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CEO上任150天,拼多多驚喜來了
從今年4月4日趙佳臻出任聯席CEO,如今已有150天,并給拼多多帶來“驚喜”。
8月29日,拼多多發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營收522.8億元,同比增長66%,環比增長38%。凈利潤為131.08億元,同比增長47%,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為152.69億元,同比增長42%。這也超出了此前彭博預測的營收432.82億元和利潤108.70億元。
趙佳臻帶領拼多多創下了近8個季度以來的增速新高。在此之前,從2021年Q3到2023年Q1之間,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51%、3%、7%、36%、65%、46%、58%。環比增速分別為-7%、27%、-13%、32%、13%、32%、13%、12%、-5%。
(拼多多近幾個季度營收增速;圖片來源:雷遞)
受業績利好影響,拼多多股價也應聲而起,8月29日,拼多多美股盤前大漲超10%,8月30日美股收盤,拼多多報收93.22美元,大漲15.43%,總市值1239億美元。
在將時間線拉長來看,4月4日趙佳臻上任第一天時,拼多多當日收盤價為73美元。150天,趙佳臻率領拼多多股價共上漲20%。
這是趙佳臻履新聯席CEO后的首份財報,這份財報透露出這位新官帶來的新變化。
在財報電話會上,高質量發展成為高頻詞。趙佳臻坦言道,當下更多的精力將放在高質量發展。拼多多通過“多實惠”、“好服務”兩個重點工作的推進,進而完成整體的高質量發展。利用“百億生態”專項資金扶持商家,推進平臺生態建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舉措正帶給我們比預期更快更多的回報?!壁w佳臻表示。
再往前追溯,不難發現高質量發展早已成為今年拼多多的主旋律。
5月份,趙佳臻剛擔任聯席CEO一月之余,拼多多發布Q1財報,首次提出進入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將提升質量作為首要目標。但此時,高質量發展尚未如當下這般重要。7月份,趙佳臻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拼多多明確了高質量發展,作為下一階段最重要的目標和任務。此次財報,拼多多更是展現出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高質量發展是一句口號、一個目標。想要完成還需翻開Q2財報,看趙佳臻是如何通過拼多多日常運營的轉變,進而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的?
拼多多“重構”拼多多
趙佳臻給高質量發展的落實,找到了合適的位置。
主要分為,高質量消費、高質量供給、高質量生態。不難發現,所涉及業務已經涵蓋從后端到前端再到整體氛圍,如此一來,拼多多將自內而外迎來新改變。
從三個具體方向來看,趙佳臻上任后,在幫助快速成長的拼多多,完成由快向穩的過渡。這點和拼多多自身體量有關,此前,黃崢、陳磊時期,拼多多還是一個“電商黑馬”,速度是發展的首要關鍵。而如今,拼多多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向“快速”要一個“穩”字,是趙佳臻的工作重點。
據了解,趙佳臻上任之后,在內部推動的第一個項目是未成年人保護專項行動。此外,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大刀闊斧推出了平臺治理六大舉措,涉及到食品藥品安全、未成年人保護以及商家直播合規等領域。
截至目前,合計清理低俗廣告圖片逾10萬條;處置飾品、家居擺件等品類的違規商品超30萬件;在各大電商平臺中率先實現全網禁售“亞硝酸鹽”,并實施了“非廚刀具”實名售買。
平臺氛圍,雖然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且難以顯化在財務數據上的環節。但卻是平臺可持續發展的助燃器。近半年接連在此環節下功夫,也能側面映射出拼多多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從最值得關注的是高質量消費方面來看,拼多多主打“多實惠”與“好服務”兩項環節。
結合拼多多自身定位不難發現,“多實惠”實際上是夯實拼多多的低價定位,加強用戶低價心智;“好服務”則是彌補拼多多此前在供應鏈、物流側等全流程服務體驗的不足之處。
從行業來看,當下拼多多的低價基本盤正在面臨競爭白熱化階段,京東頻頻加碼低價戰略,通過營銷組合拳,意在掌握低價話語權。此外,京東的售后、物流鏈條更為成熟,且用戶認可度更高。
面對勁敵京東,拼多多此時提出的“多實惠”、“好服務”,或許不僅是對自身業務的精細化運營,也是在當下競爭環境中提出的防御措施。
上半年電商平臺備受矚目的618大促前夕,拼多多提出“天天都是618”的補貼策略,并表示“買貴必賠”。4月,拼多多上線百億補貼“數碼家電消費季”,對手機、電視、空調、冰箱等數碼家電產品發放超額補貼。隨后,拼多多開啟了第五季“多多讀書月”,投入億元級讀書基金進行官方補貼。
真金白銀的補貼,帶來的是銷售額實實在在地增長。618期間,拼多多美妝品牌細分類目銷量最高增幅超過790%;縣域市場手機訂單量同比增長130%;家電品牌的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13%。
