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棄掉一子
2024開局,蜜雪冰城在港交所遞交一份招股書,掀起了新年茶飲界的第一場內卷。
憑借密集的門店分布、平價親民的產品以及可愛的“雪王”IP,蜜雪冰城早已火遍大江南北。招股書中,蜜雪冰城自稱在現制飲品企業里已經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二”。
然而,在一路高歌猛進的背后,蜜雪冰城旗下的瓶裝水業務,卻宣布暫停了。
1月16日,“蜜雪冰城回應放棄瓶裝水業務”的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獵云網走訪武漢多家蜜雪冰城門店時發現,門店并未上架瓶裝水和瓶裝飲料。
對于放棄瓶裝水業務,蜜雪冰城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目前產品調整,包括“雪王愛喝水”和“雪王霸汽”在內的瓶裝飲料項目暫停代理。關于暫停代理的原因及此前運營狀況,對方表示不便提供相關信息。
擁有超過3.6萬家門店“雪王”,卻容不下小小的瓶裝水。叫停瓶裝水業務,蜜雪冰城的考量是什么?
曾大舉布局瓶裝水
發力瓶裝水,曾被視為蜜雪冰城“多元化”布局的一環。
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大眾健康意識提升,傳統奶茶飲品逐漸無法滿足年輕消費人群的需求,面對同質化嚴重的茶飲市場,蜜雪冰城借助瓶裝水尋找新方向。
2022年12月,蜜雪冰城通過官方公眾號官宣,推出旗下瓶裝水品牌“雪王愛喝水”,正式開啟瓶裝業務的布局。
事實上,布局瓶裝水,蜜雪冰城早有打算。
早在2021年9月和2022年7月,蜜雪冰城先后獲得“雪王愛喝水”瓶子和“雪王愛喝水”箱子兩個外觀專利的授權,這也被業界認為是為進軍瓶裝水市場做準備。
在產品規格上,“雪王愛喝水”飲用天然水有550ml和380ml兩種規格,終端零售價分別為2元/瓶和1.5元/瓶。
除了瓶裝水外,2023年5月,蜜雪冰城還曾上線了兩個口味的瓶裝汽水,包括香橙味和陳皮話梅味,480ml的零售價約5元。
蜜雪冰城從茶飲跨界到瓶裝水賽道,里面的考量是什么?
從大環境來看,瓶裝水是飲品行業中最大的一個品類。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瓶裝水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237億元增長至2021年已突破2000億元,2025年有望突破3000億元大關。
一直以來,瓶裝水行業空間大、毛利高,被資本市場戲稱為大自然的“印鈔機”。農夫山泉業績報告顯示,其瓶裝水的毛利率多年來維持在60%左右。而在最新一期的胡潤富豪榜上,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以4500億身家位列榜首。
“吸金”的瓶裝水賽道,自然吸引著各路玩家進入。蜜雪冰城并非第一個跨界到瓶裝飲料賽道的茶飲品牌,兩大高端茶飲品牌代表喜茶和奈雪早就扎堆“瓶裝”戰略。2020年7月,喜茶上線了3款氣泡水,同年10月,奈雪的氣泡水也上市了。
對新式茶飲品牌來說,進軍布局瓶裝飲料市場是拓展業務邊界的重要舉措,也是在行業增速放緩的眼下作出的共同選擇。
就連飲料獨角獸元氣森林,也低調進軍礦泉水賽道,在2022年推出“有礦”天然軟礦泉水。到了2023年,元氣森林又盯上天然水概念,推出天然水飲品“森林的水”。
從蜜雪冰城本身來看,進軍瓶裝水業務更像是一次嘗試,是上市故事中的一個點綴。
進入瓶裝市場,蜜雪冰城希望能夠看到業務增長的更多可能性。在上市的重要攻關期,蜜雪冰城推出了瓶裝水產品,自然可以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想象力。
同時,蜜雪冰城或許也是想借此擴大營收的來源。這一點,在奈雪的財報中有所體現,瓶裝茶已成為奈雪的重要“增長點”。
奈雪2022年的財報顯示,在茶飲、烘焙等主營業務營收下滑的背景下,以瓶裝茶為核心主導的“其他業務”,從2021年上半年的6972萬營收增長至1.92億,同比增長175%。
悄然下線背后,雪王的“緊迫感”
盡管包裝水市場前景看上去很美,對蜜雪冰城而言,這并非是一塊好啃的骨頭。不到兩年,蜜雪冰城就放棄了瓶裝水業務。
蜜雪冰城在小紅書、抖音上的瓶裝業務宣傳賬號“雪王愛喝水”,均在2023年10月停止更新。在電商平臺上,仍有數家第三方店鋪在售賣蜜雪冰城的瓶裝水,不過月銷量均不超過3位數。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蜜雪冰城放棄瓶裝水業務可能是由于該業務盈利空間有限,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難以取得優勢。
一方面,瓶裝水市場已經處于成熟飽和的狀態。全拓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瓶裝水市場占比中農夫山泉位列第一,占比為26.5%,華潤怡寶占比21.3%、康師傅占比10.1%、娃哈哈占比9.9%、百歲山占比7.4%、冰露占比5.3%。
也就是說,瓶裝水行業前六的品牌,搶占了超80%的市場份額。就瓶裝水的行業集中度而言,這是一個對新品牌十分不友好的賽道。
另一方面,蜜雪冰城的瓶裝水業務并不具備太大優勢。
就價格而言,蜜雪冰城飲用天然水終端零售價為1.5-2元,在這個價格帶上,農夫山泉和怡寶占有絕對優勢,蜜雪冰城遭遇的壓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就產品品質而言,蜜雪冰城的礦泉水并非自己聯系供應生產,而是選擇今麥郎作為代工廠。這種方式在產品上市初期具有試錯成本低的好處,但長期來看,供應鏈和品控風險也不容忽視。
在推出瓶裝水后,就有一些消費者產生質疑,蜜雪冰城的招牌檸檬水只要4塊錢,一瓶天然水卻要2元,性價比不高。盡管蜜雪冰城門店超3萬家,但是消費者去門店消費并非沖著瓶裝水去的。
盡管瓶裝業務發展不理想,但對于以現制飲品起家的蜜雪冰城而言,影響不算特別大。在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中,并未透露任何與瓶裝業務相關的信息。
在瓶裝飲料之前,包括海外市場、咖啡等領域,蜜雪冰城宇宙的版圖已經有諸多擴張。如今,蜜雪冰城放棄瓶裝水業務,可以視為公司戰略調整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聚焦核心業務。
此前,蜜雪冰城曾尋求A股上市,在A股上市事項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后,由“A”轉“港”。
數據顯示,蜜雪冰城的全球門店數超過36000家,足跡遍布中國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海外11個國家,是中國現制飲品行業中唯一一個達到3萬家門店規模的企業。
根據最新的招股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分別實現營收103.51億元、135.76億元和153.9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1.18%、31.2%和46.0%;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9.12億元、20.13億元和24.5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02.53%、5.3%及51.1%。
可以看出,蜜雪冰城的營收數據十分亮眼,不過在2022年后,蜜雪冰城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也出現了一定的增長瓶頸,門店數據也陷入了“一邊瘋狂開店,一邊大量關店”的尷尬局面。
2021、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加盟商門店關店數分別為577家、696家和856家。
從蜜雪冰城如此急切上市的表現來看,其對未來保持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的信心并不算足,當市場的紅利、賽道的想象不斷被消耗直至殆盡,追求財務的健康度,聚焦主業,保持核心數據持續增長,或許才能幫助諸如蜜雪冰城的新茶飲品牌,盡快走進資本市場。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