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愛上淘工廠
雙十一前夕,淘天集團旗下淘工廠發布了2023年度“國民寶貝”,作為頭部電商平臺,淘寶銷量100W+的寶貝,也是整個消費的風向標。
事實上,從今年9月開始,淘寶悄悄升級了商品銷量顯示,原先的月銷,更改為商品在最近一年內的銷量,從而涌現出了一批銷量100w+寶貝,而這其中,大多寶貝都來自淘工廠。
這兩年,“工廠”、“平替”席卷消費圈,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不愿再被“刺客”,開始涌向代工廠和原產地。
90后的上班族小劉告訴獵云網,自己以前消費也追求品牌,但是久而久之她發現很多品牌,尤其是新興的品牌自己都沒有工廠,都是代工廠貼牌,“除了沒有品牌,其實品質都是一樣的。”于是小劉開始尋找代工廠平替。
和小劉一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上個月,“年輕人反向消費”沖上熱搜,不少人表示自己不再認為“貴即好”,而是在追求品質的同時更加看重性價比。
淘工廠涌現一批100W+寶貝也是一個縮影和佐證,可以窺見當代年輕人不再愿意為品牌溢價買單,而是更重視自己的內心和實際消費需求,主打“花更少的錢,體驗差不多的生活。”
消費回歸理性,工廠“浮出”水面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和新渠道的誕生,不少新品牌乘風而起,新消費浪潮隨之興起。
但這些新興誕生的網紅品牌為了快速崛起,減少投入成本,大多憑借貼牌代工的方式起家。
依靠大量營銷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但與此同時,品牌溢價也常常成為“消費刺客”。
一支雪糕賣出66元,打上“國朝”、“新中式”標簽的烘焙客單價也動輒60元……但除了包裝更精致,門店更具美學之外,新消費品牌真的撐得起來這個價格嗎?
豆瓣“平價替代小組”的小組簡介就寫到:“在消費主義的橫流中,我們是否太多時候為品牌背后的價值而買單,而物品實際的價值卻被我們忽視?”
去年開始,“雪糕刺客”便開始掀起“消費刺客”風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這份高價背后更多的是營銷,是“故事”和“情緒”。
小劉向獵云網表示,自己研究了不少零食品牌的包裝袋,上面都會注明“受委托單位”與對應地址,而這些正是生產這款產品的代工廠。
和小劉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代工廠”的產品,在小紅書,關于平替的筆記超過200萬+,關于代工廠的筆記超過10萬+。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消費降級下依舊保持精致生活的消費方式,不僅可以獲得高性價比的產品,更是一種不再盲目追求奢侈品、回歸理性的消費態度。
消費開始從“升級”轉向“降級”,消費主義讓位于消費主權,成為整個社會的大趨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M2C模式正切中消費者的心巴。
過去“隱藏”在品牌背后的工廠們逐漸浮出水面。
酸辣粉、螺螄粉等產品的風靡,讓方便食品代工廠阿寬食品名聲大噪;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等大品牌逐鹿無糖飲料領域,則捧紅了赤蘚糖醇供應商三元生物并成功上市;樂錦記、六合信、知味軒等隱匿于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網紅零食品牌背后的代工廠也開始被消費者熟知……
淘寶也早已嗅到M2C的風潮。
2020年3月,阿里巴巴首次發布C2M戰略,正式推出淘工廠,并將幫助產業帶工廠升級為“超級工廠”。
僅用8個月時間,淘工廠年度購買消費者超過了1個億。截至目前,淘工廠已有3億多消費者在這里挖寶。
加碼淘工廠,淘寶深耕產地源頭
到今年,“低價”更是電商平臺新一輪競爭的關鍵詞之一。
