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烏龍式漲停:有機構提前買入一天凈賺三千萬,沒有光刻機
“從漲停結果來看,這類信息涉及股價敏感信息。也就是說,上海電氣(601727.SH)的信披存在瑕疵。”1月8日下午,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表示。
1月8日臨近上午收盤,上海電氣(601727.SH)股價突然異動、隨后直線拉升封死漲停直至收盤。
漲停與一則消息密切相關。該消息稱,上海電氣將推進旗下三家企業混改,繼續承擔好光刻機等技術攻關任務。
1月8日晚間,上海電氣對該消息作出澄清:“經核實,該報道中提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員工持股計劃為公司的下屬子公司且目前尚未確定具體方案,不涉及上市公司層面,對公司經營業績及股權結構均不會構成重大影響。該報道提到的‘卡脖子’技術攻關任務中,光刻機和船用曲軸非本公司經營業務,公司并無上述業務的技術攻關計劃。”
股價突然漲停
1月8日上午11時左右,一則關于上海電氣的消息流出:上海電氣已確定2021年旗下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員工持股改革計劃。涉及企業包括:上海電氣上重碾磨特裝設備有限公司、上海電器陶瓷廠有限公司、上海電氣自動化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電氣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上海電氣將繼續承擔好重型燃氣輪機、光刻機、高端數控機床、快堆、船用曲軸、大型鑄鍛件、航空工業等國家“卡脖子”技術攻關任務。
受該消息刺激,上海電氣股價迅速拉至漲停,直至收盤。漲停后上海電氣股價為6.08元/股。
隨后,我們致電上海電氣董秘辦了解相關情況,工作人員回應稱:“辦公室人員有事外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天前,上海電氣出現一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為5.6元/股,成交6934萬股,成交金額3.88億,買入方為海通證券上海徐匯區柳州路營業部。以收盤價計算,買入方一日內的浮盈為3325萬元。
1月7日的上海國資國企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通氣會上,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鑑華表示,2021年將總結經驗,持續有序推進上海電氣上重碾磨特裝設備有限公司、上海電器陶瓷廠有限公司、上海電氣自動化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混改及員工持股。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向AI財經社分析到,“做法肯定是欠妥的,(是否信披不當)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令人迷惑的“烏龍式買入”
根據1月8日晚間上海電氣的公告,這或是一次“烏龍式”的漲停。
1月8日晚間,上海電氣對媒體報道作出澄清:“經核實,該報道中提及的上海電氣上重碾磨特裝設備有限公司、上海電器陶瓷廠有限公司、上海電氣自動化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為公司下屬子公司,公司目前對上述三家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員工持股計劃尚處于籌劃階段,具體內容尚未確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需履行相關機構審批決策程序,實施尚存在不確定性。”
“除于2019年實施的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外,截至目前,公司并無計劃實施上市公司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或員工持股計劃,對公司經營業績及股權結構均不會構成重大影響。”上海電氣稱。
對于光刻機和船用曲軸的情況,上海電氣也予以說明。
上海電氣表示,光刻機為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持有32.09%股權的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相關業務,并非上市公司業務;截至目前,上市公司也無關于光刻機的技術攻關計劃。
華創證券表示,光刻環節實現芯片設計圖從掩模到硅片上的轉移,是芯片生產流程中的最關鍵步驟,直接決定芯片的制程水平和性能水平。因此,光刻機也被稱為半導體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也有市場人士分析,一些資金誤認為光刻機是上海電氣的業務,隨后大筆買入。隨著上海電氣公告的發布,也給下周一的走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上市電氣也表示,從事船用曲軸業務的上海船用曲軸有限公司原為公司下屬子公司,但公司已于2019年將所持上海船用曲軸有限公司86.727%股權協議轉讓給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截至目前,上海電氣也沒有船用曲軸的技術攻關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成立于2002年,主要致力于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投影光刻機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是國內為數不多做光刻機的企業。2020年6月5日,上海微電子曾發布聲明稱,公司將在此前90nm的基礎上,在2021年至2022年交付國產第一臺28nm的immersion式光刻機。
猜你喜歡
上海電氣下屬公司拖欠員工工資?回應:不存在,已協助正常發放
6月15日消息,據新華財經報道,針對網傳上海電氣下屬企業遇到薪資發放問題,上海電氣回應稱,上海電氣及下屬控股子公司均正常發放員工工資,不存在拖欠員工工資的情形。上實發展26億應收款爆雷,卷入專網通訊騙局,相當于4年凈利潤
1月11日晚間,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對控股子公司上實龍創的應收類款項的相關業務性質與風險進行自查核實,并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