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害慘”眾明星,10倍代言費加持
代言爆雷P2P產品的明星們,或將被追責。
1月29日,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糾紛調解中心發布公告稱,部分網貸機構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聘請知名演藝人員、公眾人物作為廣告代言人,利用其影響力吸引投資人購買非法金融產品。上述廣告代言人未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作出不實宣傳,對損害結果的發生和擴大存在過錯,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上述公告的發布,意味著明星代言的P2P平臺爆雷已有定性,即明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實上,明星因個人代言的P2P爆雷事件已屢見不鮮。AI財經社梳理發現,自2014年以來,先后有e租寶、中晉資本、理想寶、團貸網、網利寶、愛錢進、有利網等十幾家平臺爆雷,一度涉事代言的明星包括黃曉明、范冰冰、汪涵、杜海濤、王寶強、唐國強、楊迪等人。
這也引發了關于“明星是否該為代言的P2P產品負責”的討論。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認為,從《廣告法》對廣告代言的規定分析,此案件需要明確廣告代言人所代言的是否是虛假廣告,其主觀上對于虛假廣告是否存在明知或應知。
不過,從此前的報道來看,多數明星在代言平臺出現違約事件后,盡管卷入了輿論風波,但多數都不了了之。
明星代言連帶擔責?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
1月29日,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糾紛調解中心發布了關于要求P2P網貸機構廣告代言人配合落實風險化解責任的公告。
這則公告指出,為維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推動P2P網貸機構風險出清,自即日起,請曾經或仍在涉P2P網貸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相關產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即廣告代言人),盡快聯系就相關問題進行說明,并配合開展網貸平臺清退工作。如未在2021年2月10日前取得聯系,將依法追責。
據悉,此次調解的公告要求涉及P2P網貸平臺的廣告代言人配合清退,但是否涉及賠償,目前尚未定論。
對于P2P平臺爆雷,明星代言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有法律人士向AI財經社表示,“九球天后”潘曉婷代言中晉系被受害人起訴一案,可作為參考案例。
2016年,“中晉系”投資理財產品爆雷,一位中晉系集資詐騙案受害人趙先生將潘曉婷告上法院,要求其賠償損失20萬元。最終,上海二中院終審判決,未支持其訴訟請求。需要指出的是,在“中晉系”爆雷后,潘曉婷已主動配合公安機關退還了所有代言費。
該法律人士認為,明星是否承擔責任有兩條標準,一是明確所代言的是否是虛假廣告,二是對于虛假廣告是否存在明知或應知。
他指出,現有在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框架下,明星代言P2P平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法律上可能存在三種責任形態: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代言P2P出問題后,最先可能引發的是民事責任風險。具體而言,明星代言時明知所代言的廣告屬于虛假內容,或代言時未對平臺盡到審慎注意義務,后期出現平臺爆雷造成投資者經濟損失,應承擔相應侵權責任。
而行政責任風險是指明星代言的P2P平臺一旦出現問題后,監管部門可能對明星個人追究相應責任。
若出現明星明知P2P平臺存在非法集資活動仍然為其虛假宣傳,可能被作為相關犯罪的共犯論處。尤其是在網貸平臺已出現嚴重的擠兌潮或者延遲兌付情況下,可能存在業務上的違法違規,在此情形下,明星若仍然未核實廣告內容和平臺性質,而代言并獲取代言費用,可能涉嫌相應犯罪。
P2P產品爆雷不斷,汪涵、楊迪等藝人道歉
互聯網金融借貸平臺(P2P)是民間借貸的高收益代表,以其靈活性、門檻低、收益高聞名。
2014至2015年,互聯網金融借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多家P2P平臺紛紛聘請明星代言,借助明星的知名度和所帶來的流量,迅速獲客和打開知名度。
然而,明星代言的P2P平臺卻爆雷不斷。2016年,知名藝人張鐵林為之宣傳的鑫琦資產因涉嫌非法集資爆發危機,有大量網友在微博表示:“代言虛假廣告的明星必須負連帶清償責任”,然而張鐵林始終未對此發表看法。
隨后,e租寶、東虹橋金融、理想寶、團貸網先后爆發兌付危機,讓李湘、黃曉明、唐國強、范冰冰等明星陷入代言泥淖。2016年,e租寶被認定為涉嫌詐騙,金額高達700億。
為大眾所關注的還有知名主持人汪涵代言“愛錢進”被聲討事件。去年7月,在愛錢進產品傳出兌付困難消息后,多名投資者舉牌喊出“愛錢進詐騙汪涵退代言費”的標語,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多位受騙的投資者表示,當時是看了汪涵的廣告,相信他才購買涉事理財產品,強調汪涵需要為此負責。隨后,汪涵就代言網貸平臺一事向監管部門進行情況說明,并公開道歉。
汪涵道歉后不久,湖南臺主持人杜海濤也因代言P2P平臺網利寶引發爭議。
隨著網貸平臺陸續出現兌付問題,不斷有明星代言人被“討債“。
去年7月,有利網的投資者在藝人楊迪微博下評論道,作為代言人的他要為有利網涉嫌詐騙一事給個交代。在網友的聲討下,楊迪隨后發表聲明稱,自己不是代言人,錄制宣傳視頻也未收取任何費用,并對蒙受損失的投資者致歉。
明星代言互聯網金融廣告問題頻出,卻又屢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是商業利益。有金融從業人士曾表示,P2P公司出的代言費是市場價的翻倍甚至是10倍,巨額廣告費前面,明星也難抵誘惑。
全國P2P網貸機構全部歸零
P2P平臺爆雷不斷,網貸行業也進入了清退階段。
2020年12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到11月中旬,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全部歸零。
“中國金融科技應用整體上在法律規范和風險監管等方面是摸著石頭過河,遇到過不少問題,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郭樹清稱,網貸機構本應該定位于金融信息中介,但實際中,多數機構開展了信貸和理財業務。
據統計,過去13年間,先后有1萬多家P2P上線,高峰時間多達5000家運營,年交易規模約為3萬億元,壞賬損失率很高。
隨著監管不斷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也大幅壓降 。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到去年11月中旬已完全歸零,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也有序化解,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
自2007年6月國內首家P2P公司“拍拍貸”成立算起,P2P行業從無到有,進而野蠻生長,再到發生多起風險事件,最終清零落幕,總共不過13年時間。
猜你喜歡
蘇州銀行:金融科技點亮新質生產力,創新引擎驅動服務升級
蘇州銀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化經營戰略,致力于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