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下調評級至“中性”后,龍湖集團股價跌逾19%
瑞銀發表報告,根據閑置現金來衡量4家內地房企碧桂園、萬科、龍湖和旭輝的現金消耗率,并對需要多少合同銷售量能夠使其現金流達到收支平衡進行評估。瑞銀將龍湖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下調及25.7元。
8月10日消息,港股盤中,內房股全線下跌,碧桂園跌超7%,旭輝控股跌超5%,而龍湖集團一度跌超19%,以20.1港元/股創下了股價新低,較其5月5日的相對高點39.18港元/股,跌去48.69%。截至發稿前,龍湖集團跌幅收窄至18.2%,報20.45港元/股,總市值1242.96億港元。
消息面上,瑞銀發表報告,根據閑置現金來衡量4家內地房企碧桂園、萬科、龍湖和旭輝的現金消耗率,并對需要多少合同銷售量能夠使其現金流達到收支平衡進行評估。瑞銀將龍湖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下調及25.7元。
資料顯示,龍湖集團業務領域涉及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和物業服務三大板塊。
中指研究院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龍湖集團在2022年1至7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上排名第十,銷售額1031.4億元,驚險躋身銷售額累計超千億的十家房企行列。另外,在《財富》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龍湖集團連續兩年入圍,其2022年的排名躍升44名至第412位。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經營性業務成為最大利潤來源,龍湖做對了什么?
經營性業務替代傳統地產開發業務成為公司的第一利潤來源,背后是龍湖集團這家企業在很多年前便開始未雨綢繆,提前布局的長期主義視野。千億市值房企辟謠8月底破產傳聞
8月16日晚間,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龍湖集團”)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近日,有人在社交平臺惡意散布“龍湖將于8月底破產”等謠言,對我司的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