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轉中資,將帥齊換,中韓人壽在下一盤大棋?
“將帥”齊換,中韓人壽似乎在下一盤大棋。
據官網顯示,2022年8月中韓人壽原總經理桂文超離職,同時聘任張希凡擔任總經理,在任職資格尚待監管核準之前,由張希凡出任臨時負責人。直到今年12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才核準張希凡中韓人壽總經理的任職資格。這也意味著,張希凡出任中韓人壽臨時負責人已長達兩年之久。
除了總經理外,中韓人壽董事長一職也于年內完成換屆。今年1月,中韓人壽公告稱,金朝萍不再擔任董事長,由何欣接棒。但如今已過去近一年,何欣的任職仍未獲得監管局批復。
換屆的背后,是伴隨著中韓人壽暗淡的業績表現。中韓人壽自成立以來,除了2020年實現薄利外,其余年份均為虧損狀態,特別是近年來虧幅進一步擴大,累計凈虧損高達約15億元。而隨著虧損的加劇,中韓人壽的償付能力也不容樂觀,2012年成立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里償付能力充足率呈現下降趨勢,一度逼近監管紅線,但好在2022年通過增資后有所回升。
此外,中韓人壽還伴隨著產品設計問題及合規問題,進一步影響其信譽和市場地位。
背靠明星級別的股東,中韓人壽還有何難言之隱?
01
合資轉中資,將帥齊換
2022年之前,中韓人壽是一家合資險企,但在2022年4月隨著股權結構的調整,已轉變為一家中資險企。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韓人壽成立于2012年11月,由浙江國貿集團與韓華生命保險共同設立,雙方各持股50%。中韓人壽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股東浙江國貿集團背靠浙江省國資,是一家擁有信托、期貨、保險、融資租賃、基金投資與管理、財富管理等多項金融業務的控股集團,實力自然不容小覷;股東韓華生命保險是韓國最早的人壽保險公司,也是韓國十大集團公司之一的韓華集團成員公司,專業技術實力頗硬。
此后,中韓人壽股權結構相繼經歷了3次重大調整。2016年8月,浙江國貿集團將所持中韓人壽50%股權轉讓給旗下核心企業浙江東方金控,并與韓華生命保險同步增資5億元;2019年,中韓人壽再次獲得中外股東按比例增資5億元,注冊資本從最初的5億元增至15億元,彼時雖然雙方持股比例依然保持各50%,但浙江東方金控的話語權在上升;隨后于2022年3月底,浙江東方金控出資3.03億元向中韓人壽增資,認購2.5億元注冊資本,與此同時5家新的中方股東——浙江長興金融控股集團、溫州市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溫州市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溫州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和國泰君安證裕投資有限公司也加入增資行列,合計增資約15億元。

截至目前,浙江東方金控持股33.33%,韓華生命保險持股24.99%。這也意味著,韓華生命保險失去了對中韓人壽的話語權,而中韓人壽也由一家合資險企變為一家中資險企。
中韓人壽的領導班子換屆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據官網顯示,2022年8月中韓人壽原總經理桂文超離職,同時聘任張希凡擔任總經理,在任職資格尚待監管核準之前,由張希凡出任臨時負責人。直到今年12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才核準張希凡中韓人壽總經理的任職資格。
據了解,張希凡系新聞記者出身,曾在廣州電視臺擔任記者和新聞播音員,隨后投身保險行業,曾先后在美國友邦保險廣州分公司擔任助理總經理兼營銷總監、中英人壽首席代理人渠道官以及兼任廣東分公司總經理、中德安聯人壽出任資深副總裁兼首席代理人業務官。可以看出,張希凡具有國際化視野以及跨國管理實力。
除了總經理,中韓人壽董事長一職也于年內完成換屆。今年1月,中韓人壽公告稱,金朝萍不再擔任董事長,由何欣接棒。但如今已過去近一年,何欣的任職仍未獲得監管局批復。

據公開資料顯示,何欣審計出身,來自浙江東方金控,在外資和國資企業均擔任過核心管理崗,擁有財務審計方面專業經驗。
“將帥”齊換的中韓人壽,外界也給予了厚望。
02
累計凈虧損高達約15億,合規問題暴露
新任掌門人首要任務就是解決中韓人壽低迷的業績表現。
據歷年財報顯示,2012年至2023年中韓人壽分別實現凈利潤-0.21億元、-0.56億元、-0.74億元、-0.93億元、-1.34億元、-1.42億元、-1.19億元、-1.46億元、0.08億元、-1.17億元、-2.98億元及-3.27億元。除了2020年實現薄利外,其余年份均為虧損狀態,特別是近年來虧幅進一步擴大,累計凈虧損高達約15億元。

針對2023年的虧損,中韓人壽解釋稱,歸于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和大幅下跌的雙重打擊,投資收益率遠低于預期。此外,750天移動平均國債利率的不斷下滑,迫使大幅增加準備金提取額度,進一步加劇了當期虧損。
而隨著虧損的加劇,中韓人壽的償付能力也不容樂觀。成立初期,中韓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但隨著業務擴展和資本消耗,償付能力出現下降,2021年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降低至73.35%和107.14%,一度逼近監管紅線。但在2022年進行了15億元的增資,中韓人壽償付能力得到提升,今年第三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87.83%,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72.92%。

步入2024年,中韓人壽業績有所回暖,前三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6.37億元,凈利潤68.63萬元。
此外,中韓人壽還伴隨著產品設計及合規等一系列問題。
早在2020年底,原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在通報中指出,中韓人壽報送的某醫療保險存在續保約定不合理的問題,侵害了消費者選擇權,此外在產品報送材料方面也存在不規范的問題。

中韓人壽還因合規問題頻頻被處罰。2023年7月,中韓人壽因編制提供虛假資料被罰款25萬元;2024年8月,因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記載不真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相關規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對中韓人壽江蘇分公司及其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行政處罰;11月,浙江監管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韓人壽因違規投資金融產品、承保流程管控不嚴兩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警告并處罰款19萬元,時任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的韋軍亮被警告并處罰款6萬元。
新掌門人能帶領中韓人壽走出發展困境嗎?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華安財險連續12季評C級,長期盈利臨考,董事長缺位六年
華安財險的風險綜合評級,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至2024年末已連續12個季度持續處于C類。中銀三星人壽一季度凈利同比降57%,創始股東擬轉讓24%股權,銀保渠道貢獻超八成
中銀三星人壽一季度凈利潤為0.68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59億元下降57%。杜嘉祺回歸,“精英代理”模式能否破解友邦困局
對于這家百年險企而言,能否在守住亞洲基本盤的同時,抓住中國內地市場結構性機會,將是對其戰略韌性的終極考驗。永安財險主業承壓、增長乏力、屢碰“高壓線”,新帥周暉能否力挽狂瀾?
永安財險能否迎來真正的轉機?新總經理履新,能否帶領其走出多年“沉疴”?在市場格局風云變幻、行業競爭加劇的當下,永安財險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