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月賺4倍,最快退出誕生了
130億交易落地,這次輪到20多家投資機構慶祝了。
前幾日,創新藥巨頭Genmab發布公告稱,將以18億美元(約130億人民幣)全現金形式,收購普方生物(ProfoundBio)。這是自去年底以來,國內第四家被收購的ADC公司。也刷新了此前亙喜生物以1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阿斯利康的紀錄。
根據公告信息顯示,這筆收購將使 Genmab 獲得三項處于臨床開發階段的候選藥物的全球權利,包括rinatabart sesutecan (Rina-S),以及ProfoundBio的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 (ADC) 技術平臺。其中,Rina-S 是一種新型的下一代潛在最佳 Topo1 ADC,針對葉酸受 alpha (FRα) 用于治療卵巢癌和其他實體瘤。
這項交易已經獲得雙方董事會的一致批準,預計將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
而在此之前,普方生物獲得至少4輪融資,20余家機構投資者參與。特別是在今年2月,普方生物剛剛完成1.12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盡是全球頂級的生物醫藥賽道的投資機構。隨著這次并購交易落地,B輪投資人在短短兩個月后,就已經鎖定退出,而且預計將獲得超過4倍的收益。這無疑也是近年來的最快退出紀錄。
20多家機構獲利退出,B輪投資人2個月賺4倍
先來看看這筆交易的主角普方生物。
這家成立于2018年的創新藥公司,主要從事ADC(抗體偶聯藥物)開發,這種藥物主要用于抗腫瘤領域。三位核心創始人趙柏騰、韓泰熙以及尚曉,均出自ADC先驅Seagen公司。去年12月,這家全球ADC領域的“元老級”企業,被輝瑞以43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
普方生物的CEO趙柏騰畢業于北京大學,后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并在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藥學院完成博士后研究。畢業后,趙柏騰先是進入了默沙東從事藥物研究。后又進入Seagen擔任藥代動力師,這一崗位專門研究藥物在生物體內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規律。
在Seagen期間,趙柏騰參與支持多個ADC候選藥物的臨床前和臨床開發,并多次受邀在國際會議上做相關報告,是ADC藥物研究的知名專家。
也正是這段工作經歷,讓他與另外兩位創始人韓泰熙和尚曉相識。韓泰熙博士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在小分子及抗體類藥物領域有著近20年的研發經驗,此前也曾在Seagen從事藥代動力學研究。尚曉則有著20多年的早期研發、CMC工藝和生產經驗,曾擔任Seagen首席科學家一職,更是趙柏騰的北大師兄。
三人在2018組成“黃金三角”,于西雅圖創辦了普方生物。2019年,普方生物又在蘇州建立了研發中心,成為橫跨中美兩國的創新藥公司?!肮竟芾韺邮茿DC領域的行業資深人士,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建立起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ADC技術平臺,在選擇靶點的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充分驗證。”紅杉中國向我解釋團隊大獲機構歡迎的原因。
從2020年至今年初,普方生物完成4輪融資,獲得全球20多家頂級投資注資。被國內讀者熟知的險峰旗云、高榕資本、紅杉中國、元禾控股等自不必贅述?;钴S在國際舞臺的奧博資本(OrbiMed)、Medicxi Ventures等更位列其中。
來源:CVSource投中數據
以奧博資本(OrbiMed)為例,這家創立于1989年的機構,是全球最大的生物醫療投資公司之一,其管理凈資產總額約170億美元。去年10月,還完成了43.3億美元的三支新基金募資,是今年2月普方生物B輪融資時的主要投資方之一。此外,這家機構還投資了昂闊醫藥、新合新生物醫藥、安濟盛生物等多家中國公司。
而這次并購以18億美元成交,以上20多家機構回報不菲。從公開信息看,此前輪次的投后估值并未公布,準確的回報數據難以計算。不過據行業博主“越學習越貧窮”估計,今年2月B輪融資,普方生物的投后估值超3億美金。18億美元估值是此5倍以上,“所以上輪股東2個月賺410%(扣除本金后)”。
筆者向相關投資方求證此數據,得到的回復是“大致如此”。另一位生物醫藥賽道的投資人向我強調說,“最重要的是,能夠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賣出這樣的價格,實現全員退出,這是令整個行業振奮的結果?!?
強強聯手,130億刷新紀錄
18億美元確實是個好價錢。
去年底,亙喜生物被阿斯利康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當時有評論說,作為中國Biotech被完全收購的第一個案例,標志著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在全球醫藥市場中的價值得到了認可。而這次普方生物的收購價格又刷新了亙喜生物的紀錄。
那么問題來了,Genmab為什么愿意花18億美元的高價買下普方生物?
