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前首富又將拿下一個IPO
近期,一家名為“長久股份”的企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牽出一些有意思的人與事。
長久股份原名長久數科,聽起來似乎名不見經傳,但稱得上是垂直賽道上的隱形巨頭, 是中國最大的汽車數字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
公司核心業務是以SaaS平臺為載體,基于“互聯網平臺+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提供“廠、商、銀”融資模式下的一站式智能風控方案,是除了大搜車外,又一家打著賦能、提效汽車流通旗號的汽車產業互聯網公司。
掌舵這家企業的是2016年的吉林首富薄世久夫婦。頗為低調的薄世久于1992年從轎車運輸起家,耕耘行業30載,打造了一家汽車價值鏈服務集團長久集團,于2022年成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而本文的主角長久股份,便是脫胎于長久集團的風險管理業務,并逐漸成長為細分賽道的隱形巨頭的故事。
吉林前首富又將拿下一個IPO
1964年,薄世久出生于吉林長春,28歲開始創業一直到今日。盡管薄世久拿下過吉林首富寶座,旗下企業也已成為一方領頭羊,但網上依然鮮有關于他個人消息。
少數資料顯示,薄世久1992年時為做轎車運輸生意在長春創辦長久物流,并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一處展現薄世久經商頭腦與決斷力的細節是,1996年,為了拿下中國一汽的運輸訂單,薄世久花光所有積蓄一口氣買下了6輛專門運送轎車的卡車。隨后車隊規模越來越龐大,到2003年時,長久物流旗下已經擁有了超過1000輛轎車運輸車,成為一汽最大的運輸合作伙伴。
30年后的今天,薄世久的長久集團營收過百億、擁有170家子公司,還手握國內汽車物流的第一股“長久物流”。
2016年,長久物流憑借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上市,融資6.17億元。也是這一年,薄世久與妻子李桂屏身價暴增,以180億元財富首次上榜《2016年胡潤百富榜》,排名全國第132位,成為吉林首富。
上市后的長久物流還在不斷擴大能力邊界。7年間薄世久通過并購、投資布局了工業級無人駕駛、跨境運輸、區塊鏈、數字化供應鏈平臺等11家汽車物流相關企業,最近的一筆收購是今年5月,擬以1.26億元收購鋰電池研發商迪度新能源,布局鋰電池回收業務。
此外,薄世久還有一塊重要業務為汽車經銷商業務,名為“長久汽車”。長久汽車旗下擁有100家左右4S店,2020年銷售近19萬輛汽車,營業額超過360億元,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位列13。
擁有最大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和龐大車隊后,薄世久做起數字風險管理業務便順理成章。
一般情況下,經銷商向主機廠購車時一般采用三方承兌匯票,銀行為了風控會請第三方機構在回款之前管控商品車。薄世久從2006年開始涉足這類業務,替銀行監管在庫商品車、合格證、車鑰匙,用技術手段在合作4S店的倉庫建電子圍欄、在商品車上裝置智能風控工具。2019年,集團將這塊業務獨立出來并謀求上市。
盡管擅長資本運作,長久股份在上市前并未尋求外部股東,因此薄世久夫婦擁有最大控制權,間接合共持有98.93%的股權。目前李桂屏擔任長久股份的董事長,薄世久則擔任該公司的CEO。
曾“吞下”汽車明星企業“樂車邦”
2021年,擁有強大的資本和整合能力的長久股份兼并了當時有傳統4S店殺手之稱的樂車邦。
樂車邦的創始人林金文是80后,他在歷經長安福特、北京奔馳、一汽奧迪、廣匯汽車的錘煉,30歲時,便出任長久汽車CEO兼長久物流董事。5年任職時間帶動公司業績實現大幅度扭虧為盈,產值從幾十億增長至近300億。隨后,林金文激流勇退,重新創業。
2015年,時值O2O創業大潮。林金文試圖用SaaS與互聯網幫助4S體系解決流量、運營和管理方面痛點的創新企業。樂車邦可以說是一家乘著資本風口而起的公司,受到了資本的青睞。
樂車邦成立之初就收到紅杉中國的種子期2600萬元投資,之后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先后再獲得百度、祥峰資本、博匯源、均勝電子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1.8億元A輪投資,一年時間做到行業細分市場第一。
