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判決敗北!紅牛25年恩怨迎終局?
1月5日,泰國天絲發布聲明稱,最高院終審駁回中國紅牛上訴,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集團所有。
1月6日下午,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保┰谄涔俜轿⒉┞暶鞣Q,稱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天絲”)進行“斷章取義”、“刻意隱瞞”、“大肆錯誤解讀及誤導性宣傳”,稱泰國天絲及華彬集團已經就《1995年合資合同》進行國際仲裁。
這意味著中國紅牛在紅牛系列商標權的權屬爭奪中再次失利。
中國紅牛仍不服,勝算還有多大?
此次二審,中國紅牛出示了1995年11月10日簽署的有效期為50年的協議書及其相關方出具的確認函作為新證據,欲以此將公司在中國運營紅牛系列產品期限延長至2045年。
泰國天絲則依據《商標許可合同》堅持認為,集團與中國紅牛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已于2016年到期。
對中國紅牛不利的是,因其未能出示50年協議書原件,被最高院判定為即使有確認函其真實性依然存疑。此外,中國紅牛與天絲公司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商標許可使用關系中,中國紅牛并未對商標權利歸屬提出異議。
終審敗訴后,中國紅牛仍然不服。
中國紅牛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上發表聲明稱,二審判決并非雙方法律關系的終局,仍未能厘清逃過天絲與中國紅牛在締約、合作過程中約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商標等權益關系。
中國紅牛強調稱,針對50年協議,雙方已在另案訴訟,并且,紅牛產品及泰國天絲創始人許書標在世時曾約定“產品商標是合資公司的資產”,因此一直未注冊中國紅牛產品商標,而在許書標去世后,泰國天絲現任控制人許馨雄撕毀合同,并于2018年搶注了該商標。
記者就未能出示50年協議書原件相關情況聯系中國紅牛詢問,對方稱“訴訟結果與50年協議無關聯”;就許馨雄撕毀合同相關問題聯系泰國天絲相關負責人詢問,其稱“請以公司公告為準”。
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陳文明律師表示:“依據法院查明的事實和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來看,‘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權人是泰國天絲?!?/strong>
“依據相關證據來看,泰國天絲對紅牛飲料配方、工藝、商標的提供是有限期的提供,系許可使用,而非轉讓,”陳文明認為:“此外,因商標是與配方、技術工藝等知識產權一并提供,故應按照相同原則和標準來解釋,即技術配方的提供者泰國天絲仍然保有對技術和配方的控制權,同理其亦保有對商標的控制權。”
中國紅牛在1月6日的聲明中稱,將“通過一切可能的法律救濟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
圖片來源:紅牛官方微博
“成功率非常低?!?/strong>陳文明坦言:“民事再審與抗訴是民事訴訟二審生效判決送達后,法律賦予的兩種救濟路徑?;诒景?,二審為最高法終審,最高法判決在我國民事訴訟體例中本身即具有示范效果,同時基于數據統計,對最高法的再審和抗訴,成功率非常低?!?
其實,一審判決之后,中國紅牛就失掉了先機。
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中國紅牛要求法院確認紅牛公司對17個“紅牛系列商標”享有的所有者合法權益,并要求泰國天絲支付37.53億元廣告宣傳費用的全部訴訟請求。此外,中國紅牛還需承擔1880萬元的訴訟費。
中國紅牛隨后向最高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并請求由泰國天絲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根據相關裁判書信息顯示,一審法院認為,1995年11月,中浩集團公司、食品總公司、紅牛泰國公司和天絲公司簽訂了“95年合資合同”,其中第十九條約定,“紅牛公司的產品商標是合資公司資產的一部分”。然而在1998年簽訂的“98年合資合同”中,并無上述第十九條的約定內容。
此外,據2000年11月雙方簽訂的《商標許可合同》,約定商標許可費為銷售額的3%,合同于2006年12月7日生效,直到2016年10月6日終止。這也是泰國天絲贏得訴訟的關鍵所在。
紅牛的25年恩怨
“曾經叫人家小甜甜,如今變成了牛夫人”。
事實上,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曾有過不短的蜜月期,雙方也從中嘗到了不少甜頭。
1975年,泰籍華人許書標發明了紅牛飲料。1984年,嚴彬在泰國創辦華彬集團。兩個原本沒有交集的商業大佬,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因為紅牛相遇了。嚴彬看中許氏家族的紅牛飲料市場前景,許氏家族則看中嚴彬的商業頭腦。雙方一拍即合,1995年,許氏家族與包括嚴彬在內的其他股東合資成立了紅牛中國合資公司。
雙方約定,由許氏家族為中國紅牛提供生產工藝、產品配方等技術方面的支持,雙方商標授權日期截至2016年底。接下紅牛中國在中國市場的成長使命之后,如許氏家族所愿,紅牛飲料在嚴彬的帶領下火遍中國,嚴彬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的“紅牛之父”。
圖片來源:紅牛官網
對于嚴彬而言,紅牛是助他在中國飲料市場縱橫馳騁的千里馬,是維系其商業帝國的強大“現金牛”。華彬集團前執行總裁倪松華曾經介紹,紅牛業務占華彬集團現金流的大約 90%。
