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金”被列入評級觀察名單,實控人遇難后走向何方?
3月29日,大洋彼岸傳來噩耗,億萬富翁彼得·凱爾納遭遇空難身亡。而他在中國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頭部消金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捷信消金”)的實控人。
繼去年凈利下滑88%、總資產大幅縮水、裁員風波、實控人遇難等引起外界注意后,捷信消金5月8日遭聯合資信列入評級觀察名單,再次被置于聚光燈下。
01
“消金巨頭”被列入評級觀察名單
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11月10日,總部位于天津,是國際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捷信集團旗下公司,也是中國首批四家消費金融試點公司之一,母公司為捷信集團。
公司實控人彼得·凱爾納生于1964年,1986年從捷克布拉格經濟學院產業經濟系畢業。
上世紀90年代東歐劇變之際,政府出臺新法令,他敏銳地嗅到了商機,組建捷克“第一私有化管理基金”,管理資產規模一年內從10萬克朗飆至50億克朗。
2004年4月,捷克總統克勞斯訪華,當時彼得·凱爾納已經成為該國首富,旗下PPF集團也派遣成員隨團來訪。正是在這一年,彼得·凱爾納通過不斷考察市場,將消費貸逐漸帶到中國。
在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捷信消金成績不菲,但也飽受爭議。截至目前,新浪黑貓投訴顯示,其被投訴量高達4.97萬條,問題主要集中在高利息、暴力催收等。
資料顯示,捷信消金的業務模式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主要通過連鎖商店等零售商在銷售點為消費者提供貸款,用于購買商品。
近兩年以來,捷信消金的業績指標縮水,與其線上化轉型過程中流失部分線下業務,同時疫情的到來進一步重創其線下業務和資產質量密不可分。
“捷信消金現階段業務開展仍以線下為主,線上渠道的開發與運用有待進一步加強。”2020年7月,聯合資信出具的一份評級報告中寫道,新冠疫情對其貸款投放帶來較明顯的負面影響。
據悉,加大線上化轉型力度以來,捷信消金的短期限商品貸款規模下降導致業務新增不足,以及以中低收入或信用空白群體為主的客群資產質量下行,對其當期盈利能力構成一定壓力。
目前,聯合資信對捷信消金的主體長期信用評級為AA+,“19捷信消費金融債01”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該債券余額20億元,票面利率7%,將于今年5月16日到期。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02
累計發行446億ABS“補血”
2010年,捷信消金獲得消費金融牌照并正式開業,開啟了消金行業持牌經營時代。從擔保模式轉變到消費信貸模式,被視為我國消費信貸市場步入正軌的一個里程碑。
到了2017年,捷信消金的線下渠道規模達到巔峰。當時,捷信消金在全國有超過7萬名員工,設置近24萬個POS點,營收、凈利和放款規模穩坐行業頭把交椅,也為其在市場大手筆融資進行了良好的鋪墊。
前不久,捷信消金發行“捷贏2021年第二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總發行規模為18億元。底層資產類型為商品分期貸款,采用循環結構設計。
中債登數據顯示,上述資產證券化產品(下稱“ABS”)的優先A檔規模為13.28億元,票面利率為6%;優先B檔規模為1.15億元,票面利率為6.5%;次級檔3.57億元由捷信消金自持。
金融科技資深評論員蘇筱芮表示,消金ABS的資產有分級制度,優先級及次級(或劣后級),一般來說,優先級風險較小收益較低,次級收益較高但承受的風險更大。
至此,捷信消金已在中國成功發行19期、共計約466億元的ABS,發行規模在持牌消金公司中位居前列。
此前的2019年,捷信消金發行4期ABS,規模達到114.5億元,占消金公司總額的61.75%;2018年,整個消金行業只有捷信消金和興業消金2家發行了消金ABS,總規模為140.55億元。
企業預警通顯示,捷信消金存續22只債券,總規模90.22億元。其中,59.77億元債券將于1年內到期,29.12億元債券將于1-3年內到期,2.33億元債券將于3-5年內到期。
圖片來源:東財Choice
由此可見,捷信消金短期集中兌付壓力較大。
與此同時,轉型之困、線下渠道流失、高層人事變動、實控人墜機等,也給這家消金巨頭的未來增加一絲不確定性。
03
增長“失速”,去年凈利跌88%
2020年,捷信消金開始“掉隊”。
此前,捷信消金一直是國內消金公司中的資產規模“一哥”。但截至去年6月末,捷信消金總資產規模減少至977.82億元,較2019年末下滑16.02%。
當指針撥到2020年末,捷信消金的資產規模再度縮水,總資產652.07億元,總負債537.61億元,所有者權益114.46億元。僅僅半年的時間,325.75億元資產從報表上“蒸發”。
除了總資產大幅減少,2020年捷信消金的業績也不容樂觀。
2020年,捷信消金實現凈利潤1.36億元,同比下跌88%,在業內排名從2019年的第二跌至第六;而2017-2019年,捷信消金的凈利潤分別為10.22億元、13.96億元和11.4億元。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在已披露2020年凈利潤的14家持牌消金公司中,捷信消金排名第六,位列招聯消金、興業消金、馬上消金、中銀消金、中郵消金之后。
對于捷信消金2020年經營業績,聯合資信表示,這暴露出其業務處在轉型期,業務規模收縮趨勢較明顯、高管穩定性呈現一定波動、資產質量下行壓力較大、盈利水平承壓、未來經營發展趨勢尚不明朗。
此外,捷信消金近期多名高管變動。
據了解,公司原首席風險官Li Hong于2020年6月離任;原總經理Roman Wojdyla于2020年10月1日離任,隨后赴捷信俄羅斯任職CFO;Ondrej Fiydrych自2021年2月8日起不再擔任董事長職務,現任捷信消金總經理;原首席財務官王濤于今年2月28日離任。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捷信消金母公司捷信集團信貸業務規模明顯收縮,2020年營業收入31.99億歐元,同比下降24.71%;凈虧損5.84億歐元。
聯合資信認為,以上因素或會對公司業務發展、風險管理、盈利能力、流動性與融資環境等產生影響。同時,捷信集團大幅虧損及實控人離世或將一定程度上影響母公司對捷信消金的支持力度。
前不久,捷信消金實控人不幸墜機。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克尼克冰川地區一架觀光直升機墜毀,機上5人死亡、1人重傷,死者中包括56歲的彼德·凱爾納。
在列入評級觀察名單的同時,聯合資信亦指出,捷信消金擁有較強的資本實力和較為成熟的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體系;在消費金融行業涉足多年,業務覆蓋范圍較廣,擁有較好的客戶基礎。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