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聯金融收監管機構通報,套路消費者做貸款、暴力催收
10月22日下午,消費金融公司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招聯金融”)因侵害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益,被中國銀保監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中通報。
據通報顯示,招聯金融在經營中存在營銷宣傳夸大及誤導、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及催收管理不到位四大問題。此外,通報中亦表示,將嚴格依法依規對招聯消費金融公司進行處理,同時還提醒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引起警示。
據公司官網顯示,招聯金融系主要提供普惠消費貸服務的消費金融公司,所謂的消費金融即為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目前公司擁有“好期貸”、“信用付”兩大產品體系,服務領域涉及購物、旅游、裝修、醫美等消費場景。
據天眼查顯示,招聯金融由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由招商銀行及中國聯通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共同出資建立,注冊資本38.69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招聯金融于2015年3月于深圳成立,系第二批批獲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據官網顯示,招聯金融的合作伙伴同樣實力雄厚,包括京東金融、中國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美團等頭部企業。
但在強勁實力背后亦伴隨著防不勝防的“套路和霸道”。
截至10月23日發稿日,據AI財經社記者初步統計,黑貓投訴涉及招聯金融的投訴帖數量為9780條;而投訴平臺21聚投訴關于招聯金融的投訴帖則多達16462條。
在眾多投訴帖中,多數是關于招聯金融暴力催收的帖子,情形包括辱罵、恐嚇家人朋友和侵犯個人隱私,無論是內容還是數量都十分驚人。
除此之外,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中,招聯金融還因隨意抬高利息、亂收違約金、莫名貸款等問題被用戶投訴。
據報道,早在去年9月,微博用戶“餅干姐”便在微博發布了一封“粉絲來信”,表示其網友在聯通營業廳辦理寬帶續費業務時,差點被“套路”辦理了招聯金融旗下的“招聯信用付”的分期業務。
無獨有偶,今年9月26日,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某用戶表示其在辦理電信電話卡時,被招聯金融通知在招聯金融上貸款。
據招聯金融官網顯示,“招聯信用付”系公司旗下互聯網消費分期產品,目前信用付可在招聯金融分期商城及教育、醫美、旅行、裝修等消費場景申請使用。
此外,招聯金融旗下的另一款產品“好期貸”也曾在去年踩雷韋博英語。
去年十一剛剛結束,成立20余年的老牌英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疑似“暴雷”、“跑路”。據報道,韋博英語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主要城市分店已然關閉,受影響的學員達到上萬人。
更為糟糕的是,大量學員被韋博英語“誘導”,申請了數萬元的培訓貸,而招聯金融、廣發銀行、百度有錢花等機構均有牽涉。
對于踩雷“教育貸”,有業內人士曾公開表示“業績壓力和規模導向下,招聯為擴張業務,在合作商戶的審核及資質的持續跟進方面或有所疏漏,潛藏隱患。”
不可否認,招聯的發展確實很快。作為第二批獲準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之一,2015年成立的招聯金融,短短幾年時間便已躋身行業頭部企業之列。
然而,花無百日紅,如今招聯金融的增長勢頭已然顯現疲軟之相。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8年招聯金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41.63億元和69.56億元,而凈利潤方面則分別實現3.24億元、11.89億元和12.5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招聯金融凈利潤的增速高達近300%,表現十分亮眼;到了2018年上半年,招聯金融所實現的凈利潤更是超越捷信,首次登頂消費金融公司榜首。
只不過在登頂的同時,其凈利潤的同比增長卻明顯放緩,僅為5.37%。截至2019年年末,招聯金融實現凈利潤14.66億元,同比增長約17%,相比2018年雖略有回暖,但仍不及2017年增長速度的1/10。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