華彬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紅牛進入中國的前十年,年銷量不足2億罐,公司尚未達到盈虧平衡。2004年,紅牛的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元,2005年開始扭虧為盈。2010年-2015年,紅牛年銷售額從55億元增長到230億元。
在2007年-2009年,隸屬于華彬系的北京紅牛陸續在陜西、山東等地成立了紅牛飲料的銷售分公司。如今,嚴彬背后的“華彬系”持有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及20多家分公司,以及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的約10家全資子公司等。
在此背景下,“中國紅牛已經變成了一個很小的加工基地。”華彬集團也因此掌握了紅牛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和大部分生產加工。
2012年,隨著許書標的去世,天絲集團掌權人變更,許氏家族開始梳理紅牛在中國的業務,逐漸意識到紅牛業務在中國的問題。自2014年起,雙方間就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談判,但是卻未能達成一致。
2016年10月,紅牛商標許可合同到期之后,泰國天絲表示不再續約。不過,前述提到的中國紅牛以及華彬系紅牛工廠還在使用紅牛商標進行生產。
面對這種情況,2017年7月,許氏家族的一紙聲明將紅牛商標糾紛公之于眾。眾多矛盾背后,天絲醫藥狀告嚴彬及其擁有或控制的數家公司的主要原因:一、嚴彬在中國紅牛體系之外設立多個工廠和銷售公司,偷偷轉移業務與利潤;二、泰方作為中國紅牛的大股東,從未收到一分錢分紅。
2018年9月,隨著中國紅牛工商登記的營業期限屆滿,天絲醫藥和中國紅牛的紛爭進入白熾化階段。2018年10月24日,泰國天絲公司發布聲明,稱中國紅牛的營業期限已滿,紅牛泰國已于2018年10月15日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中國紅牛的法律程序。
隨后,中國紅牛強勢反擊,在官網公布了由嚴彬之女嚴丹驊授權泰國律師事務所(Korpniti Law Office)發布的聲明,稱中國紅牛是“依據五十年合作協議經營”,并將在該事務所網站向全球公布1995年五十年協議及合資合同。
然而,直到終審,該協議原件仍未能拿出。
能量飲料江湖風云變幻
兩次判決都以中國紅牛敗訴告終,局勢近乎接近尾聲,如果失去了紅牛產品,華彬集團會怎樣?
食品飲料行業人士肖竹青曾稱:“失去紅牛對華彬集團可以說是滅頂之災,華彬集團近年來一直試圖借助紅牛的渠道為戰馬開疆拓土,但收效一般?!?/strong>
紅牛商標權屬問題成為壓在華彬集團的心頭磚。
2014年,華彬集團收購了美國天然椰子水品牌Vitacoco的25%股權,負責其在中華大區的銷售與推廣;2015年,華彬集團與德國少兒果汁品牌果倍爽合作,負責果倍爽在中國市場的生產、銷售和運營。此外,華彬集團還推出另一款功能型飲料——“戰馬”,計劃改變對紅牛的過度依賴。2018年6月,華彬再推Voss水的國產版,嚴彬多次站臺。
另一邊,泰國天絲早已覬覦中國市場。
天絲集團是泰國領先的食品和飲料公司之一,擁有包括四個產品類別(能量飲料、電解質飲料、功能飲料和零食)的多元化產品組合和九個產品品牌下的30多個產品線。2019年6月,天絲醫藥聯合中國市場新的合作伙伴推出了紅牛®安奈吉飲料,此后又于2019年12月宣布將原裝進口紅牛引入中國市場,與華彬集團正面交鋒。
泰國天絲主要產品
在紅牛雙方爭斗之余,東鵬特飲以攪局者姿態入場。
作為緊隨紅牛之后的知名功能性飲料品牌,東鵬特飲成為紅牛的強力競爭對手。2019年6月,東鵬特飲提交IPO申請,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9日,在等待擬于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中,東鵬集團排隊位于第87位,審核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
東鵬特飲在其官網披露,目前其設立了廣東、廣西、華中、華東等事業部,并形成了廣東、安徽、廣西等輻射全國主要地區的生產基地,銷售網絡覆蓋全國。
歐睿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規模自2014年起已達千億元級別,2017年市場規模約為1079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1228億元。在2019年中國能量飲料市場排名中,紅牛57%的市場份額占據第一,東鵬特飲則以15%的市場份額位于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嚴彬推出的能量飲料戰馬,在2019年銷售額達到了13.3億元,占據市場份額的4%。
長達五年的爭執總要走向終點,能量飲料江湖迎來紛紜變幻,中國紅牛的命運如何,市場將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法院判令停止生產“紅牛”,中國紅牛將上訴,未有終審判決判定商標侵權
5月13日消息,近日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對泰國天絲起訴廣東紅牛、珠海紅牛、廣州紅牛等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作出判決。東鵬特飲:“邊緣市場”突圍史
19年前,林木勤拿著東拼西湊的267萬元,戰戰兢兢與同事一同創業,結果讓一家瀕臨倒閉的飲料廠華麗逆襲,成為近千億市值的飲品企業。“東鵬”造富特飲第一牛股
資本市場從來是一個極考驗心跳的游戲,漲漲跌跌自有道理,但東鵬特飲就連在創造頗多資本奇跡的中國資本市場上也堪稱奇跡。這個奇跡的支點,是它能夠取紅牛而代之——這當然是美好的想象,在美好的另一面,擺在東鵬特飲面前的是產品、渠道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