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主權基金投了這家陜西公司
最近,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的科威特政府投資局(下稱KIA),悄然間“現(xiàn)身”一家陜西上市公司大股東名單。
根據(jù)國際醫(yī)學最新的2022年報和2023年一季度業(yè)績報告披露,科威特政府投資局(下稱KIA)位列其前10大股東,最新排名第7。
科威特石油資源豐富,2008年剩余探明石油儲量1040億桶, 約占世界剩余探明石油儲量的 8% , 居世界第五位; 剩余探明可采天然氣儲量為63萬億立方英尺, 占世界總儲量的1%。
由于國內資金富余, 科威特發(fā)展了大量的投資公司和投資基金。2009年末, 科威特有國家投資局 ( KIA)、100 家投資公司 ( 其中伊斯蘭投資公司 54 家)、112 家投資基金 ( 伊斯蘭投資基金 54 個) 和交易公司 38 家。
其中,作為全球首家主權財富基金,科威特投資委員會(KIB)1953年于倫敦成立,1982年其轉型為科威特投資局(KIA),在倫敦、上海等地設有分支機構。KIA歷經70年發(fā)展,其資產規(guī)模從2000億美元增長至7084億美元,位居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第四,僅次于挪威政府全球養(yǎng)老基金(GPFG)的1.26萬億美元、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IC)的1.22萬億美元、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的7087億美元。
實際上,隨著中國和中東國家在經貿、投資領域合作的日益擴大,石油資本開始涌入國內市場。
據(jù)統(tǒng)計,過去17年,科威特投資局(KIA)在中國的投資增長了近50倍。截至目前,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共現(xiàn)身9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從目前披露情況來看,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持有A股總數(shù)為 9714 萬股,持倉總市值為 23.21 億元。
最新信息顯示,科威特投資局(KIA)增持深圳機場、安琪酵母的數(shù)量分別達 157 萬股、40 萬股。與此同時,在去年四季度末,科威特政府投資局還新進了瑞豐新材、中青旅、方盛制藥、東方雨虹、京新藥業(yè)、中國重汽、華潤三九等醫(yī)藥、運輸、消費板塊的個股。未來其還可望進一步加倉中國。
01
科威特的“錢袋子”
20世紀30年代,科威特發(fā)現(xiàn)石油。
1934年,英美合資的科威特石油公司取得科威特75年的石油開采權。在其后十余年間,多家海外石油公司加入開發(fā)行列。科威特自1946年開始出口原油,1950年石油產量達1240萬噸,成為中東第二大石油產地。1951年,科威特石油公司與政府簽訂合同,約定上繳每年石油利潤的一半。
至此,“黑色黃金”開始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科威特經濟呈現(xiàn)出史無前例的增長。
不過,雖然錢越賺越多,但受制于國內欠發(fā)達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這些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的外匯儲備如何保值升值,是擺在科威特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于是,1953年,科威特在倫敦設立科威特投資委員會,使用石油收入盈余進行國際投資,世界第一家主權財富基金由此成立。
成立之初,KIB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通過將有限的單一石油收益轉變?yōu)槎嘣Y產投資,以減弱石油價格波動對本國財政及貨幣的潛在影響,提高長期投資收益水平,進而提升國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1961年科威特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后,引入了現(xiàn)代投資范式以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1960年成立的一般儲備基金(General Reserve Fund,GRF)負責管理石油收入、政府資產等,并將其作為政府支出的主要資金來源。1965年,科威特政府正式頒布資產和投資組合的多元化政策,將KIB重組為科威特投資辦公室(KIO),代表政府進行投資。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中,石油價格高漲帶來了外匯收入的大增,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GCC)成員國陸續(xù)設立了主權財富基金。在此大背景下,作為國家代際儲蓄平臺的未來代際基金(Future Generation Fund,F(xiàn)GF)依照科威特1976年第106號行政法令成立。
彼時,GRF將其自身50%的資產轉移給FGF,作為后者的初始資金。自1976-1977財年開始,科威特政府每年將財政收入的10%轉移至FGF,這一比例自2012-2013財年開始上升到25%。
與能夠定期支出的GRF不同,除非經過特別批準,F(xiàn)GF不得隨意轉出資金,其所有的投資收益均用于再投資,體現(xiàn)了FGF純粹的儲蓄性質。除此之外,F(xiàn)GF也被禁止在科威特境內進行投資。
