工受教育程度平均程度不高,883名員工中,碩士以上學歷僅有21人,高中以下學歷比例達到43.37%。
對此,劉步塵并不認為按摩器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產品,“這類科技含量不高的產品,不可能有較高的研發投入,甚至你想投也沒處投。我甚至對三年研發投入一億元也持懷疑態度。”
他同時表示,不要苛求創業型公司都是科技型公司,實際上很多創業型公司都是營銷型公司,通過營銷做大規模,然后包裝上市,小米就是這類公司的代表。“但營銷型公司本身并不是一個貶義詞,如果能實現從營銷型公司向科技型公司轉型就可以。”
江瀚指出,上市后倍輕松如果想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和比較長期的市場發展優勢,那么科研投入仍需加強,這對它未來將形成挑戰。
線上銷售存隱患
倍輕松一直以來注重線下銷售,線下渠道又以開設直營店鋪等方式進行直銷為主。報告期內,公司線下直營店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00%、30.80%和20.07%。
截至2020年末,倍輕松在全國各大城市共擁有165家直營店,主要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鄭州等大城市的機場、高鐵站和中高端購物商場。線下受疫情影響很大,2020年上半年,倍輕松線下渠道銷售占比降至35.79%,而在2018年和2019年,該數字分別高達57.22%和54.03%。
為此,公司通過與京東、天貓等合作加速線上營銷,整個2020年線上渠道收入占比首次超過線下渠道,達到52.27%,2018和2019年,該數字分別為33.70%、40.26%。
營銷渠道雖然有所轉移,但倍輕松的總體營銷費用率居高不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6.01%、41.28%和41.40%。而同期行業內,上市公司奧佳華的銷售費用率維持25%-19%之間,榮泰健康更低,在9%-13%之間。
高企的銷售費用也沒有為倍輕松帶來可喜的營收業績。從招股書來看,倍輕松在北上深、香港以及海外均開設了子公司,不過絕大部分公司處虧損狀態,比如列舉的15家子公司和孫公司中,虧損數量達到10家。
此次IPO倍輕松計劃募資4.97億元,其中2.79億元擬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主要是在全國各地新設248家直營門店。可以看出,公司仍無意在線下門店的拓展上放慢腳步。隨之而來的線下門店租賃費、銷售人員的薪酬支出將進一步增加,銷售費用率可能進一步增長,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倍輕松在2020年還因降價甩賣導致毛利率下降。2020年公司主要產品幾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價,其中頭部智能便攜按摩器降幅近兩成,平均售價由2019年的1087.89元進一步降至2020年的892.82元。所以,2020年,倍輕松實現了8.26億元收入,與2018年的5.08億有大幅提升,但凈利率為8.56%,相比與上年的8.89%反而有所下滑。
江瀚對AI財經社分析倍輕松消費渠道問題時稱,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按摩這種服務到底是不是一個剛需其實并不一定。在這種情況下,線下消費渠道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在線下觸達消費者有可能帶來沖動性購買,這也是為什么倍輕松在高鐵站和飛機場大量鋪設店鋪的原因之一。
眼部生意的監管緊箍咒
在倍輕松的一系統產品中,賣得最好的是眼部按摩產品,官網首先映入眼簾的也是流量明星肖戰做代言的眼部按摩器。產品主要類型包括氣壓按摩式、機械按摩式及虛擬觸感按摩式,能夠幫助“電腦族”、“手機族”等用戶實現護眼目標,緩解該類用戶日常的眼疲勞癥狀。
倍輕松一款中檔眼部按摩器約為400元,報告期內,眼部產品銷售額占比平均達到近30%,2020年達到2.5億元。另據阿里平臺數據上看,公司眼部按摩器在行業中銷售份額達到23%。
業內經常有關于眼部按摩儀是不是“智商稅”的討論。它的按摩原理大多是通過反復滾動、熱敷來達到按摩眼周的作用,從而對抗眼疲勞。但是一旦滾動按摩方法和力度不當,或熱度不適宜,有可能會加速眼周衰老。一位醫生也告訴AI財經社,如果眼部按摩器的設計不適合自身頭部及眼部情況,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且個別眼部問題比如干眼治療,患者會對按摩有成癮依賴。
AI財經社查詢發現,早在2006年7月,北京市藥監局發布了《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醫療器械產品質量公告》,倍輕松眼部按摩器榜上有名,曾被宣傳為“有效改善及提高視力”的倍輕松眼部按摩器因無應用部分防電擊程度符號、無輸入功率,不符相關標準要求,被藥監局叫停使用。
倍輕松沒有在官網產品說明提及“近視”字眼,但AI財經社詢問倍輕松淘寶客服,其表示可“預防近視加深。”
除眼部按摩產品,公司其它產品也出現過質量問題。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倍輕松受到過高達28次的行政處罰。2020年6月的一次處罰是由于子公司正念智能生產的“3D揉捏按摩披肩”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相關規定,正念智能遭罰款89100元。
我們還發現,早前,媒體針對倍輕松招股書和官網等信息不一致、高管履歷信息存疑點、子公司虧損拖后腿和逾期客戶失信回款難等情況均做過相關報道。
據上交所和深交所官網數據,僅是今年5月,14家終止審核的企業中,科創板達8家,占比57.14%。就在6月11日,“AI四小龍”之一的依圖科技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
江瀚最后表示,“倍輕松上市之路相對曲折,最核心的原因還是當前市場對于這家公司存在較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