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募集資金5.4億元,雷神科技沖刺北交所
近日,新三板企業雷神科技北交所IPO申請獲受理。本次發行底價為32元/股,在不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本次發行數量不超過1666.67萬股,且發行后公眾股東持股比例不低于公司總股本的25%。
去年4月29日,雷神科技曾啟動上市輔導,但該上市輔導于2021年12月7日終止。緊接著,2021年12月9日,雷神科技再次向青島證監局提交了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輔導機構由此前的海通證券變更為國泰君安。
2022年6月24日,雷神科技完成上市輔導工作。據了解,雷神科技擬募集資金5.4億元,用于品牌升級及總部運營中心建設項目、產品開發設計中心建設及硬件產品開發設計項目等。
海爾孵化,系雷神科技實際控制人
雷神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下投資孵化的明星創客公司,2017年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外設及周邊(顯示器、鍵盤、鼠標、耳機等)。
目前,雷神科技已形成“雷神”和“機械師”兩大計算機硬件品牌以及主要面向商用辦公和國產信創場景的“海爾”計算機硬件品牌體系。
股權結構方面,雷神科技控股股東為蘇州海新。后者為海爾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海爾集團還通過間接控制海立方舟持有公司2.22%的表決權。也就是說,海爾集團合計控制公司38.01%的表決權,為雷神科技實際控制人。
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控股股東蘇州海新、股東廣州合贏的有限合伙人青島日日順匯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東匯智翔順的有限合伙人青島日日順創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執行事務合伙人青島日日順匯智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海爾賽富的有限合伙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及青島海爾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均為實際控制人海爾集團控制或持股的企業,具有關聯關系。
2021年營收達26億,產品依賴外部采購
報告期間,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0.91億元、22.54億元和26.42億元,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12.42%;凈利潤分別為5676.18萬元、5936.09萬元、7604.81萬元。
從雷神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來看,公司主要產品有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外設及周邊等。其中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占比呈現下降態勢,從2019年的78.85%下降至2021年的73.57%,不過占比仍然達70%,營收仍主要依賴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
雖然外設及周邊占比逐年增長,但到2021年度占比也僅10.48%.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是其主營業務,但其生產環節主要通過委托專業外協生產廠商完成。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雷神科技產品生產均采用外協生產模式。直到去年8月,雷神科技才在東莞設立子公司雷德科技,從事部分工藝簡單的臺式機及筆記本電腦產品的組裝生產。
2021年,雷神科技自產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產能5萬臺,產量3.82萬臺,產能利用率76.48%,產銷率84.61%。盡管如此,雷神科技依然存在較強的外部依賴。
報告期內,雷神科技采購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主要原材料采購總額分別為10.27億元、12.52億元和15.11億元。其中主要采購產品為CPU、屏幕、內存、硬盤、顯存和芯片組等,占比共計達到97.6%、95.23%和8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