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物管“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致力打造“數字新物管”服務理念
近日獲悉,愛物管宣布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藍馳創投獨家投資,資金將用于企業規模化發展及核心科技的優化迭代。
愛物管成立于2017年,以科技驅動為核心,為非住地產用戶提供高質量、低成本、數據可視化的新一代“數字+物管”一體化管理服務。
在萬億級規模的物業管理市場,企業面臨人力成本加劇、服務管理半徑限制、人效增長緩慢等問題,規模化經營能力不強。數據顯示,目前十強物企平均人效僅為15萬元/年/人,與同樣屬于勞力密集型的外賣互聯網平臺公司對比,人效差距數十倍。
愛物管創始人兼CEO滕一帆認為,物管行業在規模化發展上主要的瓶頸是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標準落地的能力。首要表現在服務標準仍停留在紙面,缺少對落地過程的監控手段,致使標準流于表面化,難落地難優化;二是服務落地管理和執行效率低。在傳統“人盯人”管理模式中,缺乏對員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具體量化工具,管理半徑非常短,大量服務成本支付不透明,浪費在各層級管理過程中的成本占實際服務成本的30%以上。
傳統的管理模式在缺乏標準以及管理半徑上的短板,必然會隨著行業集中化的趨勢成為痛點,解決服務標準化以及延伸管理半徑會是整個行業的剛性需求。
針對以上痛點,愛物管通過數字化手段,促進標準的落地、效率的提升以及管理半徑的極大延長。目前的數字化系統主要為兩大部分。
一是建立可視化多維度的敏捷質控體系。
以愛物管運營的一座60000㎡的甲級寫字樓為例,從數字化的角度去看,保潔服務就是每天交付服務21300次以上,需要由29人/崗保潔人員在412個保潔點位,按不同的交付頻率實現近乎100%的交付,業主可通過快速的數據反饋閉環,可根據不同的區域屬性、人員效率、服務質量,按月修正服務標準,真正實現成本與質量的動態調整,精細化運營。
二是通過AI自動計薪,降本增效。
愛物管通過對項目現場的AIOT改造和大數據量化管理,實現了對員工有效工時、出勤率、服務完成率等數據的可視化建模與統計,自動進行崗位時薪結算,有效節省了70%以上的管理成本,提高了10-15%的人員成本利用率。這從本質上將傳統的人頭月薪的用工模式轉變未時薪制按勞計薪,驅動人力成本節約與提效,管理扁平化,延長管理半徑,升級物管行業效率。
以上述甲級寫字樓為例, 保潔人員的有效工時從2.87小時/天提高到5.5-6小時/天,服務完成率從40%提高到95%,整體效率提升130%以上。
2020年,愛物管全年銷售額過億,同比增長25倍,并向多業態覆蓋,目前服務業態包括寫字樓、商業、綜合體、學校、酒店等,客戶包括保利集團、奧園集團、尚東集團、雅生活集團、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等。
目前,愛物管具備承接物管項目全管服務的能力,全管業務占總業務量的95%。以數字化系統為核心管理決策中心的輕資產服務模式實現人效提高,管理半徑延長,平均人效超過70萬元,是傳統物管企業的近5倍。
技術壁壘加持下,已跑通多業態,具備全管服務能力的愛物管將繼續深挖掘單一客戶價值,聚焦物管領域延伸增值服務邊界,深耕智慧樓宇技術,形成一套業務閉環、低成本、可復制的業務發展模式,以管理項目擴張和增值服務疊加雙核驅動業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