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沖刺“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還淡定么……
新式茶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2020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預計到2021年會突破1100億元。與此同時,“新式茶飲第一股”的爭奪也更加白熱化。
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紛紛傳出上市消息,新式茶飲的戰火已從實體茶飲市場轉戰到了資本市場?
近日,有媒體報道,喜茶將于3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對此,喜茶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沒有任何上市計劃及動作,也沒有融資事項在推進中。市場上有關傳言皆為不實消息。
無獨有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新式茶飲平臺近期紛紛傳出上市信息。不過,對于這些上市傳言,各家企業也均持否認態度。
營銷搞噱頭,喜茶能否殺出重圍?
如今,各類新式茶飲店鋪林立于各大寫字樓和商場之間,相信對于愛喝新式茶飲的消費者來說,喜茶并不陌生。
據了解,2011年12月,喜茶創始人聶先生制作了第一杯芝士現泡茶的beta版本—奶鹽綠茶,并將店鋪取名為“皇茶”。后期由于仿冒者大量出現,直至2016年才成功更名為“喜茶”。
2017年,喜茶的飲品以其獨特的口味和別致的品牌風格迅速得到年輕人的喜愛。除了公司產品備受矚目外,門口超長的購買隊伍也讓大眾印象深刻。
喜茶的新店開業總能瞬間引來上百人排隊購買,甚至還出現了代購和黃牛現象。經過黃牛之手,原價二三十元一杯的奶茶被炒到近一百元,但是依然有趕時間的顧客前來買單。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喜茶門口長龍不減呢?是饑餓營銷還是需求大到門店負荷過重?
對此,有網友表示,喜茶是在搞饑餓營銷。針對大眾心理,商家有意調低供應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或只為博取眼球,吸引人氣。
在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對于喜茶的排隊和等待時長也出現了很多投訴。
針對被廣泛關注的排隊問題,喜茶在其2020年度報告中表示,喜茶持續憑借數字化能力消滅排隊,縮短等待時長,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2020年,消費者使用“喜茶 GO”微信小程序點單的人均等待時長,比2018年“喜茶 GO”微信小程序剛上線時縮短了近三分之一。
無論品牌還是資本市場,頭部競爭仍然激烈
新式茶飲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個新興的行業,新式茶飲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新式茶飲第一股的爭搶也更加白熱化。
其中,除喜茶外,以奈雪的茶為代表的頭部企業依托核心商圈位置、差異化高品質茶飲等優勢,致力于打造高端品牌。
中端品牌則以高密度覆蓋一二線省會城市為主,建立品牌知名度,并持續輻射下沉市場,代表品牌有茶顏悅色、一點點和CoCo等。
低端品牌以加盟為主,靠加盟搶占渠道做下沉市場,利潤端依靠加盟費和供應鏈利潤,代表品牌有蜜雪冰城等等。
從融資歷程來看,截止目前,喜茶共獲得三輪融資,其中包括了IDG、今日資本、黑蟻資本、美團龍珠資本、高瓴資本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其估值也一路水漲船高,目前已超過160億元。
(圖片來源:天眼查)
而喜茶的主要競爭對手——奈雪的茶受歡迎程度也絲毫不弱。同樣在2020年內,奈雪的茶門店數增長超過200家,其會員數量也突破3000萬,月均增長達到200萬。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奈雪的茶共獲得5輪融資,除了天圖投資的多輪追加投資外,公司還獲得了深創投及PAG太盟投資集團的青睞,其估值接近130億元。
(圖片來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店鋪在多個產品品類中均有相似。2018年,兩家茶飲品創始人也因產品同質化問題吵的不可開交。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在朋友圈里直指喜茶抄襲了奈雪的芝士草莓、霸氣蜜桃、霸氣黑提、霸氣石榴、軟歐包等產品。 對此,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回復稱,創新不是搶時間占位,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都拼湊起來先出了,然后指責以后的人都在“抄襲”自己,如果只是這樣那創新真是太簡單和幼稚了。
兩位創始人之間的開杠不僅反映了兩家品牌的競爭,也反映了目前新式茶飲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然而,近期奈雪的茶與喜茶也紛紛開始布局咖啡系列產品,這無疑使得兩家企業在產品布局上出現新一輪的競爭。
對此,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從本質上來講,奈雪的茶和喜茶相比較,在產品布局和商業模式上沒有多大的差異,通俗來講都是賣茶飲的“鋪面”。
而談到競爭格局時,宋清輝表示:“目前茶飲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非常分散,還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格局。在資金的加持下,未來其他品牌茶飲企業仍然有非常大的機會超越奈雪的茶和喜茶,成為市場上有力的競爭者”。
行業問題凸顯,標準制定刻不容緩?
不過,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新式茶飲行業至今尚無統一、細化的產品標準,各類創新產品的品質、風味及質量等各方面差異巨大,在這種現制茶飲里加入了鮮奶、糖、珍珠、布丁等配料,能迅速贏得年輕人的喜愛。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副教授朱毅曾對《生命時報》表示,其實在我國,奶茶原是牧區和高寒地區人們的日常飲品,他們用茶葉混合鮮奶,加鹽熬制成奶茶。其中含有優質蛋白、B族維生素及茶多酚等,總體營養價值較高,還有驅寒保暖、促進消化等功效。但如今年輕人鐘愛的奶茶早已變了樣,多數是由奶粉、茶包、白砂糖、糖漿等混合制成的含糖飲品,加上跟風、獵奇心理及商業營銷的影響,便成了萬眾寵愛的“網紅”飲品。
2020年6月,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在抽檢茶飲時發現果茶、奶茶類飲品在微生物、糖類方面存在較高風險,喜茶、奈雪、都可、一點點均在其中。
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新式茶飲的產品標準亟需解決,也能夠更快的助力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