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健康首日市值猛增千億,京東進入“IPO量產”快車道
退居幕后的京東當家人劉強東,再次走上了旗下業務公司IPO的快車道。
12月8日,京東健康赴港上市,并受到了資本的追捧。當天,京東健康股價高開高走,最終報收110港元,較70.58港元的發行價上漲55.85%,總市值高達3439.79億港元,比阿里健康高出了224億港元,并一舉奪下了醫藥電商老大的寶座。
憑此,作為京東健康背后的男人,劉強東的身價也出現大漲。初步算下來,京東健康給劉強東帶來了298億元的身價,算上已經上市的達達以及京東集團,劉強東的總身價已達1620億元,約合250億美元,與張一鳴(277億美元)、丁磊(275億美元)、雷軍(244億美元)等人相當。
而這僅是劉強東財富暴漲可預見的一部分。根據公開信息和坊間流傳的消息,京東數科和京東物流都在加速IPO。
京東健康股價暴漲,成為醫藥電商老大
12月8日,京東健康赴港上市的敲鐘儀式。毫不意外,變得低調的劉強東又一次缺席京東的大事,盡管這個儀式就在京東位于北京亦莊的總部大樓下舉辦。不過,京東健康CEO辛利軍在致辭中特別感謝了劉強東:“正是他的戰略格局和超前眼光,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更好、更踏實。”
辛利軍的感慨不無道理,雖然劉強東退居了幕后,但可以說沒有劉強東就沒有京東健康的今天。2013年京東剛開始進軍保健品業務時,曾兩次派團隊考察布局醫療健康的可行性,但得出的結論都是太難。最終劉強東拍板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醫藥行業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機會巨大,你們要么做成,要么換人。”
對于京東健康,劉強東是寄予厚望的,認為做好了,規模相當于再造一個京東。京東方面透露,2014年在劉強東的帶領下,京東旗下醫療健康業務開始獨立上線運營。2019年京東健康拆分獨立運營,外界將其解讀為這是獨立上市的信號,此后一年內京東健康獲得了兩輪融資,估值翻了約四倍。
從公開資料中發現,京東健康的上市操作時間很短,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今年8月引入高瓴資本參與B輪融資,一個月后,京東健康就在港遞交了招股書,兩個多月后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12月8日,京東健康在港上市首日,受到了資本的一致追捧,股價高開高走,一開盤股價就突破100港元,較70.58港元的發行價大漲40.48%,盤中股價一度沖高到123.9港元,最終每股報收110港元,漲55.85%。在此背景下,京東健康市值短短一天飆漲1232億港元至3439.79億港元,漲幅比平安好醫生1049.77億港元的總市值還要高。
從京東健康身上,劉強東應該嘗到了打敗馬云的快感。雖然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比京東健康上市要早,但京東健康剛一上市,就拿下了醫藥電商老大的寶座。當天,阿里健康每股23.9港元漲3.91%,總市值為3215.36億港元,比京東健康少224億港元。
京東真比阿里強?
辛利軍曾經說過一句話:“好飯不怕晚。”他認為,做得晚并不一定是劣勢,反而能讓其更清楚地看到醫療健康產業的痛點。那么,作為后來者,京東健康真比阿里健康強嗎?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并不這么看,京東健康市值比阿里健康高,一是因為前者是新股上市,能吸引更多資金參與,與之相比早已上市的阿里健康新鮮感要低一些;二是因為最近整個阿里系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都不好,與具體業務的關系不大。“京東健康短期可能有炒作空間,但從價值層面看還沒有充足的利好。”
業內人士認為,京東健康為上市包裝了太多,雖然股價漲的猛,但實際業績是否支持此等市值還有疑慮。“京東健康營收主要靠賣貨,看似穩定,其實不管是用戶、互聯網醫療,還是保險等,都還比較薄弱。”
“資本市場有高有低是很正常的現象。”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在業務模式上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to C,后者之前是做to B市場,最近才開始發力to C業務。
伴隨京東健康市值的暴增,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一些對其營收構成的質疑聲,認為其并不是真正的醫療健康公司,營收主要靠賣情趣用品、壯陽藥和避孕套,藥品收入占比不足三成。網友調侃,京東健康靠賣避孕套賺翻了,京東承包了中國男人的夜生活,賣避孕套的打敗了賣藥的……
在招股書中,京東健康披露了藥品和非藥品收入的占比。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藥品收入貢獻度只有29%,而包括成人用品、計劃生育用品、保健品等非藥品收入占比高達71%。而2017年到2019年這一占比均在七成以上,分別為79%、75%、73%和73%。
從收入層面看,京東健康比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都要高。2019年京東健康收入108.42億元,同比增長32.7%,是平安好醫生的兩倍。與之相比,阿里健康的營收為95.96億元,但是增速快,同比增長88.32%。
京東健康比阿里健康的掙錢能力要強,2017年到2019年調整后盈利均在兩三億,2020年上半年調整后盈利3.71億元。而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之前一直處于虧損的局面,不過今年半年報阿里健康開始扭虧為盈,調整后盈利4.36億元。
在關鍵的活躍用戶指標上,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也有差異。數據顯示,京東健康累計用戶超1.5億,年度活躍用戶截止到6月底是0.73億。而阿里健康方面截止到9月底年度活躍用戶已超2.5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京東健康與阿里健康將就醫藥電商老大的寶座進行激烈的爭奪。
京東業務加速上市,富豪榜排名劉強東再提升
隨著京東健康的上市,外界再次關注起劉強東的身價。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售后,京東健康依然是京東的子公司,京東持有京東健康的股份為68.73%。而劉強東雖然最近幾年退居幕后,但仍是京東健康背后的男人。畢竟劉強東是京東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5%。此外,他還有京東76.9%的投票權,是京東當之無愧的當家人。
按照當天京東健康3439.79億港元的市值計算,能給劉強東帶來355億港元的身價,約為29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健康是京東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此前京東以及達達均已上市。12月8日,京東集團每股跌1.69%為326.2港元,總市值1.01萬億港元。換算下來,劉強東的身價為1515億港元(約為1276億元)。
達達方面12月8日股價42.83美元,總市值100.05億美元。京東持有達達47.4%的股份,給劉強東帶來的身價是46億元。總體加起來,劉強東的身價已達1620億元。
這還只是三家已上市公司計算的結果,事實上京東系還有一堆公司在排隊上市,目前已經傳出的有京東數科、京東物流等,如果把這些算上,劉強東的身價不菲。市場預估已經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的京東數科市值約2000億元,而明年打算沖刺港股的京東物流市值約400億美元(2600億元)。如果這些業務都能如期上市,將加速劉強東沖刺首富寶座的可能。
對于這種可能性,曹磊分析稱,京東健康、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作為京東旗下的三只“獨角獸”,業務體系相對成熟,走到了上市的關口。而京東回港上市的文件已經表明,其將旗下業務拆分上市的決心早已下定。
沈萌認為,京東利用規則不斷拆分,將旗下業務獨立上市,能利用現在的窗口期低成本融資。這些錢能幫助京東旗下業務快速擴張,從而博取更多收益,最終形成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