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上一輪投資人賣保險給我

        融中財經融中財經2023-12-11 10:18 大公司
        消費降級的寒冬正在席卷創投圈。

        “雖然現在金融圈的潮流是茅臺加摜蛋,但這也只是出現在找LP募資的場景下。私下里,茅臺可是喝不起嘍。”在北京某VC機構工作十余年的投資人周琦表示。

        今年的創投行業進入凜冬,身處在中心的投資人們苦不堪言。募資、退出難上加難,管理費也減低了,還有眾多VC機構的超額投資收益在直線下滑,總結就是:賺錢難難難!

        此背景下,已經有眾多投資人難堪重負選擇了轉行和開展副業。比如前不久梅花創投的創始人吳世春向媒體透露:之前的一位同行,某美元基金的董事總經理轉行去干起了滑雪教練。再比如小紅書上曾投資過百果園、周黑鴨的頭部VC機構投資人搞起了自媒體,公開售課。

        至于那些沒有轉行跳槽,還堅持在創投行業一線的投資人遭遇大降薪,降幅高達40%。面對如此窘境,為了生存,投資人只能開始腰斬自己的消費水平。

        曾經,釣魚、茅臺、始祖鳥被稱為中年男人的三大寶,但如今再問起投資人,他們只會搖頭告訴你:買不起,買不起,根本買不起。

        01

        消費大降級

        投資人曾經的最愛已經買不起了!

        如今,投資人的消費降級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張錫是華東地區某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他告訴融中記者,每天下班后最大的樂趣就是整上點鹵貨加一杯茅臺,再看看最近的一些優質項目,過的好不快活。發朋友圈都是直言:神仙來了也不換!但是到今年,這樣的日子去而不復返。

        “消費能力正在不斷降級,不僅僅是我,機構的其他投資人們也有類似的情況。”張錫告訴融中記者。“過去,不管是平常募資與LP們組局還是自己和同事們的聚會,茅臺都是標配。到現在呢?除了向LP募資組局需要,平常的行業同事聚會已經不喝茅臺了,原因只有簡單的三個字:喝不起。”作為機構的投資經理尚且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其他的投資人們的情況可想而知。

        別說茅臺這種高級產品了,不少投資人已經從星巴克蛻變到公司免費咖啡,日常通勤從打車變成擠地鐵公交。

        還記得從去年開始,在投資圈中處在十分火爆的始祖鳥嗎?最火的時候,不穿件始祖鳥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合格的投資人了。

        對于中年投資男人而言,始祖鳥當前的存在就像白領女性的lululemon——主打一個收割中產。位于北京SKP的始祖鳥店面,一件沖鋒衣6500元,一件輕薄羽絨服10090元,一件城市休閑羽絨服25000元。而且并不是隨時都有貨,像一些熱門色系的產品,不早點出手很快就會變成缺貨狀態。價格和貨源緊俏程度,都和對門的DIOR、CHANEL等奢侈品對標。

        但到現在呢?在張錫所在的機構中,新買的始祖鳥越來越少了,很多人穿著的都是幾年前行情好的時候買下的舊衣服。縫縫補補又是一年。而新出現的衣服,始祖鳥這個牌子已經很少很少了。更多的是最近雙十一爆火的國貨之光品牌駱駝。一件沖鋒衣的價格最便宜的500多塊,與始祖鳥相比更具性價比!

        投資人們的消費在降級,機構給出的福利待遇也在直線下滑。此前,融中財經采訪的中西部機構投資總監張耿聊到,在過去總監級別一線城市出差報銷標準是1000元/天,二三線城市是800元/天;普通投資經理一線城市800元/天,二三線城市600元/天。而到現在可以說是腰斬了。不僅費用降低,而且‘管理更加精細化’:北上廣深550元/天,二線城市450元/天,三線城市350元/天。而且還出現了一些硬性要求,比如能線上會議溝通就絕不線下,必須線下機票要選擇最便宜的一班……

        “上海差旅費550,暑假去剛好趕上旅游季,險些住在橋底。”“以前出差,不能虧了自己。900一晚的希爾頓隨便住。現在出差的話,300的全季大床房也還不錯……”像這樣的投資人吐槽在小紅書上比比皆是。

        投資人消費大降級,機構的降本增效,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種種的背后都反映著一種現象:現在的創投行業賺錢越來越難了!

