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旗下小貸滿足跨省經營門檻,金融板塊蓄勢待發,增資到50億
設立一家全國性的商業銀行,注冊資本金也不過是10億元,而設立跨省區的網絡小貸公司,最低資本金要求已經高達50億元。日前,又一家互聯網巨頭旗下的小貸公司完成了這一目標。
自網絡小貸管理新規公開征求意見以來,互聯網巨頭們紛紛為其旗下的網絡小貸進行增資,以滿足監管政策對網絡小貸注冊資本金方面要求。日前查詢天眼查發現,京東旗下網絡小貸公司的注冊資本變更至50億元,達到了網絡小貸跨省區經營的準入門檻。
隨著監管趨嚴,網絡小貸市場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碼小貸公司,但小貸牌照的機構,真的還會“火”下去嗎?
京東小貸增資至50億元
早在數月前,有市場傳言京東即將對旗下一家小貸公司完成增資,而京東旗下共有四家小貸公司,分別是重慶京東同盈小貸、重慶京東盛際小貸、北京京匯小貸、上海京匯小貸。其中凈利潤最高者為盛際小貸,對應產品主要是開展助貸業務的京東金條。
天眼查顯示,12月4日,京東科技旗下的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盛際小貸)將注冊資本由30億元增加至50億元。增資后,京東科技全資子公司北京正東金控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正東金控)對盛際小貸持股比例由此前的80%增加到88%。
這已是盛際小貸年內第二次增資。今年以來,盛際小貸已經先后完成了更名和兩輪增資。此前2月份,盛際小貸剛剛由重慶兩江新區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名為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8月中旬,盛際小貸注冊資本從16億元增至30億元,加上此次增資至50億元,兩輪皆為其大股東正東金控追加資本。
此次增次意味著,盛際小貸達到了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貸的注冊資本門檻。銀保監會、央行去年聯合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皆要求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也就是說,網絡小貸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展業,實繳注冊資本起碼要達到50億元的門檻。若要獲取持牌展業資質,增資以達到合規要求是必然的選擇??梢姡〇|此次為其旗下網絡小貸增資正是為滿足該《辦法》對于跨省區經營的資本金要求,同時也是為后續擴大業務規模打下基礎。
互聯網巨頭的網絡小貸熱情不減
年初以來,各大互聯網巨頭在金融板塊上動作頻頻,京東選擇將旗下網絡小貸進行增資僅僅是今年以來眾多巨頭開展增資舉措的一個縮影。即便網絡小貸牌照和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政策收緊,網絡小貸牌照的價值隨之下滑,但互聯網巨頭對其熱情依舊不減,陸續對旗下小貸公司大手筆增資。
前不久的8月份,美團旗下的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30.58億元增至50億元;6月份,字節跳動旗下的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由30億元變更為50億元;4月份,騰訊旗下的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從25億元變更至50億元。
而在此之前,已有螞蟻、百度、蘇寧等多家巨頭旗下的網絡小貸注冊資本超過50億元,其中螞蟻旗下的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已達120億元。據天眼查顯示,目前共有9家網絡小貸公司注冊資本超50億元。
頭部互聯網公司在網路小貸上的布局不謀而合。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從業務看,線上貸款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已成為巨頭金融版圖中的支柱業務;從合規看,增資既能夠夯實資本實力,也能夠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從牌照看,與網絡小貸相近的消費金融牌照今年批設放緩,要想通過互聯網渠道開展全國范圍內的貸款業務,選擇給網絡小貸主體增資是擺在巨頭面前的現實路徑。
貸款類業務仍是巨頭金融業務中的重點布局,網絡小貸具有全國范圍展業的資質,也與巨頭的互聯網屬性高度匹配,而相較消費金融和銀行牌照,更易獲取的小貸公司牌照自然成了巨頭們的不會輕易放棄的一張牌。
作為互聯網流量最容易變現的產品之一,貸款業務對巨頭們的誘惑不言而喻,有跨省經營資質的網絡小貸牌照,巨頭們必占一席之地。同時,融資方面,網絡小貸牌照可以發行ABS、債券,還可以向銀行借款或是與銀行做聯合貸等,也是互聯網巨頭一個不錯的融資渠道。
監管趨嚴,網絡小貸整治進行時
近年來,監管針對網絡小貸市場的專項整治一直在進行。為防范小貸公司跨區經營帶來的底層風險,改善此前存在的投機炒作、監管套利及“監管洼地”等情況,去年11月份,銀保監會、央行聯合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升了網絡小貸的整體門檻。
該《辦法》不僅在網絡小貸的股東、注冊資本金、經營范圍、平臺資質等各個方面設置了較高的準入門檻,更是對其經營過程中的風控體系、單戶上限、融資杠桿、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范且劃定了若干紅線,對網絡小貸產生了強大的約束力。
"新規"出臺之后,小貸行業便進入了持續洗牌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小貸公司的行業集中度呈增加趨勢,隨著監管趨嚴,實力不足的網絡小貸公司將逐漸退出網絡小貸市場。
隨著監管趨嚴,網絡小貸市場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不符合標準且資金實力不強的公司將加速離場。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共有6686家小額貸款公司,相比上年末的7118家,已有432家小額貸款公司被清出市場。而在全國249張網絡小貸牌照中,加上剛剛增資的盛際小貸,當前僅有9家小貸公司注冊資本達到50億元的門檻。
在跨地域經營監管日益規范的背景下,網絡小貸牌照似乎成為資金實力強大的互聯網巨頭們的專屬游戲。據市場傳言,公開征求意見一年后,《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有望于年內推出。
猜你喜歡
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