據(jù)彭博數(shù)據(jù),當前FGF一半以上的投資都集中于美國。新冠疫情爆發(fā)導致全球主要股市大跌后,F(xiàn)GF組合增持了多個跌幅嚴重的美股。科威特財政大臣哈麥達2021年稱,“過去5年FGF資產的增值超越了科威特同期的石油總收入(約合2210億美元)”。此外,F(xiàn)GF還投資于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包括港口、機場和電力系統(tǒng)。
危機帶來了變革。
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后,科威特財政部于1982年成立科威特投資局(KIA),作為科威特投資辦公室(KIO)的母機構,同時將GRF、FGF這兩支重要基金及其他政府資產統(tǒng)一交由KIA管理。
這些資產包括科威特公共機構(如科威特阿拉伯經濟發(fā)展基金、科威特石油公司)、科威特存放于多邊金融機構和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中的資產,整體資金規(guī)模約2000億美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科威特投資局(KIA)只是資產管理者,基金所有權屬科威特國家所有。
在管理結構上,KIA設有董事會管理基金事務,其財務報告必須由兩名來自世界著名事務所的獨立審計師作外部審計,其每半年需向獨立審計部門提供一次財務報表,并向科威特內閣的部長理事會和科威特國民大會提交年報, 并依法在不同時期接受議員們就有關基金業(yè)績的質詢。
而且,KIA基金的業(yè)務績效和風險管理由專門部門負責。該部門對各基金進行分析,并與高管人員研究基金投資領域中的績效和風險問題,負責調查數(shù)據(jù)異常現(xiàn)象。
換句話說,只有科威特國王和少數(shù)助手了解KIA基金的真實情況。
正因為如此,KIA這種以石油收入為基礎、面臨復雜地緣政治的主權財富基金,不僅幫助科威特這樣的資源型國家對沖因國際油價波動帶來的經濟沖擊,也直接體現(xiàn)在當其國家遭遇重大危機時,能有大筆可用的紓困資金。
1990年,薩達姆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對科威特發(fā)起了進攻。雖然薩達姆占領了科威特,但這位軍事強人卻無法動用KIA在倫敦的基金。而KIA的資金也成為科威特王室流亡期間的費用來源。而在1991年海灣戰(zhàn)爭之后,科威特能迅速重建家園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KIA所管理的基金。
據(jù)統(tǒng)計,KIA為科威特戰(zhàn)后重建提供了超過800億美元的關鍵資金,這也是科威特唯一一次動用KIA的FGF。
當然,在長達70年的歷史中,KIA在科威特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經濟再平衡的角色。比如,國際油價2014-2015年出現(xiàn)暴跌時,受到嚴重打擊的科威特從其主權財富基金提取了一定額度的儲備以緩解政府財政危機,維持匯率穩(wěn)定。
除了應對經濟危機,主權財富基金往往也會通過維持投資組合的長期政策目標與合理的風險水平,實現(xiàn)平滑國家收入、外匯儲備和跨代財富的功能。
02
偏愛德英資產
目前,KIA主要投資德、英兩國資產。
興業(yè)證券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 年一季度, KIA對德國的投資比較集中,僅投資了三家公司, 集中在汽車、工業(yè)機械行業(yè)。其中,居首的機動車占比40.6%,主要是德國戴姆勒。
1974年11月,KIA從德國匡特(Quandt)家族手中收購了戴姆勒-奔馳14%的股份,從而成為該公司最大單一股東。此外,科威特曾一度持有寶馬汽車公司14%的股份。
2014年,在德國斯圖加特,人們隆重慶祝科威特參股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40周年。時任科威特財政部長兼KIA董事會主席的阿納斯·K·阿爾薩利赫曾表示:“過去40年間,KIA一直是戴姆勒-奔馳的股東,即使在最艱難的日子里,我們也從未失去信心。”
KIA投資戴姆勒奔馳汽車的50年長期堅持換來了豐厚回報,最初以3.29億美元購入的股份,其市值到2022年3月底時已增至近60億美元。
不過,隨著中國汽車企業(yè)的崛起,吉利汽車和北汽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收購了戴姆勒的部分股份。科威特投資局(KIA)目前已經由曾經的第一大股東變成了第三大股東。
除了德國,由于歷史原因,科威特投資局(KIA)長期與英國保持著緊密的關系,參股了一些知名企業(yè)。
最著名的投資案例之一是英國石油公司(BP)。1987年10月,BP股票發(fā)行困難,KIA果斷出手購入10%股份,據(jù)估算成本僅為9億美元。
1988年,KIA一度持有BP公司21.6%股份。英國壟斷和并購委員會表示,KIA持有價值達50.9億美元的BP股權會與英國國家利益產生潛在沖突,因而要求將持股比例降低至9.9%。盡管該強制出售令使KIA承受一些損失,但據(jù)估算其依舊至少獲得3-4倍投資收益。
除了英國石油公司(BP),KIA還投資了英國多家知名企業(yè)。1974年,KIA收購了房地產集團St Martin's Property Group,通過該集團投資、開發(fā)和管理在英國的固定資產,開發(fā)了包括倫敦橋城(London Bridge City)等多個著名項目。
2013年,由FGF全資持有的Wren Hous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成立。2016年,Wren House與阿爾伯塔投資管理公司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養(yǎng)老金計劃組成財團,收購了英國極具吸引力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倫敦城市機場100%的股份,該機場此前由全球基礎設施合伙人(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和橡樹資本控股。
