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發展進入“武正”元年:臨危受命的二代和功成身退的老臣
7月5日,年僅26歲的楊武正被正式任命為藍光發展(600466.SH)總裁,從這一天開始,他同時擔任藍光發展董事長和總裁雙重職務。
在同一天,藍光發展總裁遲峰和首席財務官歐俊明辭職,“95后”楊武正可謂“臨危受命”。同時,藍光發展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楊偉良接任首席財務官一職。
與此同時,藍光發展監事會主席王小英請辭,公司助理總裁康龍接任。
藍光發展上演了管理層的新老交替。
藍光發展上海運營總部。圖片來源:藍光BRC公眾號
經過管理層的“換血”,目前留給楊武正的是一個全新的班底,同時他還面臨藍光發展經營的挑戰——近期,藍光發展因債務問題遭到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等多家評級機構的降級,并且目前也是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關鍵時期。
藍光發展相關人士對我們表示,藍光面臨市場環境與自身管理的雙重戰,未來需要強化自我的產品認可,降低杠桿;同時,大力推進組織變革和文化重塑,實行扁平組織、業務導向,在激勵上也會更加合理化。
楊武正的接班之旅
從進入藍光發展的核心管理層,到如今重權在握,楊武正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2020年之前,楊武正曾擔任藍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助理、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投資發展中心副總經理。
彼時,在楊鏗身上還完全看不到培養“二代”接班的意愿,直至張巧龍辭去藍光發展副董事長、董事職務,事情開始出現轉機。
2020年4月,楊武正獲公司董事提名并順利當選,填補張巧龍離開的空缺,之后又先后擔任藍光發展董事長助理、投資發展中心副總經理等職務。
2020年12月,藍光發展“老將”余馳離職,楊武正接任藍光發展常務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分管投資體系、經營體系。
今年年初,針對藍光發展被收購傳聞,楊武正開始代表公司對外發聲,并對外傳遞“不考慮出讓控股權,不會甩賣公司”的聲音。
5月20日,藍光發展董事會推選楊鏗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推選楊武正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副董事長。楊武正距離“接班”又進了一步。
來源:藍光發展官網
之后,楊鏗開始為“讓權”做準備,“清零”了所持藍光發展的股份。
6月1日,楊鏗轉讓手中最后的1.69億股公司股份給藍光集團。轉讓后,藍光集團持股比例上升至58.31%,而楊鏗不再直接持有藍光發展股份。
3天后,藍光發展發布公告稱,楊鏗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會改選楊武正為董事長。
在接過“帥印”僅僅一個月后,“因公司經營發展需要”,楊武正又兼任總裁一職。
環視地產圈內的“二代”,唯有新城控股的王曉松“臨危受命”,身兼董事長和總裁職務。不過今年年初,王曉松已經將總裁之位讓與梁志誠。
其他“二代”中,祥生地產陳弘倪、世茂房地產許世壇、寶龍地產許華芳、福晟集團潘浩然等人,大多都是由父輩“扶上馬送一程”,僅擔任總裁職務,身邊尚有“老臣”輔政。
身兼兩職,再加上藍光發展目前面臨的局面,楊武正的擔子不輕。
藍光集團認為,從楊武正的履歷、優勢與經驗儲備,以及在關鍵情況下過往所做出的業績來看,相信其有能力帶領公司走出困難并穩步發展。
“功成身退”的老臣
楊武正的“接班史”不難發現,也是老臣出走史。
首先是藍光發展“股肱之臣”張巧龍的離開。張巧龍2006年加入藍光,2017年獲任總裁,2018年再被委任為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是藍光實現千億規模擴張的有功之臣。
2019年底,張巧龍辭去公司總裁職務,之后仍將持續擔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職務,將工作重心集中于董事會層面的工作。