        02

        創投行業進入冰點

        “陣陣涼意”直逼投資人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投資人一直是個光鮮亮麗的職位。他們穿著西裝,喝著紅酒,談笑間就有千萬資金的流動。而他們自己也在投資中受益,賺的盆滿缽滿。

        但只有深處行業里的人才知道,現如今的創投行業有多不好混。上文提到的種種消費降級現象,說白了就是收入的降低導致,而導致投資人們收入降低的前提則是整個創投行業的不景氣。

        今年的創投行業遭遇冰點,眾多投資人們紛紛高呼“這是從業以來最難的一年。”

        根據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募資共7341.5億元,下降了23.5%。而在投資方面則更為慘淡,上半年總投資2929.6億元,同比下降了42%。

        此外,2023年存在民間資本活力不足的現象,目前的國有資本在一級市場的滲透率還在持續上升中。根據數據,以政府機構、政府出資平臺、國企、央企、政府引導基金等為代表的國資背景LP(有限合伙人)成為中國募資市場的重要支撐。2023年上半年國有控股和國有參股LP的合計披露出資金額占比達71.2%。

        這也導致了投資人們絞盡腦汁去找政府募資。最直觀的現象就是最開始的靠組局德撲募資變成了更受政府領導們喜愛的摜蛋。

        但是,雖然這部分國有資本是能夠向所有VC機構出資的,可真正拿到這筆資金的機構鳳毛麟角。

        地方引導基金和國有資本的門檻較高,很多非頭部機構的小GP會被直接刷下,根本募不到資。而且很多地方引導基金和國資都有明確的招商需求,最關心的永遠都是給當地引進什么項目,每年能開多少票、貢獻多少稅收,能不能帶動就業甚至搞出產業小集群等問題。此前,有北京地區的投資人向我們反映,在與國資的交流中,人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是否有在我們當地落戶的打算,一旦你表現出猶豫,這次的募資基本就以失敗告終。

        社會LP則更不用說了,經濟下行的條件下,人人自危。GP機構不能為其帶來穩定的投資回報,人家自然不放心投錢。而有的已經投資了的LP還會向VC機構發難,由于投資效果不達預期的問題要砍管理費。無疑是讓VC機構雪上加霜。

        值得一提的是,VC的薪酬基本來源于基金的管理費用,這也是VC的基礎工資,也就是底薪。一般來說,管理費用是基金的一個百分比(普遍在1.5%-2.5%)。比如LP向某VC機構投資1000萬人民幣,那么VC機構大概會收取15萬至25萬的管理費用。如果后續這筆資金獲利,VC機構還將收取一部分的額外收益費。一般來說,VC機構都是先募資,然后賺取管理費,通過管理費給員工發工資這樣一個順序。

        而在當下,VC機構們募資不順利,隨之而言的自然是投資人們的工資“降本增效”了。

        募資方面尚且如此,退出方面也是極為困難。有投資人向融中財經吐槽“還想著喝茅臺,穿始祖鳥?沒有退出carry還怎么整的起這些。”

        根據數據,在2023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1326筆退出案例,同比下降32.6%。其中,被投企業的IPO仍是VC機構們退出的主要方式。

        但根據二級市場的數據。2023年1-8月A股IPO首發上會企業共計247家,其中,225家通過,12家被否,8家暫緩,2家暫緩后撤回。

        如今,全面注冊制制度實施已半年有余,注冊制主板IPO成功上市企業有19家。此外,同一周期內A股IPO撤回企業已達148家。從板塊來看,創業板占比較高,達44%;科創板占比為24%,滬深主板占比合計為17%;北交所占比為12%。

        但最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IPO撤回企業家數(35家)已超過會家數(26家)。

        如今,IPO退出仍然是中國股權投資行業最主要的退出路徑,當二級市場退出放緩,就意味著一級市場的退出也隨之收緊。

        VC機構們困于退出難得漩渦之中,獎金提成這些就不用提了,有可能連團隊跟投的錢都會打水漂。而這一部分錢是投資人們自己得工資。一來二去,沒錢了,投資人的消費水平自然也就降低了。

