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術機器人創新平臺鑫君特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軟銀愿景2期、創新工場共同領投
近日,國內骨科手術機器人創新平臺鑫君特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愿景2期、華泰紫金和創新工場共同領投,農銀國際與老股東晨興創投跟投。
鑫君特董事長姜黎威表示,智能化、數字化和微創化已經成為未來手術發展的趨勢,鑫君特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公司擁有獨立的研發團隊,自主研發了多項手術機器人專有技術,充分解決臨床痛點,切實提升手術效率。鑫君特將持續專注創新和打造優秀團隊,以推出更多的優秀產品服務于廣大醫生與患者。
軟銀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陳恂博士表示,我們堅信以機器人為代表的先進技術有望給醫療行業帶來巨大的革新。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鑫君特的端到端精準脊柱手術平臺和機器人可以幫助醫生進行更精準、更高效的微創手術。我們很期待與姜黎威先生帶領的鑫君特團隊合作,支持他們用創新的機器人技術給廣大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體驗和效果。本次對鑫君特的投資也是我們持續支持中國科技領域發展的最新例證。
華泰紫金董事總經理、大健康投資負責人張泉源表示,隨著近年來中國機器人手術的普及,外科手術進一步實現智能化和微創化。鑫君特的脊柱機器人不但具備導航功能,同時可以按照醫生的指令執行手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由醫生操控機器人來完成手術。鑫君特作為一家以技術為驅動的機器人平臺型公司,研發產品覆蓋脊柱截骨、骨科創傷、關節置換等方面。以臨床需求為出發點,產品設計具有較強的技術前瞻性。董事長姜黎威深耕骨科行業,具備豐富的產業管理經驗和行業整合能力。我們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期待公司未來通過自身的高速發展和產業的深度整合,逐步成長為世界級的外科手術機器人龍頭,造福全球患者。
創新工場合伙人武凱表示,骨科手術機器人經過前幾年的市場培育,在今年迎來了政策紅利的爆發,北京在今年10月正式將其納入醫保,全國各省份陸續列入收費目錄。整個骨科機器人的手術量有望在2026年突破50萬臺,累計裝機量有望達2000臺。姜黎威董事長帶領的鑫君特核心高管團隊,行業經驗豐富,具備很強的產品創新研發能力和國際化視野,在較短的時間取得了中國第二張骨科手術機器人三類證,未來不僅會在骨科手術機器人賽道實現產品全面覆蓋,也具備口腔,神外等領域的拓展能力。我們堅信鑫君特自身實力加上創新工場在人工智能,自動化等領域的強大賦能,會有機會成為中國甚至世界的手術機器人領軍企業。
深圳市鑫君特智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最智能化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研發創新型平臺,實現“機器人+AI”有機結合。
鑫君特由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創新能力的國際化團隊組成,在骨科手術機器人、醫學影像、醫學人工智能領域具有雄厚的技術基礎和深厚的行業經驗。董事長姜黎威曾任上海瑞金醫院醫生,離開醫院體系以后,先后擔任國際骨科巨頭ZIMMER以及Smith&Nephew高管職務、國產骨科龍頭創生控股總經理、BIOMET中國區總經理、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普華和順的CEO兼執行董事,具有極為深厚的行業經驗;核心研發團隊擁有跨學科,醫工結合背景,同時由國內頭部骨科專家助力,為產品的創新、完善以及后續商業化落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鑫君特深度布局骨科機器人完整解決方案,核心產品ORTHBOT是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具備主動置針功能的全智能脊柱手術機器人,已于今年年初獲得NMPA注冊證。相比于單純導航定位的機器人,ORTHBOT實現了導航定位+手術執行的功能,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骨科手術機器人;此外,截骨模塊(全球首創)和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也在同步加速研發中。公司全球布局核心專利,為項目全球化確立了護城河,目前申請專利55件,其中已經獲得授權專利有22件(含1件美國發明授權專利),PCT國際申請15件。
近年來,骨科手術機器人已經成為了全球骨科發展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海外巨頭包括美敦力、強生、史賽克、Zimmer Biomet等等都在斥巨資收購骨科機器人公司。在中國,骨科手術量迅猛增長,預計到2021年,我國每年關節置換手術量接近100萬臺,脊柱手術量接近80萬臺,且將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速。隨著國內帶量采購風起云涌,骨科行業洗牌加速,集采免疫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超百億規模的骨科機器人市場已經成為了下一個藍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