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人生的報表1| 你的家庭財務質量“亞健康”了嗎?
前面一個系列我們分析了養老的基本背景、養老的資金構成,讓大家對養老有了一個宏觀的認知。接下來,我們將在這個系列中聊一聊個人養老的具體微觀層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又應該提前做哪些準備呢?首先,先讓我們從家庭養老來聊一聊。
01
家庭財務“亞健康”了嗎?
說起“亞健康”,小伙伴們會想到醫學中對“亞健康”的定義,即一種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癥狀。但大家是否聽說過家庭財務“亞健康”?家庭財務“亞健康”對我們的養老生活又有什么影響?讓我們先從我國家庭財務健康現狀說起。
國內家庭財務狀況主要特征
1.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獨占半壁江山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自2015年以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結構基本不變,工資性收入占比55%左右。其次是經營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占比各約17%-19%??梢?,我國居民家庭主要依靠工資收入。
2. 人均消費支出:食品煙酒、居住、交通通信穩居前三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變動不大,食品煙酒、居住、交通通信合計約占人均消費總支出的65%。
3.新增金融資產:存款占比領先、新增負債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主
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我國住戶部門[1]2015-2019年新增金融資產中存款、保險類資產、其他資產占比位列前三;住戶部門2015-2019年新增負債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主。
整體而言,我國居民家庭短期消費占比較高;對房產、存款的依賴性較強,考慮到房產變現能力較差,存款易受通脹侵蝕,未來現金流可能存在壓力,抵御風險能力總體偏弱。另一方面,其他金融投資工具運用相對較少,家庭資產配置的廣度和深度偏低,存在“亞健康”現象。
家庭資產合理配置“四筆錢”
要擺脫家庭財務“亞健康”,如同我們如何進行身體調理一樣,既要戒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高負債),也要科學規劃生活作息、定期健身(家庭資產的合理配置)等,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財務健康),“壽比南山”(擁有品質養老生活)。
關于資產配置,曾經有一張流傳較廣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強調合理穩健的家庭資產配置方式,把家庭資產分別裝入四個“錦囊”, 分別是:10%要花的錢、20%保命的錢、30%生錢的錢、40%保本升值的錢。
近年來,越來越多財富管理機構注重引導客戶進行理財規劃和資產配置,提出新的資產配置管理思路,如將個人或家庭資產劃分為“四筆錢”的理念:
注:此圖參考盈米基金投研總監趙玉斌2021年7月6日在中國證券報“中證點金匯” 直播間發表的觀點繪制。
相比于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四筆錢”的劃分更加個性化,強調根據不同個人或家庭的年齡職業、財務狀況、收支水平、消費觀念、風險偏好、收益目標等存在的差異,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布局和不斷調整優化,而不是生搬硬套固定的比例。因此,“四筆錢”的比例可以因人而異、因時而變,重要的是要有這“四筆錢”的理念意識和規劃!
例如,有的年輕家庭短期剛性消費支出的占比較高,務必要注意留足當下日常開支所需的“活錢”。除此之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既要精打細算過日子,也要“抬頭看路”看遠方,統籌規劃其他“三筆錢”,盡力省出“小錢”用于長期投資,早一點起步積累,用時間見證復利的力量,力爭收獲更高收益,未來有望積攢起一筆數目可觀的資金、派上“大用場”,滿足養老、子女教育等長遠需求。
養老賬戶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的作用
1. 養老賬戶是家庭資產配置的“壓艙石”
用個人養老賬戶開展資金儲備,以求實現長期資產增值,是安全穩固的家庭資產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隨著個人養老金支持政策陸續出臺,養老金融產品日漸豐富,養老賬戶參與長期投資配置,未來可進一步穩定養老金來源,提高退休后的抗風險能力。
2. 養老賬戶是提高生活品質的“助推器”
在老齡化、少子化、長壽化的背景下,如果單獨依靠基本養老保險無法滿足品質養老支出需求。前期做好家庭資產規劃,讓家庭財務脫離“亞健康”, 未來提高養老生活水平,實現品質養老才不會遙不可及。
02
健康的家庭財務報表需補齊哪項?
