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融資一邊投資!花投資人的錢搞自己生態,國資LP、GP投的獨角獸怎么退
融資是把雙刃劍。一旦拿了融資,公司就背負了一個使命——給投資人賺錢。但賺錢的道兒,不是只有公司技術產品的商業化,還有做投資!
半個月多前,百億獨角獸“追覓科技”發起產業創投基金,包括一只成長期戰略基金和一只中早期孵化基金,總目標規模110億,首關10億元用時僅3個月。無獨有偶,幾乎同一時間,剛完成新一輪融資的超級明星獨角獸智譜AI也宣布出資2個億做投資。
獨角獸們搞創投算是常態操作,或是直接投資當VC,或是出錢做金主LP。像小米從2013年底開始廣泛投資孵化生態鏈,少量股權投資不控股,實現資源互補;美團內部戰略投資部聯手美團龍珠投資了包括理想汽車、愛芯元智、清純半導體等近10余個項目。
不過,這些大廠做投資的錢主要來自于歷年營業利潤和多輪融資。這些超級“獨角獸”雖然頂著創新企業光環,但大部分其實還都沒有實現穩定營收。一邊“忽悠”投資人融錢,一邊“搞事”想要提前布局搞生態圈,像買白菜一樣搶投項目、囤資源,先下一城。想法很好,可事實是還沒學會走的孩子就想跑,真不怕摔,也不怕給投資人賠錢!
過去兩年,一級市場出清加速,傳統PE/VC機構面臨募投管退全面梗阻,有關回購、訴訟等消息甚囂塵上,還在市場上活躍著的投資機構除了部分頭部、政府引導基金外,也就是各類產業CVC,但包括 BAT、字節、美團等大廠戰投基本都在收縮,出手節奏相對克制。那么,這些尚未盈利還在靠投資人輸血的創新企業,該不該選擇擴大生態,布局投資?
“創業公司”變成“投資機構”
獨角獸的野心藏不住
某社交平臺上有創業者收到了智譜戰投的人向自己要BP,“但其實我們做的業務和大模型完全沒有關系”。IT桔子數據顯示,從2023年開始智譜AI投資了15個項目,僅今年就出手了8次,包括花了數億收購聆心智能,以及面壁智能、生數科技、無問芯穹等多家備受VC投資人追捧的明星AI創業公司,投資方中都出現了智譜的身影。這樣的投資強度和速度比一眾一線機構還要兇猛。另據相關人士透露,早在2023年智譜AI就已開始物色有戰略投資經驗的人加入公司。
智譜AI是這波新生大模型公司中對外投資最為積極活躍的一家。2019年成立后融資8次,五年后也就是2023 年作了第一筆對外投資——面壁智能天使輪,這家公司4個月前剛拿了由春華創投、華為哈勃領投,北京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知乎等跟投的新融資。
有投資人評價“智譜的投資格局實際上已經變成了標準的‘賣方市場’,它不愁沒有錢,融資的同時在布局投資”。智譜CEO張鵬曾在公開采訪中透露“對AI的深刻理解和核心技術是通往AGI道路急缺的知識。踽踽獨行,不如齊力同行。”
從智譜已投的十多家大模型創業公司中也不難看出,許多團隊都具備這樣鮮明的技術導向,且幾乎都是典型的清華朋友圈,特征明顯。當然,清華系背景也是這一輪大模型創業浪潮中的一個鮮明標簽,王小川、王慧文都來自清華,就連90后楊植麟也是師承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唐杰(在智普擔任首席科學家)。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2023年至少有30位清華校友創業投入大模型,創辦公司超過15家累計融資超過150億元。這是后話。
說回智譜AI,有一個人物,在其擴大投資版圖的時候不容忽視——李文玨。7月份智譜AI、星連資本、京成燕北三方共同發起“北京星連鼎森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注冊成立,這支新基金合計出資2.6億元。其中智譜AI認繳2億,成為整支基金中最具主導地位的LP,基金管理人的法人代表正是李文玨。
根據公開資料,2019年智譜AI獲得中科創星投資正是時任投資總監的李文玨主導。在那之后,李文玨離開了中科創星,進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擔任投資總監。2021年,李文玨參與創辦了聆心智能,后被智譜AI收購,她成為智譜AI副總裁。今年1月份,智譜AI公布戰投業務“Z計劃”,將聯合生態伙伴推出AGI生態基金“Z 基金”,總額10億元。主要負責人也是李文玨。
投資人給的錢,該怎么花
獨角獸們做戰略投資,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擴大市場占有率,一是加深產業鏈布局,整合更多上下游資源。通常采用的手段,除了設立戰略投資部,就是選擇CVC投資或者直接做起LP。
那么問題來了:第一步,錢從哪里來?許多投資人都說過,創業,十創九敗。自己的風險投資很多是收不回來的。股權融資是企業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資金可以?用于擴大生產、?研發新品、?市場推廣等企業運營和發展活動。其中就包括對外投資、并購等戰略投資。
有媒體報道,自去年2月智譜CEO張鵬就開始對外尋找商業化負責人,招攬了前大搜車CTO、連續創業者張帆。而后一年內商業化團隊從最初的十幾人迅速發展到上百人,從售前到售后、包括解決方案均建立了完善的團隊。之所以快速搭建商業化團隊,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這也符合前文投資人提到的——智普不愁錢,融資的同時就在做布局投資。
今年6月智普拿到了中東沙特阿美旗下基金的4億美元新融資,估值達到約30億美元,躋身200億俱樂部。但是,大模型的盈利方式主要包括大模型、大模型+算力、大模型+應用。智譜從一開始就瞄準B端,其盈利方式一是提供大模型定制化開發服務,二是標準版大模型,提供API接入方式,按照tokens使用收費。只粗略計算,私有化部署一個千億規模的大模型年費用就接近4000萬。而今年中國大模型行業又發展到了卷價格戰的新階段。
企業融資是因為缺錢、缺資源。投資人給錢,是因為看好公司產品、技術和未來。拿錢之后,就要出讓一些股份以及對應的控制權。當增長順利的時候,大家皆大歡喜,當增長遇到問題,投資人可能會動用作為股東的控制權及影響力,讓創始人做出被動決策。
上海某半導體企業創始人李飛告訴記者,“投資人對賺錢的預期非常高,他們要的不只是分紅那點利潤,而是十倍百倍的增值回報。一旦拿了投資人的錢,一方面會助推你把企業做得更大,另一方面要求你不停地增長。所以一定要對資本有一個清晰認知以及負責的態度!如果不能承受這筆錢的壓力,就可能出現經營問題,特別是在本該打磨內功的階段往外鋪張,很容易出問題?!?