2020年4月,張巧龍再次申請辭去藍光副董事長、董事職務,當時公告宣稱張巧龍因整體工作安排原因辭去上述職務后,擬在公司控股股東單位任職。
然而,一個月后,張巧龍沒有履新藍光控股,而是選擇了離開藍光。
也正是源于這個契機,楊武正獲公司董事提名并順利當選,填補董事空缺。
來源:藍光發展官網
2020年12月18日,藍光發展內部發布人事調整的公告,藍光發展余馳不再擔任常務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等職位,改由楊武正接任。余馳于2008年加盟藍光,歷任藍光地產成都公司總經理、成都區域董事總經理、投資副總裁、常務副總裁;2018年,獲任藍光發展首席運營官,后又升任藍光地產總裁;2020年3月,職務變更為藍光發展常務副總裁,后在6月獲任藍光嘉寶服務非執行董事。
在2021年1月29日,余馳又辭任藍光嘉寶服務非執行董事。幾天后的2月3日,余馳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向藍光發展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職務,正式離開藍光發展。
在2019年張巧龍辭職后,曾任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的遲峰接任藍光發展首席執行官。在過去一年內,他一直在負責藍光發展拿地、融資、產品、管理等工作。
遲峰曾公開指出,在楊鏗董事長身上能充分感受到一位企業家強烈的創業精神、創新意識。楊董事長很大氣、很爽快,心胸也比較寬,說話直截了當,也不藏著掖著,有啥說啥。
雙方配合到2021年7月5日,遲峰辭去藍光發展總裁一職,由楊武正接任。
隨著張巧龍、余馳、遲峰等職業經理人的離開,楊武正也完成了自己的“接班”之旅。
楊武正的擔子不輕
在藍光發展管理層權利更迭之時,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標普,國內評級機構大公國際、中誠信國際等紛紛下調了藍光發展信用評級。
7月6日,東方金誠信用評級委員會決定將藍光發展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
東方金誠稱,截至3月末,藍光發展的全部有息債務達789.89億元,其中短期有息債務338.15億元。截至7月5日,藍光發展將在年內到期或回售的國內信用債合計44.61億元,其中7月到期或回售的信用債合計27億元。
另一方面,藍光發展的控股股東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還被司法凍結。截至7月1日,藍光集團持有的公司股份中,累計被凍結股份3.9億股,占其所持有股份的22.44%,占公司總股本的12.86%。
來源:藍光發展官網
7月1日,楊鏗曾在與四川證監局官員和藍光債券承銷商代表的會議上承認了公司面臨的流動性壓力。楊鏗告訴監管機構和銀行,母公司沒有足夠的流動性來履行本月到期的債務,并且無法及時從子公司調用資金。
對此,藍光發展的相關負責人曾對我們表示,公司的債務風險是可控的。目前,已經平穩完成了今年的“第一波償債高峰”。從藍光發展2021年境內債、境外債的到期結構來看,今年藍光發展的第二波償債高峰將在Q3,第三季度以后就沒有短期需償的境外債了。
因藍光發展的流動性緊張,有市場傳言稱,華夏銀行信托板塊及萬科將入股藍光發展。對此,藍光發展方面表示,經核實該消息并不屬實。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在合適的時機,藍光集團也將在股權層面,引入財務戰略投資者。目前,“引戰”正在積極推動過程中。之后,公司將進一步聚焦主業,不會擴大以往多元化發展趨勢。
猜你喜歡
預虧220億的藍光發展漲停,有退市與無實控人風險,地產股要起飛?
2月28日,作為2月收官之戰,包括新華聯、萬通發展、華發股份等在內的不少A股地產股,都在盤尾迎來一波拉升。藍光發展:前三季度營收腰斬,凈利降3.5倍,逾期債務已達215億
近日, 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光發展)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逾200多億債務壓頂,四川地產龍頭藍光發展股價年內跌6成,回到10年前
四川地產龍頭藍光發展持續走跌,盤中跌近3%報1.95元/股,總市值59億元。成交額74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