到科威特投資局(KIA)在倫敦慶祝科威特投資辦公室成立60周年的2013年,其在英國的資產高達240億美元,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匯豐銀行和沃達豐的持股。
除了歐洲,北美也是KIA海外投資最多的區(qū)域之一。目前,北美投資額占KIA總投資的38%。歐洲則占其總投資的27%。
不過,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科威特投資局(KIA)逐步將目光轉向一些亞洲新興經濟體, 并一改相對集中的投資戰(zhàn)略開始擴大投資渠道和分散投資風險。
2004年,KIA聘請美世咨詢(Mercer)優(yōu)化資產配置戰(zhàn)略,目標是實現(xiàn)10年內資產管理規(guī)模翻倍。美世提出以下建議,減少公開市場投資(如股票),增加另類資產投資(如私募股權和房地產);分散配置不相關的大類資產,提高投資回報并降低風險和波動性;拓展美、歐、日等發(fā)達經濟體之外的投資區(qū)域,如亞洲和非洲等新興市場。
根據(jù)這些建議,KIA董事會2005年通過了新的戰(zhàn)略資產配置方案,設立了目標收益率和風險預測機制。修訂后的方案增加對新興市場股票、債券以及另類資產(包括私募股權、對沖基金和房地產)的投資,調整了現(xiàn)有資產的配置比例。
之后,科威特又制定了 2009-2014 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 目標是實現(xiàn)經濟多元化, 大力發(fā)展私有部門, 將科威特建成海灣地區(qū)金融商業(yè)中心。與此同時, 金融業(yè)顯著發(fā)展也為促進科威特實現(xiàn)經濟轉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科威特政府再次提出“2035年國家愿景”發(fā)展規(guī)劃,該規(guī)劃致力將科威特打造成金融和貿易中心,以改變長期依賴石油的經濟格局,從而建立起可持續(xù)的多元化經濟。
隨著國家戰(zhàn)略的變化,KIA的投資重點逐漸轉向了油氣、能源、交通物流以及信息和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等產業(yè)。
近十幾年間,KIA的股票投資占比基本在50%上下波動,但其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則持續(xù)下降,主要投資于多個國家的國債和公司債,從2008年的41%降低至2021年的28%;而另類資產占比則不斷增加,從11%增長到23%。
就行業(yè)分布而言,目前KIA超過60%的資產配置于金融服務業(yè),17%在房地產,11%在基礎設施建設,其他則分布于通信、能源、醫(yī)療健康等領域。
在房地產投資上,KIA通過科威特中國投資公司(KCIC,持股15%)對亞洲房地產市場進行廣泛投資,通過類似機構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摩洛哥等地進行房地產投資。KIA曾與卡塔爾投資局(QIA)和高盛共同投資39.5億美元收購紐約通用汽車(GM)大樓。
近年來,科學技術和生命科學獲得各大主權財富基金的重點關注,僅2020-2021年間,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筆數(shù)就分別達190筆和83筆,兩者之和超過了總投資筆數(shù)的50%。KIA也不例外,2021年將9000萬美元投資于可控核聚變技術領域的美國公司TAE,體現(xiàn)出在尖端科技領域的積極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科威特在低碳轉型大背景下積極尋找優(yōu)質的綠色投資機會。2017年12月,KIA聯(lián)合另外五家主權財富基金在巴黎發(fā)起“One Planet主權財富基金倡議”并成立工作組,致力于觀照全球氣候變化風險,投資低碳經濟領域。2022年1月,KIA董事總經理Ghanem Al-Ghunaiman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KIA正在推動其投資組合100%符合ESG理念,尤其關注ESG中的“E”,即環(huán)境因素。
KIA全資子公司Entertech在清潔能源、循環(huán)經濟、垃圾處理等方面全球領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家族企業(yè)研究中心曾與KIA交流,了解到隨著能源結構的調整,綠氫將在未來3-5年內實現(xiàn)里程碑式進展,目前其已在歐洲、拉丁美洲和非洲進行循環(huán)經濟等領域的投資。KIA通過自研技術開發(fā)了充電和凈水系統(tǒng),從而實現(xiàn)可持續(xù)及節(jié)能環(huán)保,并且已經開始布局中國清潔能源領域。
在新興市場投資方面,KIA近年參與了對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跨境B2B交易平臺IndiaMart等的投資,未來還計劃重點投資埃及、摩洛哥等北非大國,行業(yè)包括金融、科技、電信和服務業(yè)等。
03
投資中國17年
1971年3月,中國與科威特兩國宣布正式建交,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不斷發(fā)展。