在法律層面,股權投資中,投資人將款項出資至公司,即轉化為公司的自有資金。某所負責并購相關律師韓清告訴記者,“企業作為一個獨立且具有法律人格的組織,?融資后,?公司有資格合理地使用從融資渠道獲得的資金。?這意味著?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業務需求和發展規劃,?自主決定如何使用這些資金。
那么第二步,怎么投?今年一級市場投募資難度均有增加,退出通道收窄,越來越多初創企業將目光轉向了資金雄厚、資源豐富且頗有耐心的產業資本。今天的投資市場上,CVC往往比傳統的VC更受創業者歡迎。一般而言,VC的投資周期為7到10年,而CVC投資項目時間往往長達10年以上,甚至并不考慮退出。最活躍的除了造車新勢力就屬AI大模型,畢竟都是投資人真金白銀砸錢進去的領域。
就大模型而言,大批創業者不斷涌入探索各種可能性,但其實商業層仍很難找到買單人,穩定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十分不易,這也就導致越來越多“大魚吃小魚”的故事——企業尋求融資之外,被產業鏈上的巨頭并購也成了一條“活下去”的新路線。正如聆心智能投入智譜門下,既可以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也能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化人才管理等。
畢竟就連朱嘯虎都直言——五年后不會有獨立的大模型公司,“賣給大廠是最好選擇。”換個角度理解,或許未來五年,也是“大模型五虎”搶地盤搶資源的又一輪戰爭。
逃離一級市場的年輕人
國企戰投成了香餑餑
說到戰略投資,不可避免的就是企業的戰略投資部。一度互聯網大廠的戰略投資部是應屆畢業生們最想應聘的部門之一。沒有戰略投資部的公司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廠。戰投部門的吸引力,很大程度是薪資較高,能夠吸引大量人才。例如騰訊戰投的薪資起步價30k/月,而螞蟻金服國際投資部甚至達到80k/月,這與其他互聯網核心崗位相比有明顯優勢。
不過,這兩年互聯網巨頭的戰投部遭遇前所未有的業務收縮。騰訊、阿里、字節2023年全年總共對外投資83筆,同比接近減半,較2021年高點減少超八成,海外投資也都在個位數。此外,阿里戰投團隊規模大幅縮減,字節和騰訊也曾紛紛傳出裁員消息。戰投部門也正處于市場的調整期。
創投領域的資深獵頭Lily告訴記者,“今年更多機會其實可以考慮一些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產業基金等。很多大廠根本都不參加校招。篩選簡歷也一定是要有頂級機構經驗?!?
相比互聯網大廠對外投資數持續繼續下降,這兩年不僅一二線城市,包括中西部地區政府引導基金無論數量還是體量都是在明顯增加,幾千億上百億的單體投資遍地都是,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量創投人才的下沉。去年,合肥肥西縣,一個投資經理月薪30K,比2022增長178%。長沙市長沙縣投資經理平均每月25K,是該縣整體工資水平的144% 。
于政府方而言,搞母基金、招商引資,需要專人負責。尤其這兩年,引導基金在母子基金和直投比例之間調整,逐漸加大直投力度,大多政府引導基金欠缺相關經驗人才。Lily表示,國企戰略投資部的普通辦公室職位年薪大約在十萬到十五萬之間,而部分高待遇崗位,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投資部,員工月薪可超過一萬,年薪總額超過十五萬。業務崗位的平均年薪則達到二十萬。這樣的待遇水平明顯優于許多公務員職位。
這兩年受經濟環境影響,大量互聯網行業高端人才也在試圖逃離一線,回歸縣城。但回到縣城的投資經理們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圈子太小,哪都是熟人。宋清是去年6月份從北京回到老家山東。之前在北京某企業戰投做了4年投資經理。他對記者吐槽,“一個縣級市城投公司,總經理年薪32萬,副經理24萬。綜合辦公室就有七八個,但真正做事的人其實很少?,F在很多地政府都嚴重赤字,七七八八政府類平臺公司長年累月需要養一些人,公司里七大姑八大姨100多號人,大都是關系戶,就是一個解決就業的好地方。想想這負擔。越往后窟窿越大。”此外,在很多成熟機構,尤其早期,投資經理和更高職位之間,沒有管轄關系,直接向合伙人匯報。因此,投資經理這個職位本身在這些機構就代表著全產業鏈的投資能力。但是在老家,職級晉升通道其實沒那么通暢。
但無論如何,能組建CVC或者要做生態投資的企業都具備一定實力,要么龍頭要么是產業鏈Top級明星獨角獸,寄希望于沿著產業鏈上下游孵化、培育更多同陣營公司,實現優化協同,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選擇傳統投資機構也好進入這些新興CVC或者企業戰投部也罷,進入一級市場的年輕投資經理們都必然做好應對長周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