2017年5月,樂車邦再獲B輪3億融資,投資方為遠翼投資、凱輝基金、均勝電子、祥峰投資中國基金、紅杉中國。存續6年間樂車邦通過4輪融資累計超5億元融資。
最終,林金文從長久集團出來后成立的樂車邦,而后又將創業項目賣給了前東家。兩家公司合并后,樂車邦的創始人林金文曾短期出任長久數科的CEO。
除順手人情外,這起合并的邏輯在于,當時的樂車邦擁有為汽車經銷商提供數字化服務的能力以及近70家委托管理服務的4S店,而長久股份有7萬多家經銷商客戶,專注于汽車金融服務。雙方合并后能使新公司兼具產業、資本、數字化實力。
合并后的長久股份實力劇增,迅速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數字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按2022年收入計,長久數科的市場份額為47.9%,市占率領先第二名22.7個百分點。
緣起緣落,在2022年時,林金文已經加入吉利旗下高端智能純電品牌極氪汽車,出任該品牌的智能科技副總裁。也就在本月,極氪汽車計劃于紐交所上市并向SEC提交了招股書。與林金文頗有淵源的兩家公司前后腳踏上了IPO征程。
年入5億元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長久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1億、4.78億、5.48億和3.09億元人民幣,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14億、0.84億、0.96億和0.35億元人民幣。
公司毛利率也比較可觀。長久股份于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同期毛利率分別約為39.24%、38.16%、41.08%及43.11%。
長久股份有著兩條主要業務線:數字風險管理業務和汽車經銷商運營管理服務。
前者截至2023年6月30日,長久數科向18家商業銀行的約200家分行、27家汽車金融公司、約1萬多家汽車經銷商提供了質押車輛監控服務。
而汽車經銷商運營管理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汽車經銷運營支持、數據系統和管理服務。公司授予汽車經銷商訪問公司的軟件系統“智科星”,讓汽車經銷商能夠對其運營數據,如庫存水平、銷售額及客戶數量等進行分類、處理和可視化。
由于該業務是長久股份2022年4月才開始展開的新業務,因此公司的收入主要產自前者,2022年收入占比超九成。
靠長久集團的客戶起家,長久股份在汽車經銷商運營管理業務上的客戶絕大部分為集團的汽車經銷商。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長久數科共管理74家汽車經銷商,其中73家為長久集團擁有,一家由獨立第三方擁有。
長久股份對主要供應商的依賴度也較高。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向五大供應商作出的采購額分別為人民幣2.5億元、人民幣2.86億元及3億元,分別占公司總銷售成本的97.6%、97.0%及93.6%。
因此長久股份的價值點以及未來風險點也藏匿于此。如何獲得更多集團外業務成為其一大突破。為了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汽車供應鏈服務平臺于2023年4月開始試運。
長久股份所處的汽車產業數字化賽道其實并不好干。這里面的企業大多是深耕行業多年的傳統玩家。樂車邦之所以被長久股份兼并,重要原因就是這個行當光有科技的力量很難玩轉,里面涉及了大量的人、車、物等不可控變量。
無論是長久物流還是長久股份,在穩坐行業一把手后,薄世久仍在持續開拓新業務。這種行業深耕能力常見于老一代企業家中。
很多人問薄世久,企業上市后會不會多元化發展或者其他的方向。薄世久斬釘截鐵地說,自己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想明白了。“這些年來,我就把汽車這個行業做專、做透,中間有很多人跟我談過房地產或者其他行業有很好的盈利機會,但是我對此不熟悉,也就從來沒有動過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