Genmab這家公司,總部位于丹麥哥本哈根,成立于1999年,在ADC領域擁有25年歷史。它擁有一系列專有的抗體技術,包括 DuoBody®、HexaBody®、DuoHexaBody® 和 HexElect®。這些技術平臺使得公司能夠開發出具有獨特特性的抗體藥物,以滿患者的醫療需求。
以公司主導產品達雷妥尤為例,該藥物是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的標準產品之一。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被授權給了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子公司楊森制藥(Janssen Pharmaceuticals)。2022年,強生公司旗下的達雷妥尤單抗銷售額高達80億美元,同比增長32%,為Genmab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
在Genmab的發展歷程中,還與普方創始人趙柏騰的老東家Seagen合作開發了抗體偶聯藥物(ADC)Tivdak(tisotumab vedotin-tftv),這是一種針對復發性或轉移性宮頸癌的創新治療藥物。想必在此前與Seagen合作時,Genmab已經關注到普方生物的研究進展。
不過更為關鍵的原因或許是來自于對葉酸受體α(FRα)靶點的關注。
FRα被認為是腫瘤治療的潛力靶點。去年12月,艾伯維(AbbVie)以總額達101億美元收購ImmunoGen,獲得其“first-in-class”抗體偶聯藥物Elahere。這是全球監管機構針對葉酸受體α(FRα)靶點唯一批準的一款藥物。
Elahere在上市后,很快用于治療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等成人患者。據ImmunoGen財報顯示,Elahere在2023年上半年銷售額高達1.069億美元,遠超2023年全球總銷售額為6200萬美元的預測。
而Genmab在普方生物上看到了相似的機會。
普方生物正在開發用于治療癌癥,包括卵巢癌和其他表達FRα的實體瘤。其中已經披露的開發管道Rina-S,是一種新型的、下一代的、潛在的同類最佳Topo1 ADC,目前處于1/2期臨床試驗的2期。今年1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U.S. FDA) 授予 Rina-S 快速通道指定,用于治療表達 FRα的高級別漿液性或子宮內膜樣鉑類藥物耐藥性的卵巢癌患者。
而此次收購將使Genmab在全球范圍內擁有三個臨床開發候選藥物的權利,包括Rina-S,以及ProfoundBio的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技術平臺。
正如 Genmab 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an van de Winkel 博士所說的,“我們相信普方生物的ADC候選藥物、專有技術平臺和才華橫溢的團隊將是Genmab的極好補充,我們一起將能夠加速開發創新、差異化的抗體療法,為癌癥患者服務?!?
顯然,Genmab 公司認為,這筆交易是“強強聯合”的結果,自己的抗體技術與普方生物公司的平臺相結合,將催生出更多的候選藥物。
生物醫療退出,期待國內買家身影
Genmab 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說法,也道出了生物醫藥領域的并購邏輯——技術專利是最主要的收購動因。
據晨壹投資統計,作為全球并購交易率先復蘇的行業,生物醫藥去年的并購交易金額增長了9%,恢復到4100億美元。而背后的根本原因,除了標的估值銳減外,更大的動力就來自于新“專利懸崖”刺激下產業買家的戰略布局。
所謂專利懸崖,是指制藥領域所特有的現象:藥品專利保護期屆滿后,其銷售額與利潤大幅下滑的現象,此種現象如同一道無形的懸崖,令眾多原研藥品難以逾越。
于是在此刺激下,跨國藥企必須持續布局新藥。但如今海外巨頭70%以上的新研發管線都來自外部收購,于是:輝瑞430億美元收購Seagen、BMS斥資140億美元收購Karuna、默沙東108億美元收購Prometheus……而國內企業除了亙喜生物、普方生物外,信瑞諾醫藥、葆元醫藥也被海外MNC收購。
根據專利到期數量統計,新一輪專利懸崖將一直持續到2028年,這意味著對創新藥的并購熱情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相信未來幾年,創新藥領域還將出現多筆并購交易,普方生物保持的“最高”紀錄又會很快被刷新。
參考資料:
1.ADC抗腫瘤新藥企業ProfoundBio完成逾千萬美元融資,險峰旗云領投 |險峰融資速報。
2.晨壹投資,醫療并購率先復蘇|2023全球并購市場回顧。
3.越學習越貧窮,Genmab并購普方-深度解析。
猜你喜歡
禮來亞洲基金和LYFE Capital共同領投,普方生物完成5500多萬美元A輪融資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元禾控股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