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題“撒幣大戰”卷土重來?
作者 | 劉博
報道 | 新芽Newseed
ID:pelink
最近,被定義為“互聯網行業第一個現象級事件”的直播答題,在銷聲匿跡兩年之后又回歸到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芽NewSeed(ID:pelink)注意到,西瓜視頻與快手在近段時間內,接連推出了全民互動知識直播答題活動。其中,西瓜視頻的“頭號英雄”在2019年12月14日正式上線,由今日頭條、抖音聯合出品,其前身便是2018年年初火極一時的“百萬英雄”;快手則打造了“快手狀元”,先是在跨年夜特別節目中小幅試水,后在今年1月8日正式啟動,每天推出兩場。
作為直播答題活動,豐厚的獎金自然是少不了的。據悉,“頭號英雄”與“快手狀元”每場獎金均在百萬元級別。“快手狀元”官方數據顯示,首日三輪直播答題超500萬人參與,超過100萬次分享,超過16萬人闖關成功,瓜分了200多萬現金和1100萬快幣。
這一次,直播答題似乎是要卷土重來了。
直播答題今年獲得“官方加持”
此次推出的“頭號英雄”與“快手狀元”這兩項直播答題活動,在形式上與兩年之前相同,仍然是由主持人提問十二道選擇題,題目全部回答正確的用戶,能夠瓜分當期獎金。另外,二者還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在上線初期都選擇了與官方媒體、政府機構合作。
像“頭號英雄”前四日的活動分別與央視新聞、中國扶貧基金會、人民日報、新華社四家機構合作,聯合推出主題專場。其中,首日央視新聞專場是由康輝擔任主持人。
快手同樣會聯合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共青團中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機構推出特別專場。
盡管對于是否取得了“視聽節目許可證”,兩家平臺并未給出回應,但與多家官方機構合作似乎也在側面證明了其合法性,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直播答題的權威性和公益性,樹立了良好的平臺形象。
另外在題目設置上,“頭號英雄”更偏重知識性,新一季題庫已進行較大規模的升級,涵蓋天文 、物理、歷史、人文、常識等20個領域,近萬道題目;“快手狀元”的所有題目則都出自2019年的重要新聞事件和正能量人物,用戶通過答題可以回顧過去一年的重大事件。
針對兩年前所出現過的題目審核不嚴問題,西瓜視頻內部還專門形成了一份《頭號英雄安全白皮書》作為日常工作的指導,并單獨設置風控小組負責審核、評估每道題目的準確性。所有在活動中出現的題目,都會經過多次交叉審核,確保題目內容、主題客觀安全。
可以看出,“頭號英雄”與“快手狀元”都在針對性的去解決之前直播答題平臺所存在的問題,但有一點,即直播答題平臺成熟的盈利模式目前仍不明朗,最直接的途徑仍然是廣告贊助,這應該會成為兩家平臺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之所以時隔兩年再度重啟“撒幣”大戰,究其原因是直播答題活動對于平臺的誘惑頗大。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7月直播市場為7867.84萬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到了9月縮減至7665.09萬,啟動次數和使用時長也有所減少,整體用戶數雖然在增長,但速度明顯放緩,而且有些平臺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現象。
直播答題恰恰能夠提供巨大的用戶紅利,以2018年王思聰生日當天的晚9點場為例,其10萬元的獎金就帶來28萬的在線流量,平攤下來,吸引一位用戶的成本僅為0.35元。而今年“頭號英雄”第一場答題就有將近30萬人參與到答題中,康輝主持場有超過80萬人參與,之后每場參與用戶數都基本超過百萬。
雖然目前除這兩家平臺之外,還沒有其他老玩家“復出”或新玩家跟進,但很明顯直播答題活動所帶來的紅利是平臺所無法拒絕的,后續或將有更多平臺重新入局。
“全民答題”曾是2018年一大景色
時間回到兩年前的2018年1月3日,過生日的王思聰發了一條“我撒幣,我樂意”的微博,宣布當晚9點將會在“沖頂大會”App中開始進行答題,全部答對的人將可以拿到他準備的10萬元現金獎勵。
