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基金規模同比翻5倍 “爆款”基金還會再爆雷嗎?
大量公募產品凈值隨市場大跌之后,各家基金公司又拿出新“套路”吸引廣大基民,宣稱“固收打底、權益添翼”的“固收+”基金站上風口。
大量公募產品凈值隨市場大跌之后,各家基金公司又拿出新“套路”吸引廣大基民,宣稱“固收打底、權益添翼”的“固收+”基金站上風口。
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固收+”基金總規模超過千億并不斷攀升,較去年同期翻了近5倍,其中偏債混合型基金為主,還有小部分二級債基。
一位股份行私行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其所在行正與某公募基金合作,擬推出一款新的“固收+”產品。“目前(固收+)這類產品比重正在增加,權益類的則在收縮。”該人士表示,春節后市場的下跌正倒逼基金市場做出改變。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全球低利率和資管新規凈值化轉型背景下,相比收益率下行的銀行理財與純債基金等泛固收類產品,“固收+”成為不少資金追捧的對象。“加上權益類波動分化加大,‘固收+’兼顧股債兩個市場收益的確有更大吸引力。”他表示。
分類來看,“固收+”產品主要包括偏債混合型基金、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和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其中,一級債基可以投資可轉債,二級債基的股票倉位上限為20%,偏債混合基金股票倉位上限為40%。一般情況下,這類產品可以在獲得債券類資產的打底收益,又能通過股票投資、打新、定增、可轉債、對沖基金等方式增厚收益,雖然沒有權益基金的高收益,但波動更小、風險更低。
“現在的環境和時點確實是選擇固收+產品的機會,在權益類發行不理想的背景下,今年這類產品應該會比較好。”天相投顧高級基金研究員楊佳星向AI財經社表示,“但也并非沒有風險,投資者一定要選擇固收類風控做得比較好的頭部基金公司,防止‘踩雷’,不建議去追爆款,因為規模越大收益空間會越小,10-50億元規模是比較適中的選擇。”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多重積極因素共振綻放主動價值, 這只冠軍基近三年漲175.64%
Wind數據顯示,在2025年“基金中考成績”榜單中(除QDII),2只北交所主題基金躋身前五。興證全球換帥,引發興業系萬億金融帝國的戰略深水區博弈?
這一人事變動不僅是“興業系”金融版圖內部治理調整的縮影,更折射出這家深耕福建30余年的金融集團在行業變局中的戰略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