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走到“十字路口”:業績剎車,定增流產,分拆叫停,市值縮水
電池組件龍頭天合光能確實遇到了麻煩。
據官網顯示,天合光能于1997年成立,致力于成為全球光儲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早在2014年單季度出貨量就超過1吉瓦,當年組件出貨量首次達到全球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2017年從紐交所私有化退市,隨后于2020年6月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作為全球光伏技術創新和產品制造的領導者,天合光能輝煌戰績的背后也暗藏諸多瑕疵。
首當其沖的就屬業績剎車。2024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實現營收631.47億元,同比下降22.16%;歸母凈利潤-8.47億元,由盈轉虧,這也是其五年來首度出現前三季度利潤為負的情況。對此,天合光能給出的解釋稱,受光伏產業鏈供需影響,光伏組件相關產品售價同比下降,光伏產品盈利能力下降。
其次是定增流產,天合光能曾計劃在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以籌集資金用于擴產、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但在籌劃一年后,或是受到行情低迷的影響,決定終止定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是在2023年,天合光能曾高調宣布籌劃控股子公司天合富家分拆上市,但時隔一年半之久選擇了主動終止。天合光能也給出了理由,公司將從傳統的光伏產品制造商轉型升級為光伏及儲能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中天合富家的分布式系統業務和運維業務是最貼近終端并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板塊,該板塊將成為公司解決方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業績的剎車、定增的流產以及分拆的叫停,都導致了天合光能市值的嚴重縮水。與股價最高點相比,目前天合光能股價暴跌近八成,市值大幅縮水1400多億,這對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其在資本市場的融資難度和成本壓力。
01
前三季度由盈轉虧,或迫于資金壓力出售資產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目前天合光能主要業務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三大板塊。其中,光伏產品包括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光伏系統包括電站業務及系統產品業務;智慧能源主要由光伏發電及運維、儲能智能解決方案、智能微網及多能系統的開發和銷售等業務構成。
事實上,天合光能此前保持著穩健的增長態勢。據歷年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天合光能分別實現營收294.18億元、444.8億元、850.52億元及1133.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14%、51.2%、91.21%、33.3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29億元、18.04億元、36.8億元和55.31億元,增速分別為91.9%、46.77%、103.97%和50.26%。
但步入2024年,天合光能業績變臉。2024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實現營收631.47億元,同比下降22.16%;歸母凈利潤-8.47億元,由盈轉虧,這也是其五年來首度出現前三季度利潤為負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業績拐點出現在第三季度,收入降至201.79億元,同比下降36.41%;歸母凈虧損13.73億元,同比下滑189.31%。
對此,天合光能給出了解釋,受光伏產業鏈供需影響,光伏組件相關產品售價同比下降,光伏產品盈利能力下降。行業的因素確實存在。2024年10月,光伏行業協會發文指出,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滑,招投標市場頻現低于成本的報價。
身處此大環境,天合光能財務狀況的穩定也面臨新的壓力。截至2024年9月末,天合光能資產負債率高達74.57%,不僅創下2020年6月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且總負債規模位列光伏頭部行業之首,但資產跟不上負債的增長,顯示出較大的資金壓力。
天合光能也開始出售資產。2024年12月,天合光能發布《關于對外出售資產獲取股份暨經營合作的進展公告》,將其在美國建設完畢的 5GW 組件工廠出售,目前已收到支付的1億美元現金,并獲得面值1.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及1544萬股普通股,同時收回了作為原上層股東對TUM1的0.5億美元借款。
02
百億定增流產,分拆上市叫停
除了業績上的煩惱,天合光能在資本市場上也屢屢受挫。
