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金主來募人民幣基金了
人人都想從中東資本那里募資,但聰明的中東投資者也開始找來中國抄底的機會。
近日,中東另類資產管理公司Investcorp高管表示,計劃為其首支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籌集20億元至40億元人民幣,用于收購中國企業。
Investcorp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另類資產投資機構,1982年成立于巴林,專注于私募股權、房地產、信貸管理、絕對收益、GP投資、基礎設施和保險資產管理等類別。這家資產管理公司有著濃厚的中東官方色彩。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是其最大的外部股東,持有20%的股份。
Investcorp 聯席首席執行官Hazem Ben-Gacem透露,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向中國監管機構申請許可,以便明年開始從中國的機構籌集資金。“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不僅僅是中國的中東投資者,也能被看作中國本土投資者。”Ben-Gacem透露了戰略和野心。
當然,有野心是好的,最終的募資規模將取決于國內投資者的興趣和市場狀況。
數據提供商Preqin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專注于中國的風投機構籌集的人民幣計價資金總額為 75 億美元,不到去年籌集金額的一半,2023年尚未籌集到專注于中國的收購基金。
從錢的流向看,Investcorp來中國募資的舉動也不難理解。今年,沙特和阿聯酋都開始以人民幣進行石油和液化天然氣交易。Hazem Ben-Gacem表示,隨著中東國家和中國以當地貨幣結算貿易,海灣地區可能成為人民幣計價資本的重要來源。
“海灣合作委員會內有越來越多的人民幣需要回流到中國進行再投資。”
數得上的美元都在加緊募人民幣,抓住這個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關閉的窗口期,但募集的過程大都艱難。這次中東的資管公司要來募資搞并購,結果會有不同嗎?
進軍亞洲
過去六年,Investcorp的資產管理規模已從100億美元增長到超過500億美元。
其主要客戶群位于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六個國家,但也在開拓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客戶群。目前Investcorp在美國、歐洲、中東和亞洲(中國、印度、日本和新加坡)設有14個辦公室,在全球擁有約500名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員工。
私募股權是Investcorp的傳統業務,投資組合近200項,覆蓋北美、西歐和包括土耳其在內的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中型公司,涵蓋房地產、高科技、奢侈品等各領域。Tiffany和Gucci這類國際大牌都在Investcorp過往的收購名單上,最近參與談判的重磅項目是AC米蘭俱樂部收購,不過最終花落別家。
說起來,Investcorp進軍亞洲不過五六年的光景,目前已在中國投資超過5億美元,與光大控股、華潤資本及部分家辦合作過數支基金。
Investcorp在中國的第一個合作伙伴是光大控股,方式是出資做LP。2018年,Investcorp通過投資光大控股支持的新經濟美元基金,開啟了在中國的私募股權業務。基金首期募集4.83 億美元,專注于投資科技領域的成長型公司,已投項目包括:美團點評、商湯科技、愛奇藝、網易云音樂、Wish等。2019年,雙方又啟動了第二支美元基金的籌備工作,不過這事兒后來似乎沒了下文。
這一年,Investcorp轉向了新的合作伙伴。它與華潤集團旗下的投資機構華潤資本,以及馮國經及馮國綸家族的私人投資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了“亞洲食品基金”,這只基金投資過莫小貝、利嘉食品、味馳品食集團等一批亞洲消費企業。
2022年,它再度與馮氏家族駐香港的私人投資公司推出了一只5億美元的基金。
這次重點關注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型企業。此外,Investcorp還出資過一只醫療基金。
“Investcorp已經向和中國、東南亞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基金承諾出資超過10億美元。”三年前,Investcorp主管中國和東南亞私募股權的負責人曾對外表示。
作為GP,Investcorp還投資了領健、康圣環球、陸道培醫療等醫療項目。
簡單概括一下,Investcorp過去在中國市場專注于醫療、消費和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會。根據其負責人在2021年采訪中透露的數據,Investcorp在亞洲的投資占到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的10%。
來中國買買買
Investcorp來中國募資,尋找收購中國企業的機會,現在或許是個好的時機。
從外部大勢來看,中東資本在中國活躍背后是兩國之間日益密切的經貿聯系。
2022年,中國成為阿聯酋最大貿易伙伴。據阿聯酋經濟部統計,去年兩國非石油貿易額超過720億美元,同比增長18%。5月,阿聯酋中央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阿布扎比舉行會議,承諾進一步加強雙邊合作。中國也是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在前不久舉辦的第七屆沙特阿拉伯“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沙特官方專門設置了“中國之夜”專題活動。
正是高層定調,推動了中東投資者順勢而為,在中國積極尋找機會。
二級市場的資產買賣外,風險投資成為他們試水的重要載體。Investcorp董事長穆罕默德·阿拉爾迪今年來訪中國,到訪的機構當中包括保利資本和中投集團。
Investcorp方面當時表示,“與保利資本合作,能夠利用雙方在產業鏈上的優勢撬動國內外多重資源,開展多種維度的合作,為被投項目的市場拓展、經營訂單導入等方面提供賦能渠道”。到訪中投時,雙方也討論了海灣國家投資機會和雙方潛在合作等議題。
Investcorp想在中國搞收購,這事兒也早有端倪。
今年5月,Investcorp完成了在中國的首次收購,收購對象是山東嘉諾電子,交易規模約為1億美元。山東嘉諾電子主要生產用于電動汽車電源管理和電池充電基礎設施等應用的組件。更早之前,Investcorp投資的亞洲食品增長基金聯合華潤,收購了香港高端精品超市City Super Group的65%股權。
Investcorp之外,其他中東買家也在今年活躍了起來。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匯編的數據顯示,今年來自海灣國家的買家宣布了13起對中國標的的收購,而2022年同期只有1起,這一數額甚至比1980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要多。這些重大交易包括沙特阿美以246億元人民幣收購熔盛石化10%的股權,阿布扎比政府旗下投資機構CYVN,對蔚來汽車7.38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等。
一年多以前,“并購女王”劉曉丹就曾斷言,中國的并購基金將迎來爆發,但究竟什么時候是并購基金的“諾曼底時刻”,誰也說不準。當下一級市場退出難,通過IPO退出的不確定性就像一層迷霧籠罩著焦慮的投資者,并購或許會成為企業尋求融資、投資者尋求退出的更現實選擇。
另外,包括我的同事最近寫過兩起消費領域的并購案,包括這次Investcorp來中國募集并購基金,也算是各方勢力摩拳擦掌的信號。
中國市場缺少能完成收購的大錢,也缺少能運籌帷幄的操盤手,操盤過Tiffany和Gucci收購案的Investcorp當然是個富有經驗的玩家,而且在中國市場也算經驗挺豐富了,這樣看來,通過募一筆人民幣再伺機出手,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屬于可攻可守的穩妥選擇。
猜你喜歡
美元基金:一筆回報1000億 人民幣GP說“我也要,我也能”!
和時間做朋友是哲學,和估值做朋友是實際利益,和資本紅利做朋友是順國家發展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