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5億申請破產的呆蘿卜,獲千萬救命錢,能否殺回社區團購?
風口不僅能讓豬起飛,還能讓豬復活。
比如社區團購公司呆蘿卜。在巨頭紛紛入局的社區團購戰場,2019年下半年爆雷并很快進入破產程序的呆蘿卜,近期又回血了。
呆蘿卜中層許青云告訴我們,目前呆蘿卜在合肥總部外又擴張到安徽蕪湖和阜陽,預計年底再新開1-2個城市,“合肥有200家自提門店,基本都是合伙人開的店,合伙人只需出房租、水電和物業費,公司負責供貨和后臺服務,單店銷售額有1萬-1.5萬元,扣點7%-9%。”
許青云也承認爆雷的后遺癥依然存在,“蕪湖門店七八月重啟,但合伙人對公司信心不太足,目前銷售數據不太理想,有十幾家門店,每個月單店營收5000-8000元。”
我們發現,“呆蘿卜新零售”公眾號于9月4日重啟,主要推送促銷信息,還發布過與招商銀行合作的優惠活動。公號回復留言稱,如果用戶身處三座城市之外,可以切換到合肥,買包郵到家產品。
呆蘿卜的用戶們恐怕還心有余悸。
這家2015年10月在合肥萌芽的公司,在生鮮到家前置倉模式大行其道時,較早推出了“當日下單、次日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2019年7月,在拿到高瓴資本、晨興資本等6.3億元融資后,呆蘿卜便進入瘋狂擴張時期,到當年9月已進駐安徽、江蘇、河南、湖北的19座城市,宣稱門店超過1000家。
呆蘿卜的野心一度膨脹,在合肥外設立杭州第二總部,安置研發和運營團隊,并從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高薪挖人。但好景不長,2019年11月后,呆蘿卜陷入裁員、拖欠貨款等負面消息當中;11月22日,其官方承認“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25日,呆蘿卜創始人兼CEO李陽稱錯在低估生鮮的燒錢速度。
隨后,呆蘿卜迅速收縮城池,退回到發家地合肥。今年1月,呆蘿卜實在撐不住了,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重整,3月,案件獲法院受理。
沒想到半年后,瀕死的呆蘿卜仿佛喘過氣來了。
9月9日合肥中院的一則開庭或許能解答外界的疑惑。據當地媒體報道,當天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呆蘿卜運營主體)破產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李陽向法庭提交了一份投資意向書,稱在9月7日夜間收到一份1000萬美元的投資意向書,目前雙方已蓋章生效,并表示還會有新融資進入公司。
我們向李陽本人詢問投資是否到賬,以及具體投資方是誰,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這也能理解,一場疫情培養起用戶的線上買菜習慣,也加速了美團、拼多多、滴滴、阿里等巨頭入局社區團購的速度,甚至這一項目被好幾家巨頭列為內部頭號項目,比如滴滴CEO程維就宣稱投入不設上限。當大玩家吃肉時,小玩家哪怕是曾經的失敗者,也能跟著喝湯。
不過呆蘿卜的舊賬還沒完。在9月的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上,呆蘿卜的底子被扒得明明白白。其中,拖欠200萬消費者共計6326萬元充值余額,拖欠978戶職工共計674萬元工資、應付經濟補償金等。在債權上,截至8月31日,管理人收到762戶債權申報,金額共1.07億元,此外還有一些由公司賬面記載顯示的已知未申報債權戶370戶,金額4.3億元。
在截至1月23日的審計報告中,安徽菜菜公司賬面資產總額只有1.27億元,負債總額5.19億元。
李陽倒是很有信心。據當地媒體報道,他在法庭上表示,公司遠期目標是上市,且3年內“市值會超5億美元”。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許青云為化名)
猜你喜歡
三六零Q2安全業務同比高增98.76%,第二增長曲線已成
安全業務實現營收9.0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76%,環比增長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