2023年7月,天合光能發布公告稱,計劃在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9億元,其中76.4億元用于投建淮安年產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天合光能(東臺)年產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天合光能(東臺)年產10GW光伏組件項目,剩余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彼時,天合光能表示,相關募投項目建設完成后將新增20GWN型高效電池產能和10GWN型高效組件產能,其中20GWN型高效電池主要是自用。此外,天合光能還在2023年年報中提及,上述三個募投項目均在建設中。
然而,這項已籌劃一年的定增計劃如今“流產”。2024年7月,天合光能公告稱,綜合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和資本市場及相關政策變化因素,經審慎分析后,公司決定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 A 股股票事項。一定程度上,這一消息無疑給天合光能的資金狀況帶來了一定壓力。
“屋漏偏逢連夜雨”,也是在2023年,天合光能曾高調計劃分拆子公司上市,但如今也叫停。
2023年4月,天合光能審議通過了《關于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議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天合富家籌劃分拆上市事宜,并授權公司及天合富家管理層開展分拆天合富家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但時隔一年半之久,天合光能于2024年12月發布關于終止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公告,提及終止原因,公司將從傳統的光伏產品制造商轉型升級為光伏及儲能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中天合富家的分布式系統業務和運維業務是最貼近終端并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板塊,該板塊將成為公司解決方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這個理由有些學牽強。
03
迎來新的聯席董事長,新設解決方案事業群
在此背景下,天合光能迎來新的聯席董事長。
透過股權結構可以清楚的看到,高海純為名副其實的“創二代”。
據天眼查APP顯示,天合光能董事長兼總經理高紀凡直接持有12.12%的股份,并間接通過其控制的江蘇盤基投資、清海投資和天合星元持股16.07%,合計持有28.19%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高紀凡配偶吳春艷單獨持有天合光能5.64%股份。
1月3日,天合光能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董事會各項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公司董事會增設聯席董事長1人,全體董事一致同意選舉高海純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聯席董事長。
高海純何許人也?公告指出,高海純與高紀凡為父女關系,與吳春艷為母女關系,與江蘇盤基投資為一致行動關系,妥妥的“創二代”。另據履歷顯示,高海純生于1993年,畢業于美國布朗大學,本科學歷,2017年6月至今歷任天合光能戰略投資部副總經理、天合富家董事長,2024年6月至今擔任天合光能董事,2024年12月至今擔任天合光能解決方案事業群總裁。
此外,公告還提及,天合光能新設解決方案事業群,重點服務于公司“以場景為主體、客戶為中心的”的經營理念,持續洞察客戶需求,為集中式、分布式應用場景提供一站式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同時致力于“新型微電網”、“零碳園區”等新應用場景的構建和推廣,為行業探索新的發展方向。
而天合光能聯席董事長高海純將兼任公司解決方案事業群總裁,致力于領導公司由光伏產品制造商向光儲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引領光儲融合新場景的發展,助力公司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本次選舉能夠更好地執行公司戰略藍圖,構建可持續的新型能源體系。同時,高海純擔任公司聯席董事長后,將協助董事長開展董事會日常工作,確保董事會各項工作規范開展并發揮戰略指引作用。
船大難掉頭,新任聯席董事長高海純能解天合光能燃眉之急嗎?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通威拿下光伏組件大單后,晶澳科技跌超9%,天合光能收跌15%
8月19日收盤,光伏板塊集體收跌,天合光能跌超15%、晶澳科技跌超9%盤中一度觸及跌停板,隆基綠能跌近8%、金盤科技、天準科技跟跌。1700億光伏龍頭被起訴,原告指控其存“欺詐”行為
7月27日晚間,光伏龍頭公司之一的天合光能公告稱,其美國下屬公司 Trina Solar (U.S.), Inc.(以下簡稱“天合美國”)于近日收到法院送達的關于道達爾能源等原告提起訴訟的傳票。天合光能:盤中大跌逾10%,可轉債遭強贖,近3周跌幅近30%
4月6日開盤后,天合光能低開低走,股價一度下跌超10%報50.11元/股,總市值1090億元。天合轉債下跌7.25%至102.67元/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