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市值本周已縮水120億美元,投資策略惹爭議
據外媒報道,由于軟銀的最新技術投資策令投資者感動不安,這家日本企業集團股價周三跌幅擴大,本周市值蒸發已超過120億美元。
截至周三收盤,該公司股價再跌3%,市值降至11.9萬億日元(1121億美元),相比于三天前的軟銀市值(約1244億美元)大幅下降。
上周五,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軟銀是神秘的“納斯達克鯨魚”,購買了數十億美元的看漲期權,押注股價上漲。從那時開始,該公司的市值就持續貶值。
該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軟銀一直在搶購特斯拉、亞馬遜、微軟和Netflix等主要科技公司的期權,這一舉動很可能推動了之前的科技股暴漲。
軟銀拒絕對此報道發表評論。
上周,由于擔心市值達到不可持續的水平,科技股出現了重大逆轉。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過去三天內下跌了10%,是該指數自8月以來最糟糕的三天指數。
軟銀在美國大舉押注科技股的消息令投資者感到意外,突顯出策略的轉變更類似于對沖基金。而在此前,軟銀豪擲數十億美元投資的創企(如Uber、WeWork和DoorDash)出現了巨額的虧損。
上個月,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成立了資產管理部門,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Mirabaud Securities的TMT研究負責人Neil Campling表示,此舉突顯出軟銀對財務管理采取更為“審慎”的方法,但其對股票期權的“伽馬式賭博”令投資者感到“驚異”。
Campling表示:“這對對沖基金來說是很平常的操作,但軟銀不是對沖基金,也不應該成為對沖基金,所以這就是我認為該股本周會承受壓力的原因。我認為市場的反應告訴軟銀,這一策略與公司是相矛盾的。”
Campling說,對于投資者來說,未來的重點將是軟銀出售其昂貴的資產(如Arm芯片設計部門)。據報道,英偉達表示有意購買Arm。軟銀在去年將其全部股份出售后,最近增持了英偉達的股份。Campling說,他預計將在未來六到十二個月內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