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資產開發布會澄清被查,千億私募操盤手法曝光
“我們已經決定對首先在微博發布所謂‘GY被查’、目前任職于某券商的某大V向證券業協會進行投訴并發送律師函,同時會對包括該大V在內的所有造謠者、侵權者,通過司法途徑保護高毅資產及旗下基金投資人的合法權利,情節嚴重的,我們將保留報警追究刑事責任的權利。”
11月20日上午,國內千億規模頂級私募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高毅資產”)召開發布會,高毅資產合伙人朱可駿在會上如是說。此外,發布會還就近日網上的股票違規交易傳聞做出進一步澄清。
這是“GY被查”傳聞以來,高毅資產第二次正式的公開回應。私募向來低調神秘,短時間內兩次露面,或也可見此次輿論對其影響并不一般。
早在11月17日下午“GY被查”傳聞出來的第一時間,高毅資產方面已經就該傳聞進行澄清。但輿論并未就此消停,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事實上,與被查傳聞相比,高毅資產核心人物、經常被業內拿來與徐翔作比較的明星基金經理馮柳的凌厲操盤手法更具爭議。券業觀察根據高毅馮柳正在管理的一只私募基金的持倉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其中確實有些許耐人尋味之處。特別是高毅高調增持的同時,總是伴隨著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行為,難消“抬轎子”的嫌疑。
1
被神化的高毅馮柳
高毅資產成立于2014年,發展至今僅6年左右時間,已經成長為千億規模私募。截至目前,高毅資產管理規模已超2000億元,位居行業榜首。
而高毅資產旗下最出名的操盤手便是馮柳,還時常被業內拿來與“私募一哥”徐翔作比較。
馮柳所管理基金的業績也確實驚艷。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以下簡稱“高毅鄰山1號”)最新凈值為4.99,自2015年11月成立5年以來,投資回報率接近400%,遠高于同期滬深300、上證指數。
“投資不跟解放南,便是神仙也枉然。”牛散、知名基金經理的持倉向來吸引股民去窺探,甚至會成為不少股民選股的“標桿”。
早年,馮柳曾在炒股平臺分享投資心得,以及成功投資案例。使其在炒股平臺積累了不少粉絲,再加上進入高毅資產后的亮眼業績,馮柳的持倉備受追捧,甚至出現一個新概念——“馮柳概念股”。
記者在股吧上看到,有股民將高毅資本的入股看做是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
但在部分股民跟風崇拜的同時,市場也出現了對高毅資產操盤手法的質疑聲。
2
進出世紀華通
世紀華通是一家主營汽車零配件業務的上市公司,在一眾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的浪潮中,世紀華通于2014年前后通過收購的方式轉型為互聯網游戲產業和汽車零部件雙主業模式。2019年,世紀華通互聯網游戲收入占比超八成。
今年1月開始,“高毅鄰山1號”不斷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增持世紀華通。
在世紀華通發布的2020年一季報中,“高毅鄰山1號”已經成為持有世紀華通2.19億股(持股比例3.68%)的第二大流通股東。
4月13日,世紀華通發布定增公告,非公開發行2.7億股,發行價格為11.47元/股。“高毅鄰山1號”再次出現,認購8108.1萬股,認購金額9.3億元,鎖定期為6個月。
至此,“高毅鄰山1號”持有世紀華通3億股,持股比例達到4.82%,逼近5%的舉牌線,已經成為世紀華通第五大股東。按當時的股價計算,高毅資本所持股份市值約40億元。
而在“高毅鄰山1號”增持的同時,世紀華通兩位股東——副總裁邵恒、CEO王佶卻在不斷減持。
(截圖來源:世紀華通2019年報)
(截圖來源:世紀華通2020中報)
2020年前半年,世紀華通股價波動上升,7月份還迎來一波小高潮,隨后便開始一路向下。
到了世紀華通三季報,已然沒了“高毅鄰山1號”的身影。“高毅鄰山1號”的持倉詳情同樣沒了世紀華通,這意味著高毅進行了大量減持。
看著一路向下的股價,部分跟風入場的股民傻眼,質疑高毅這輪減持操作合規性的聲音四起,尤其是那部分定增認購的股票,是否存在在解禁期內減持的情況?
