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燉多交稅還被罰,網紅燕窩為何不賺錢?
繼被指收“智商稅”后,12月14日,小仙燉因疑似財務造假再次引發關注。

網紅燕窩品牌小仙燉最近風波不斷。繼被指收“智商稅”后,12月14日,小仙燉因疑似財務造假再次引發關注。事件的起因是北京朝陽區統計局的一紙行政處罰——小仙燉母公司北京市小仙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將虧損3293萬元寫成盈利3293萬元,被開出8000元的罰單。
網友調侃,從來只見為了偷稅漏稅把業績做成虧損的,沒有聽說過故意多交稅的,不知道小仙燉自掏腰包多交稅為哪般?
對此,當天下午小仙燉在官方微博回應稱,此次失誤是因為填報人員因初次填報,疏忽把利潤負值填報成了正值,從而導致財務數據出現偏差,公司沒有任何提供不真實財務數據的主管意愿。
小仙燉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燕窩品牌,2018年銷售額破2億元,2019年攀升至8億元,今年市場預測將超10億元。對于小仙燉的虧損,不少網友感到不可思議,一個賣燕窩的居然能虧損,簡直匪夷所思。
對此,小仙燉回應稱,去年業績虧損是因大規模投資所致,如全資設立小仙燉霸州工廠,該廠去年11月投產,據稱年產值最高達40億元。(文|AI財經社 陳芳 編|孫靜)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