每到上市公司財報發布季,研究員們會更加忙碌,新鮮出爐的財務報表應接不暇,測算梳理關鍵數據,蛛絲馬跡中發現機會風險,挑燈夜戰,不眠不休也是常有的事兒。
如果把自己家看作一家公司,分析清楚自己的“家底”,對當下持續保持健康的財務狀況,未來開展科學合理的財務規劃都很重要。
家庭財務報表
評估家庭的財務狀況,大家可以繪制簡單明晰的家庭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來進行評估審視。
用資產負債表厘清三項:你擁有的東西(你的資產)、你欠的東西(你的負債)、你的凈資產(資產減負債)。
用現金流量表厘清三項:賺了多少(流入)、花了多少(流出)、結余多少(凈現金流)。
舉個簡化的例子:
補齊短板:將凈現金流投入養老金計劃
現金流對資產負債表會產生影響。具體而言,退休前,凈現金流一般為正(有結余),把結余用于投資或者償債,都可以加速財富積累,優化家庭資產負債表質量。退休后,收入減少,凈現金流可能轉負,會侵蝕資產或者增加負債,使家庭資產負債表質量下降,甚至出現衰退。
現實生活中,對大多數中國家庭而言,資產端中“私人養老金”儲備明顯不足,是目前待補齊的一個短板:
2019年10月,央行調查統計司曾在全國30個?。ㄗ灾螀^、直轄市)對3萬余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該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家庭財富以實物資產為主(實物資產占比79.6%,金融資產占比20.4%),而住房是實物資產的重要構成部分,占家庭總資產的比重為59.1%;而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占家庭總負債的75.9%[2]。金融資產占比低,房產占比高,家庭資產-負債結構分化失衡現象比較明顯。
2021年社科院鄭秉文教授根據上述調查數據進行拆分測算顯示,中國家庭資產中私人養老金占比僅0.3%,如果將農村居民家庭也納入統計范圍,這個比例就更低,僅為0.2%[3]。而在美國,私人養老金在家庭財富凈值中占比高達24.8%(見下表)。英國、加拿大等國私人養老金在家庭財富凈值中的占比也高達41.7%和23.9%[4]。
2019年英、加、美和中國(城鎮)家庭財富凈值構成比較
數據來源:鄭秉文,《我國“負債型”養老金體系的主要特征》,《中國保險資產管理》,2021年第2期。
因此,從分散風險、補齊短板的角度出發,目前大多數家庭資產配置有必要進一步改善結構,提升金融資產(包括個人養老金)占比。
穩固的財務規劃報表,需要具備跨生命周期的調節作用,在凈現金流充裕的年齡,在資產端積累養老金儲備,提高長期理財規劃的抗風險能力,就是最關鍵的一環。
我們將繼續圍繞個人養老早投資早規劃、繪制健康穩固的人生報表,開展進一步專門討論。
(數據及圖表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
本篇說文解詞
家庭資產負債表:匯總記錄家庭主要財務信息的表單,反映家庭的資產、負債狀況以及資產配置情況。一般資產負債表有資產、負債、凈資產三大項,家庭養老計劃計入“資產”項。
家庭現金流量表:匯總記錄在一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家庭的現金(包括現金等價物)增減變動(收入、支出)情形的表單?,F金流會對家庭資產負債狀況產生影響,進而會影響養老儲備額度和進度。
聲明:本資料僅用于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力求本材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猜你喜歡
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分類管理促精準供給,三類機構滿足不同需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旨在通過分類管理提升養老服務精準度。民政部發布新規范,力保居家失能老人享受專業養老服務
民政部近日發布了《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基本規范》,這是國家層面首個關于家庭養老床位的行業標準,旨在推動家庭養老床位的規范化、專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