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洗牌電競產業:停賽不停工,云上練內功
作者 | 第一財經邱智麗
“線上重聚,再啟征程,LPL沖沖沖!”3月9日,2020年英雄聯盟春季賽(LPL)在線上開賽,直播間里粉絲的加油留言霸屏。
伴隨LPL春季賽的線上開賽,電競行業也陸續復工。從線上到線下,再回歸線上,對于電競賽事而言,云端復工既是無奈之舉,也帶來新的思索和機遇。
近500場賽事停擺
作為“宇宙電競中心”,上海靈石路的珠江創意中心依舊處于警戒狀態,所有進出車輛和人員必須主動接受體溫監測,并登記返滬人員信息。這個春節,對于大多數的電競公司而言,壓力不同尋常。
作為國內眾多電競賽事執行方的競界電競,在電競場館建設及運營方面有著諸多經驗。上海鵬塔網絡科技(競界電競)總經理任立告訴第一財經,“疫情到來之際,公司線下活動全部無法執行,大量賽事活動延期或者取消,目前只能進行線上賽事活動的執行工作。線上內容并不完善,資源對接需要時間,傳統運營內容出現了巨大的經營壓力。”
2月初競界電競就開始復工前的準備工作,鑒于電子競技賽事和場館的特殊性,所有場館暫停經營,賽事運營團隊也全部在家辦公。為了最大可能確保員工安全,直至3月初,辦公室也僅僅保留日常值班人員,大部分員工依舊采用線上運營方式進行。“在家辦公期間,員工的效率更高,但是工作目標的量化考核有困難。”任立表示。
競界電競的運營現狀只是電競行業的一個縮影。根據上海市電競協會統計,近30家有影響力的電競企業一、二季度取消或延期的賽事達500場左右,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賽事執行公司、俱樂部、電競場館、培訓、教育機構等細分領域都遭遇困難。”上海電競協會副會長朱沁沁告訴第一財經。
“去年就談定了很多品牌贊助合作,但因為比賽延期或者取消,線下的商業活動也都取消了,合作的具體方式都要重新調整。”一家電競俱樂部投資人告訴記者。
對于電競俱樂部而言,日常開銷包括人員工資、場館運營和后勤管理等,其中職業選手的工資是大頭,除此之外還包括教練、領隊、后勤團隊及管理層的工資支出,訓練場地也是一大投入。目前俱樂部收入主要靠比賽和商業廣告,兩者收入極不穩定,這也致使國內大部分電競俱樂部處于虧損狀態。
疫情之下,員工薪資和場地等固定支出仍需正常支付,贊助的波動更加劇運營風險。“俱樂部一部分營收來自線下活動,目前沒有線下活動的情況下,對于本身沒有大金主支持的俱樂部來說,經營壓力巨大。”任立表示。
線上化是權宜之計
受疫情影響,LPL首次采用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開賽,比賽時間也比原計劃推遲了一個月。與以往不同的是,所有選手及賽事解說人員都戴上了口罩。雖然無法到現場圍觀,但在網絡上有上千萬名粉絲觀看賽事直播,討論尤為熱烈。
線上縱然熱鬧,但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電競回歸線上是無奈之舉。為了推動電競線下化,行業內進行了多年的努力,包括主客場制度以及聯盟化發展模式,都是在有意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方式,來推動電競的商業化進程。
“在停擺狀態下,線上賽是一種折中或迂回的方式,但一定不是電競未來的發展趨勢或主要載體,當電競越來越規范化、體系化向體育靠攏之后,線下才是電競的主要成長環境,整個賽事體系的完整性,例如儀式設計、賽后采訪、裁判監督、戰術體系、贊助體系等,都只能在線下完整體現并發揮價值。”朱沁沁強調。
例如主客場制度下,電競戰隊以城市為單位本地化運營,不僅可以吸引本地贊助商,還會形成本地化粉絲圈,吸引不同城市粉絲到本地線下參觀比賽、組織粉絲活動、進行游戲文化體驗等,線下轉為線上這些潛在收入無疑都受到影響。
此外,線上賽事對于選手的管理,賽事表現內容及線下管理將會是巨大的挑戰,如何避免設備出現故障,如何確保賽事的公平公開公正,都是擺在賽事管理單位面前的一個巨大的挑戰。朱沁沁認為,并非所有的辦賽主體都可以像LPL一樣,如果辦賽主體不是游戲所有方或開發商、運營商,那么就很難通過游戲內的設置來解決線上賽的一些技術問題。
對于賽事執行公司而言,各個分賽區線下場館在疫情之前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轉至線上究竟如何分擔運營虧損,仍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任立認為,長久而言,電競企業其實很難平衡線上和線下業務,這是兩套相對獨立的模塊,每家電競企業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每家公司的資源相對集中,除非是大型的電競企業,可以有龐大的資源和人手來進行內容分配,對于中小型電競企業而言,線上和線下是創業之初就做出的選擇,一旦線下活動轉型到線上,就只能選擇轉型或者關閉。
尋找更多可能性
疫情既是一次大考,也蘊含著機遇。暫停鍵下,電競企業正在探索更多可能性,一些新機會也初露端倪。
據了解,目前很多城市和企業已經在開始準備5月以后的賽事內容,包括線上賽事和線下賽事。以競界電競為例,目前公司將線上賽事活動執行作為工作重點,除此之外也在積極對接上半年疫情結束后的線下賽事,將電競和游戲直播內容培育成新的增長點,線上教育內容也從計劃中的下半年提升到了上半年來運營。
整個春節,電競陪練市場也風生水起。宅生活之下,游戲成為眾多年輕人的主要娛樂消遣方式,為了提升技能、快速上分,尋找高手指點和陪練成為一種剛需,電競陪練市場也因此熱度大漲。
游戲陪練平臺比心陪練副總裁杜明江告訴第一財經,整個春節檔日增用戶是平時的1.6倍,日均訂單量達到平時的2倍。這也得益于爆款游戲在疫情期間的增長,根據光大證券最新研報預測,《王者榮耀》春節期間日流水超過20億,比2019年春節的13億有一波顯著增長。
電競陪練行業從2018年元年的“碎片化”,到2019年頭部突圍的“平臺化”,作為電競產業體系中相對較新的生態,是否能經歷住疫情考驗成為行業新機會?
杜明江認為,疫情對電競陪練這一新興行業是極大的考驗,也是檢驗企業“造血能力”的試金石。誰能夠更快地聚攏、更好地利用稀缺的優質資源,誰就能夠搶占增長先機。
據了解今年比心陪練贊助簽約了14支國內頭部電競職業戰隊,這一數字是2019年的三倍。杜明江表示一方面通過戰隊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聚攏電競陪練用戶,另一方面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為電競戰隊輸血,反哺電競行業盡快度過疫情考驗。
縱觀中國電競市場整體也處于上升狀態。根據專業數據統計機構Newzoo近日發布的《2020全球電競市場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仍將是最大的電競市場。與此同時,中國將以其擁有的1.63億電競觀眾,成為電競觀眾數量最多的市場。
任立認為,疫情過后,更多的是行業的重新盤整和各家公司快速回血轉型過程。大部分的企業是否能支撐過去,是否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新的盈利點,都是考驗行業內企業的一個標尺。“電競行業發展會更加提速,現在要做的就是咬緊牙關,苦練內功。”任立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