        03

        天價回報只存在于過去

        “市場變化太快了,機構的投資風格也更加謹慎。到年底一整年了,一個項目都沒投,主要是機構實在沒有余糧啊。”根據一項數據顯示,當前市場上,DPI超過1的基金大多都成立在11、2年前,而大多數基金需要十年時間,DPI才能回本。

        今年以來,創投行業的慘淡和過去的輝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天價回報只存在于過去。如果今年再去看以往的那些投資得天價回報案例,大部分投資人可能只會高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2018 年 7 月,小米在香港上市,募資 60 億美元、市值達到 540 億美元。而彼時,8 年陪跑小米的晨興資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據悉,整體回報超過 40 倍,如果用 A 輪的 500 萬美元計算、則是高達 866 倍的回報。

        還有在2016年香港上市的美圖秀秀,當時募資 6.3 億美元、IPO 當日市值 49 億美元,創造了當年港股科技公司最大 IPO。而在A輪就參與投資的機構創新工場,也一舉得到了超過40倍的回報。

        過去,無論是消費、科技、文娛都有過天價投資回報的誕生。但到現在,這些天價回報似乎只存在于過去,投資人只是聽說過但并沒有碰到過。

        李晨是一個機構消費基金的投資人之一,已經做消費投資好幾年了。今年以來,他遇到職業生涯中最滑稽的一幕。有的同事們已經成為被投消費企業的加盟商,有的跨行業去賣起了保險,還有的在發展自己的愛好,做圍棋、滑雪、籃球等運動教練。

        不僅是李晨身邊的同事轉型,許多投資機構甚至已經在砍掉消費組或者是將消費組投資人轉崗科技組的路上。

        根據市場數據,從2022年開始,消費投融資就出現了大幅的降低。年內投資事件 334 起,同比下降 45%,融資總額更是僅有 313 億元,同比下跌 73%。而到了2023年,人人都說是消費行業復蘇的一年,但根據最新報告,這場復蘇來的要比預想中更慢。在2023年上半年,投資市場上的資金也多集中在半導體、生物制藥、新能源、醫療科技這些領域。偶爾會有一些餐飲的消費品牌冒個頭,但占比只是少數。

        曾經被風投女王徐新下注的茉莉點心局,上周剛傳出撤出北京市場。截至目前,武漢、杭州、北京的店鋪全部撤出,空留湖南大本營的業務。還有新中式點心潮牌虎頭局資金的大斷裂以及跌落神壇的鐘薛高。眾多網紅明星項目紛紛降溫,消費領域的好項目越來越少。

        另一個文娛賽道的處境同樣如此。經歷2014-2016年的資本熱潮之后,這幾年的文娛賽道可以說一直資本遇冷。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文娛行業才發生10余起投融資事件,這還是將傳媒、游戲、元宇宙、社交、體育等各細分領域都涵蓋在內。相對的,去年一年國內文娛領域投融資事件96起,2019年這一數據為2158起,降幅不可謂不明顯。如今更有投資人談文娛就避嫌,出手次數越來越少,不少投資機構甚至已紛紛轉變賽道,行業也算是處于周期調整狀態。

        文娛賽道和消費賽道的處境大相徑庭。有投資機構的創始合伙人分析“要么轉去硬科技賽道,要么就在前綴上加“科技”二字,否則處境將會越來越難。

        今年以來,硬科技成熱門賽道,但對大部分投資人來說,轉變依然是個困難節點。即使是已經在創投圈奮戰多年的老人,硬科技也同樣是個難啃的硬骨頭。鏈條長、資產重、勞動密集、知識密集、資本也密集。光是重新學習背后的投資邏輯沒用,更重要的是資源和人脈。但這些投資人在轉型前的人脈對于硬科技賽道來說用處很小很小。

        今年,不務正業的投資人似乎成了主流。跳槽的人比比皆是,投行變成了“轉行”。但其實說簡單點,就是行業的大變動導致的。當下投資人的消費降級,生活水平直線降低。還要時刻籠罩在“裁員”的危機感之下。如果還是跟原來頂峰時期的行情一樣,投資人又怎會愿意跳槽。

        有些投資人還不愿放棄,他們選擇勒緊褲腰帶硬熬寒冬,等待著春暖花開的再臨。可這種日子的到來還要多久呢?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av综合日韩|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