中國與科威特政府于1985年簽訂了《雙邊投資保護協(xié)定》,1989年簽訂了 《避免雙重征稅協(xié)議》 。科威特在中國既有直接投資, 也有通過香港資金信托對中國的上市股票進行投資。
2006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首次公開募股。當年,科威特投資局(KIA)購入7. 2 億美元工行股份, 成為當年中國工商銀行上市后最大的投資者。
這一年正值海灣股市大跳水。股市的不穩(wěn)定性,使得海灣投資者意識到改變投資策略, 分散投資的重要性。這標志著科威特投資中國的長期戰(zhàn)略開始實施。
2010 年,中國農業(yè)銀行IPO, 科威特投資局(KIA)一再追加投資,將原來的8億美元追加到了19. 5億美元,在各大戰(zhàn)略投資者中升居第二位。
2010年5月, 科威特投資局(KIA)與中國證監(jiān)會簽署備忘錄,這是外國機構投資者在中國獲取投資許可證的關鍵一步, 并使國家投資局進入中國公司的證券交易, 增加其在中國的投資份額。
為加強科威特與中國和東南亞的經濟聯(lián)系, 2004年7月, 由科威特投資局(KIA)運作, 于2005年成立了科威特中國投資公司, 注冊資本8000萬科威特第納爾, 在中國和東南亞投資領域涉及能源、房地產、醫(yī)療護理、基礎設施和金融。
四年后的2009年11 月,科威特中國投資公司在科威特證券市場上市, 屬投資板塊, 簡稱 “中國”。2009 年公司收益為178 億美元, 盈利860萬科第, 凈資產較上年增長13% 。
也是在2009年,前任科威特埃米爾(國家元首)薩巴赫·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訪華期間,科威特投資局(KIA)與中國簽署投資協(xié)議,2011年設立北京代表處,這成為KIA自1953年以來第二家海外投資辦公室。而在之前的2018年,KIA獲批外商獨資企業(yè)(WOFE)許可證并將北京代表處遷址上海。
在過去的17年間,KIA在中國的投資規(guī)模增長了近50倍,大中華區(qū)投資占其全球投資規(guī)模第二位,未來其將進一步增加在中國全資產類別的投資。
正如此次投資國際醫(yī)學,目前KIA在中國的主要投資領域包括二級市場股票(通過QFII)、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知名企業(yè)股權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jù)中國外匯管理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繼2011年底獲得QFII資格后,其2012年獲得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10億美元投資額度。根據(jù)科通社報道,2014年KIA已成為中國人民幣二級市場最大的外國投資者。截至2014年,KIA在大中國區(qū)的投資總額超過80億美元。
《新財富》曾對2015-2021年報告期內KIA持股中國股票進行行業(yè)比較發(fā)現(xiàn),其偏好布局于制造業(yè),包括食品飲料、化工、機械、電子等行業(yè),而并非追投熱門行業(yè)或頭部企業(yè)。制造業(yè)共占KIA總投資的47%,且重點關注機械制造業(yè)(26%);其次為電子設備制造業(yè)(16%)。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KIA投資國際醫(yī)學并非個例。
實際上,隨著中國醫(yī)療、醫(yī)藥行業(yè)更多優(yōu)質企業(yè)的涌現(xiàn),KIA開始從早期偏重于投資中國的中藥領域,逐漸擴展到保健品、藥品零售和醫(yī)療器械等醫(yī)療領域。
此外,KIA在A股還布局了文化體育與娛樂業(yè)、互聯(lián)網軟件應用和食品加工行業(yè)等,占比分別為5.33%、4.67%和4%。截至2022年一季度,KIA在華投資重點仍然是制造業(yè),同時在醫(yī)藥化工領域的投資倉位有所增加。
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2019年KIA以2億美元入股濟青高鐵,參與鐵路建設和運營。這也是中國高鐵引入的首筆外資,成為探索投融資新模式、推動“雙招雙引”的重要舉措。
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1年,KIA持有的中國A股股票市值約7億美元,當年1-9月對A股的投資增長44%。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KIA位列20家A股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倉總市值超過30億元,重倉的前三位上市公司為衛(wèi)星化學、安琪酵母及飛科電器。
總體來說, 中科雙方經濟互補性很強, 且都在進行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隨著中國等新興國家領跑世界經濟復蘇, 中東國家的外交策略出現(xiàn) “向東看”的趨勢。科威特投資局(KIA)正是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而進行戰(zhàn)略性投資, 希望分享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果實。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石油美元, 以及輻射西亞北非的廣闊市場, 也符合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戰(zhàn)略目標。
可以預見, 隨著雙方經貿投資關系進一步深化, 科威特投資局(KIA)投資中國的步伐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