也有投資者大呼看不懂高毅馮柳這波快進快出的操作,甚至在不少人看來,忙于從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向游戲公司轉型的世紀華通并無太大投資價值,世紀華通近來頻頻融資買買買,股東已質押大部分股權。
針對進出世紀華通的操作,高毅資產在今天的發布會上也做了說明。
“高毅鄰山1號”年初買入世紀華通,是因為馮柳2019年末就開始布局游戲行業。但后來注意到市場對于該個股的過度關注和不當聯想所產生的極大熱情不符合其投資初衷,認為該股的主要投資催化點新游戲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且公司7月上線的游戲產品表現不及預期。這才決定從7月中下旬開始逐步賣出世紀華通,賣出過程長達數月,合法合規。
3
“快閃”藍帆醫療
券業觀察發現,相似的操作也出現在了“高毅鄰山1號”持倉的藍帆醫療(002382.SZ)上。
藍帆醫療4月30日公布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2019年報中還查無此人的“高毅鄰山1號”一躍成為藍帆醫療第三大股東,持股4600萬,占總股本的4.77%,接近舉牌線。
股民的反應是這樣的。
就在“高毅鄰山1號”進入藍帆醫療的同時,藍帆醫療也出現兩位賣股權的股東。
今年一季度,藍帆醫療第一大股東“淄博藍帆投資有限公司”減持660萬股,持股比例減少0.69%;第二大股東“北京中信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中信投資”)減持1873萬股,持股比例減少1.94%。
藍帆醫療的股價走勢也和世紀華通頗有相似之處。前半年整體穩中有進,7月份股價更是達到其上市以來的最高峰,接著便是下坡路。
進入第三季度,“高毅鄰山1號”減持手中近半數藍帆醫療股票。
4
博雅生物身上會再現此操作手法嗎?
在最新公布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三季度持倉情況中,另一個引起券業觀察注意的地方是博雅生物——高毅增持了近900萬股博雅生物。
自去年底開始,“高毅鄰山1號遠望”開始不斷通過大宗交易增持博雅生物。截至目前,“高毅鄰山1號”已成為持股4.62%的第三大股東,接近舉牌線。
高毅增持博雅生物過程中時間點選的非常巧妙,要么是財報截止日的前幾天,要么是在財報截止日后的幾天。
而在高毅增持博雅生物的同時,其控股股東高特佳集團卻在陸續減持。
今年9月,博雅生物還陷入一起“舉報門”,其控股股東高特佳老板娘發公開信自爆家丑,稱公司在近年來在博雅生物的經營上存在一些錯誤決策等等,博雅生物的經營情況也備受爭議(詳情可點擊右側《博雅生物8億元購血漿苦等三年未得貨,“高特佳老板桃色新聞”牽出真實內幕?》超鏈查看)。
高毅在博雅生物身上打的什么算盤?
復盤“高毅鄰山1號”進出世紀華通、藍帆醫療、博雅生物的路徑有諸多相似之處。
“高毅鄰山1號”通過增持“高調”出現在上市公司股東列表中,持股比例通常控制在5%舉牌線之下。但高毅增持的同時往往伴隨著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行為。
根據相關規定,增持股票數量達到舉牌線后,股票就有半年的鎖定期,這或許是高毅控制持股比例的原因之一。
馮柳曾公開過持倉策略。馮柳對《上海證券報》表示,“我有多種打法,有的是投資模式、有的是碰運氣模式、有的只是簡單怕忘記就先買再研究、更有的只是為了滿足高倉位需求的填倉而已,非常隨心所欲,看不懂很正常,畢竟大家的出發點和需求不同。”
如果“世紀華通式”操盤手法僅出現一次,高毅資產今天發布會上的說法還是說得過去的。但出現在多只股票上,會是巧合嗎?
猜你喜歡
“A股游戲王”刮骨療毒,預虧60億
2023年年會上,世紀華通&盛趣游戲的獎品不僅有“兔然暴富”2萬元現金,還有蘋果手機、蘋果電腦、飛天茅臺等。與“豪橫”的獎品相比,世紀華通2022年60億元至80億元的預虧則令人大跌眼鏡。“志不在手套大王”的藍帆醫療想做什么?
同為國內防護手套龍頭,2020年英科醫療(300677.SZ)股價漲了14倍,藍帆醫療(002382.SZ)卻只漲了2倍,目前市值相差了15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