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創辦的滴灌通遞表港交所
6月18日,由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有份創立的滴灌通上載初步招股文件,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據公司網頁介紹,滴灌通是一家運用金融科技連結全球資本與小微企業的交易所集團。通過創新的收入分成模式,小企業得以在滴灌通澳門金融資產交易所(MCEX)掛牌,募集長期資金。
資料顯示,滴灌通(澳門)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滴灌通澳交所”或 MCEX)是全球首個持牌的收入分成交易所。滴灌通澳交所提供金融資產交易服務,旨在用數字化的方式,將國際資本精準連接到全球小微企業。透過創新的收入分成模式,中小微企業得以在滴灌通澳交所掛牌,募集靈活、實惠的資金。
滴灌通創始人李小加去年9月表示,滴灌通澳門交易所(MCEX)會推出兩項重要嘗試,包括高度簡化投資標的,將投資標的從獲利轉為收入;另一項是交易變成“一對一”模式,以企業收入分成為基準,且是柔性客制化的交易。
據悉,“滴灌之星”包含五個核心元素:收入分成憑證(RBO)、單一資產融資載體(SPV)、特定資產組合投資載體(SPAC)、交易所指數交易載體(ETF)和收入分成份額(RBU),分別對應上市公司的底層資產、上市公司、上市投資基金、上市指數基金和上市主體的股票。
盡管這幾乎復制了傳統股票市場的核心元素,但與傳統股票市場最大的區別是,這五個元素都是數字化的投融資載體,而不是在公司法、證券法和基金法下組織的實體公司或基金。
2024年9月26日,首批39家SPV掛牌上市,包括中國大陸、澳門、香港、以及海外的消費企業和電商企業;首批25家SPAC掛牌上市,包括專業投資基金、券商、RBF投資機構及行業投資專家;以及第一個ETF掛牌上市和交易,其底層資產包括了滴灌通過往三年投入的10000多家小微門店。從2021年12月開始,滴灌通用自有資金,系統性地在中國內地200個城市中,實驗投資餐飲、零售、服務和文體四大消費行業中的各類小微門店,完成對13000多家門店的投資。截至2023年底,累計投資了44億人民幣。
滴灌通在招股書中也披露了諸多風險因素。在投資方面,投資回報無保障,小微企業經營風險大,現金流投資模式新且復雜,投資估值難度大,還可能面臨合作伙伴風險、市場集中風險等。在公司運營方面,股票不可贖回且二級市場流動性有限,公司有借款風險、現金需求難以滿足風險,作為新成立公司無經營歷史,投資部署存在不確定性,行業競爭激烈,受政府干預和地緣政治風險影響較大。在交易方面,關聯交易需關注利益沖突,信息披露可能不準確,媒體報道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