將百億補貼常態化,也勢必對當下的成本結構帶來影響。財報顯示,2023年Q2,拼多多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75億元,同比增長55%,主要是由于促銷和廣告活動支出的增加。總運營費用為208億元,同比增長41%。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銷售和營銷費用增加。
在“好服務”側,拼多多面向老年人群體、偏遠地區消費者傾斜資源,并升級售后客戶策略,為消費者提供僅退款的服務。通過百億生態專項,向優質商戶和商品進行資源傾斜,推動平臺內,中小企業和優質商家的質量增長。
圍繞消費者做高質量的發展外,拼多多亦在努力提高供給側的發展效率和發展質量。
供給側的重心在供應鏈維度,今年二季度,拼多多加大扶持中小制造業工廠,截至目前,多多跨境已覆蓋除食品、日化品外的所有品類。助力萬余家工廠觸達20多個國家及地區。拼多多表示,借助多多跨境,不少工廠不僅找回了訂單,還提升了利潤,一些代工型企業通過生產差異化的產品,利潤率甚至能夠達到傳統外貿的5倍。
在多維度的努力下,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在線營銷及其他服務收入為37.328億元,同比增長50%;交易服務收入為143.5億元,同比增長了131%。
高質量發展,農業是重頭戲
除了平臺整體的轉變外,拼多多還有一部分業務值得單獨分析。作為農產品銷售的主要平臺之一,未來農業將成為高質量發展中的重頭戲。
實際上,這一點從趙佳臻的過往履歷中也能看出。在升任聯席CEO之前,趙佳臻的角色是拼多多“農產品上行”鏈路的執行人。將農產品從單一品類,逐步進化成拼多多重點銷售類目。
在趙佳臻的帶領下,拼多多先后推出農云行動、百億補貼消費季等專項活動,幫扶平臺優質的農產品和制造業商家。
拼多多在農業的投入要從短線、長線兩個維度來看。
短線就是當下對于農產品售賣的補貼,2023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百億補貼繼續加大對優質農產品的補貼力度,百補農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0%;在農產品零傭金政策的支持下,入駐百億補貼的涉農商家同比增長60%,覆蓋全國超百個農產區。
在二季度,拼多多通過產業帶直播的方式,增加平臺農產品的曝光度。以“特色直播+百億補貼”的活動,為泉州、成都、廣州等各地特色產品提供大展身手的舞臺。
在二季報發布之際,拼多多百億補貼上線了“品質農貨金秋加補”活動,主要面向產業帶的時令農產品加大補貼投入。
此外,公布二季報當天,拼多多官宣,董事會已聘任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終身教授Ivonne Rietjens擔任獨立董事。瓦赫寧根大學是世界公認的頂尖農業科學研究機構。Rietjens教授自2001年起在該校擔任教授,目前為毒理學系主任。Rietjens教授加入后,拼多多的董事會成員總數增加到7人,4人是獨立董事。
據了解,Rietjens教授已經和拼多多合作八年。拼多多認為,Rietjens教授的加入有望為公司在農業科技和食品安全領域帶來豐富的專業經驗和廣闊的國際視野。
短線的投入映射的是,短期內銷售額的提振。拼多多真正在農業方面的收獲期,還在于長線投入的堅持。
財報電話會上,陳磊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研發投入。
“過去十二個月,我們在研發環節的投入已經超過百億”,陳磊表示。根據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拼多多研發支出為27.34億元,同比去年的26.114億元略微增加。
今年第二季度中,拼多多接連舉辦了,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賽等賽事,并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研究基金,用于支持中國農業大學開展農業科技基礎研究。
從長遠來看,對農產品產地、種植的持續投入,勢必會縮短拼多多農業供應鏈的履約成本,加強拼多多在農業產業的話語權。但這條路,充滿了不確定性,拼多多究竟能憑借大手筆投入農業,得到多少程度的回報,還需等待市場檢驗。
同樣具有不確定性的,還有拼多多的海外戰略。
眼下,拼多多跨境平臺Temu先后上線了智利站點、菲律賓站點。其中菲律賓站點的成立,表明TEMU邁出了進軍東南亞的第一步。截至目前,Temu已經覆蓋全球38個市場,包括亞洲、歐洲、北美、拉美以及大洋洲等諸多國家和地區。
拼多多對于TEMU的投入,絲毫不手軟。和國內同樣的低價戰略,以及大規模的營銷,為TEMU打開了在海外市場的聲量。今年上半年,TEMU亮相“最貴廣告位”美國超級碗,據了解,一分多鐘的廣告總價近1500萬美元。
經過低價+營銷戰略后,TEMU確實取得了一定成績,據Statista發布的數據顯示,Temu的美國用戶數量已超過了1億。高盛分析師Eric Sheridan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Temu全球下載量超1.2億次,躋身全球應用下載榜前十。
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目前暫不關注TEMU的財務指標。此外,劉珺還提到,Temu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文化差異,社會環境差異以及消費者需求差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