在阿里“1+6+N”組織變革之后,馬云明確指出淘天集團三大發展方向,即“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8月10日,淘天集團CEO戴珊也特別強調:“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堅信,用戶和商家的增長是最確定要做的。”
而淘工廠涌現出的一大批銷量100萬+的產品,即是眾多消費者“用錢投票”的選擇,背后也是一大批白牌商家增長新機會。
河南00后小伙李永康的38家一次性內褲工廠,加入淘工廠后,銷量在入駐首月就達到了3萬多單。
李永康坦言:“以前我們很難對接上大主播帶貨,坑位費很高,小主播流量又不太行。”由于頭部主播的選品一般以品牌為主,自運營的白牌商家很難合作上頭部主播。
白牌商家苦流量已久,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接觸更多工廠,打通兩者之間的阻隔,淘寶不斷加碼淘工廠業務,相繼推出“超級單品計劃”、“源頭百廠計劃”、新商扶持計劃等等。
根據淘工廠官方數據,加入“A1000造星計劃”的新商成交金額月環比增長率保持330%以上,入駐新商數量月環比增長率在160%以上。
事實上,作為世界工廠,我國的工廠資源已經形成了200多個特色產業帶,這些產業帶聚集了原材料、上下游配件、工廠等豐富資源,以及大量懂技術、懂工藝的專業人員,擁有巨大產能和價格優勢。
為了盤活供給側的龐大工廠資源,“源頭百廠計劃” 以淘工廠官方直播間為主導,深入源頭場地探廠溯源,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直播形式,將產業帶工廠的源頭好貨帶給消費者。不僅能進一步降低商品交易環節帶來的流通成本和效率損耗,而且,產業帶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帶動了整體流量大盤的增長。
產業帶總監漫隨也提到“4-8月占C店店播GMV趨勢增長非常可觀,5個月的時間滲透率達到了3倍,淘寶直播產業帶計劃成效顯著。”
如此一來,淘工廠也給尋找工廠平替的消費者們一個更直接和便捷的入口,消費者也自發成為淘工廠擁躉,在豆瓣摳組有不少用戶發布淘工廠“閉眼入list”。
淘工廠雙11項目負責人相宜表示,性價比消費市場開始呈現出更多元、更圈層化、更細分的需求特征,淘工廠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性價比消費人群的主陣地之一。
淘工廠成為國民工廠
淘工廠能夠受到如此多消費者的青睞,不僅僅是切中了消費者的心理,更是源于入駐淘工廠的工廠們,通過淘寶的大數據指導生產、研判趨勢,國民需要什么淘工廠就生產什么,因此才能沉淀眾多銷量100W+的寶貝。
事實上,工廠們長期以來以代工為主,雖然有成熟的工藝和生產線,但面對B端和C端仍有著一道溝壑。
在沭陽遮陽網廠的仲小魚仲鵬姐弟入駐淘工廠后兩個月不到,成交便接近4萬單,成為遮陽網這個單品里的“銷冠”。
在談及能成為“銷冠”原因時,仲小魚便提到:“廠小二經常給我們一些建議,加上商家后臺的指引,讓我們每月的計劃性提升了很多,賣什么、定什么價。”
仲鵬也表示“以前我們的生意,跟著趨勢走。現在,淘工廠會提早告訴我們,他們的洞察。”
根據資料顯示,淘工廠會為源頭工廠提供托管服務,涵蓋數字化選品、智能化定價、營銷托管、供應鏈優化、物流和本地化服務等六大解決方案。淘工廠的入口在淘寶APP,工廠通過入駐淘工廠不需要自己開店就能M2C觸達淘寶消費者。
在淘寶上,C端已經沉淀了大量消費數據,消費習慣、喜好都可以成為新的生產標準。M2C模式同樣是C2M模式,即銷售反哺生產。
因此,入駐淘工廠的工廠們可以更快了解C端真實需求,真正生產出國民需要的產品。
在潮汕地區的許多傳統工廠中,淘工廠已經成為他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不少源頭工廠借助淘工廠的大數據指導和托管服務,實現了生產的快速適應和銷售的高效運營,通過降本增效,讓好貨低價成為持續性的可能。
這也是淘工廠能誕生如此多的銷量100W+的“國民寶貝”的底層原因。
工廠們從過去為B端品牌代工升級為為消費者生產,這才是國民真正需要的工廠,也是真正的國民工廠。
物美價廉永遠是消費者的期望,能將好產品低價提供給消費者,也是平臺的實力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