在獎金與好奇心的雙重刺激之下,平臺當晚涌進了28萬名用戶,“沖頂大會”團隊也沒能預料到如此火爆的場面,服務器差點癱瘓,面對接踵而來的采訪,都沒有負責對接媒體的公關人員,但這并未妨礙直播答題燒錢大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沖頂大會”的爆火,讓各大直播平臺看到了巨大的用戶紅利,紛紛快速跟進。
就在王思聰“撒幣”的第二天,背靠映客的“芝士超人”喊著撒幣誰不會的口號誕生了,并設立了101萬元的獎金池,今日頭條隨后把西瓜視頻升級為百萬英雄版,并換上了全民答題分獎金的Slogan,花椒直播則推出直播答題節目“百萬作戰”,后升級為“百萬贏家”。
幾位互聯網大佬甚至還在朋友圈中相互“叫囂”為自家產品加油打氣。與此同時,各直播答題平臺的單場獎金越來越高,從一開始的二三十萬變為百萬級別,以“百萬贏家”為例,截至2018年1月11日,其共舉辦51場直播,累計獎金池高達2235萬元,其他平臺應該與之相當,也就是說短短一周時間就有過億元投入,“撒幣大戰”名不虛傳。
但這還遠遠沒有結束,一直播很快便推出了“黃金十秒”,網易新聞客戶端也上線了“網易大贏家”,陌陌上線直播答題應用“百萬選擇王”。曾經按兵不動的BAT也紛紛入局,百度旗下好看視頻推出“極速挑戰”,阿里巴巴在淘寶上線“點題成金”,騰訊則是在NOW直播推出“全民闖關”。
一時間,地鐵里、公交上、商場內、辦公室里,到處都是捧著手機答題的人們,“全民答題”成為一大景色。
一紙通知讓直播答題全線“陣亡”
但好景不長,就在2018年春節前夕各大平臺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時,廣電總局的一則通知潑來一盆“冷水”,將直播答題的熱度徹底澆滅。通知要求加強管制網絡視聽直播答題活動,并且明確指出,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任何機構和個人,一律不得開辦網絡直播答題節目。持證直播,無疑為眾多平臺加上了“緊箍咒”。
很快,“沖頂大會”、“百萬英雄”、“百萬贏家”、“芝士超人”等平臺都在當年農歷大年三十停止了答題游戲,盡管這些平臺紛紛表示“新年再見”、“下一季再來”,卻一直都未再看見它們的身影。
直播答題就此成為2018年最“短命”的互聯網風口,只存活了兩個月的時間。
之所以如此“短命”,除去不具備持證直播的資質之外,彼時的直播答題平臺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首先,“外掛”橫行、數據“注水”降低用戶的信任度。在答題風靡大街小巷之后,搜狗、百度分別推出了答題輔助工具,通過機器理解語義、搜索給出唯一答案。這些答題輔助工具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答題公平性,極大地影響了用戶的參與興趣。
并且由于沒有第三方機構監管,直播答題平臺的數據極易造假,平臺的在線人數有時會在瞬間暴漲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甚至在某次直播中,當時在線人數顯示3萬多,但是卻有12萬多的人答對了問題,這就讓答題人數的真實性大大受到了質疑。
其次,技術性BUG頻出、題目審核不嚴謹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百萬英雄”曾在2018年1月12日出過一道題“肉夾饃為哪個地區的特色小吃”,系統顯示正確答案為江蘇省,讓眾多選擇陜西省的網友集體“陣亡”。而“芝士超人”也出現過部分系統崩潰,有網友第一題答對后便被強制退出,不能繼續答題。而“百萬贏家”更是將“香港”、“臺灣”列為了國家,并且這些平臺多次出現模棱兩可的答案,讓用戶無從選擇。
另外,直播答題沒有清晰可行的盈利模式。從興起到消失,直播答題自始至終只有接廣告這一種變現方式,沒有開發出其他的盈利模式,沒有從用戶方面進行探索。因此,一旦背后的廣告“金主”覺得效果不好,就會中斷投資,這種模式就難以持續。
結語
作為2018年互聯網最來去匆匆的風口,彼時的直播答題從生到死僅僅用了2個月而已,一陣風之后便煙消云散。本以為2018年直播答題會挽救頭部直播平臺于水火之中,幫助他們完成自我“救贖”,結果發現這只是這些平臺們的“一廂情愿”。
那么,2020年還會是相同的結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