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支付寶、招商銀行三大App已成三足鼎立之勢
螞蟻集團、京東數科兩大巨頭的招股書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
"京東數科:盡管公司認為目前在中國以及全球范圍內并不存在與公司全面直接競爭的企業,但在產業數字化的發展浪潮中,公司仍將面臨激烈競爭。
螞蟻集團:公司從事的業務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在中國以及全球范圍內暫無直接可比公司。"
這個說辭顯然與大眾的認知不同,兩家公司大量業務重合,且都與電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何不可比?認真體驗兩家集團面對C端用戶的核心App——支付寶和京東金融,不難發現,它們已經走向了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既不是對方的樣子,更不是銀行的樣子。
支付寶的生活
支付寶,如其名稱一樣,一切業務均是以支付為核心,向金融及生活領域發散。過去十幾年里,支付寶的定位都與金融密不可分,而今年3月故事發生了改變——螞蟻集團宣布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
從支付寶App的首頁可以看出,處于最上方的依然是以支付為主的"掃一掃、付錢/收錢"等支付業務,緊隨其后的則是出行、卡包等用戶生活中需要高頻使用的工具。
次優級流量入口是"機動靈活"的各項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隨意調整。
從首頁之外的流量入口去看,當前支付寶最賺錢微貸、理財、保險三大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的代表產品以及海量的金融產品,分散至"理財"、"我的"兩大頁面之中,與"口碑"、"消息"并列。
雖然在螞蟻集團的眼中,其與騰訊不具有可比性,但不可回避的是:中國的所有App上面都壓著一座叫"微信"的大山。
2013年10月,在余額寶風頭正盛之時,春風得意的馬云在阿里巴巴公司內部郵件中號召"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戰微信",并要求:"每個阿里人11月底前必須有外部'來往'用戶100個,否則年底就視同放棄公司的年終紅包。"
但是,互聯網的世界里"撼山易撼微信難",但支付寶需要更多的流量來支持日漸龐大的業務,社交之外的選擇必然是本地生活。
在螞蟻集團招股書披露了其能力體系,從其營收比例可以推斷出:當前,數字支付及生活服務是螞蟻集團核心的流量和數據來源,而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則是變現方式。
數字支付及生活服務是雞,金融科技平臺是蛋,雞與蛋都很重要,但如果一定要分個輕重,更"重"的一定是雞。
京東金融的專注
京東數科在巨頭系金融科技集團中率先升級,但其核心App的名稱一直沒有變化,因為這款App的核心依然是金融。打開京東金融App就能看到:迎面撲來的滿滿的金融氣息。
與支付寶不同,京東金融App的首頁全部是與金融相關的功能與產品,小金庫、白條、金條、保險、黃金一應俱全。除了右上角的"掃一掃"入口,用戶很難在京東金融的首頁發現支付或是生活服務的入口,App上的所有優質入口基本都給了金融。
這種設計與京東金融的定位有關——all in金融,做一個金融決策平臺。
京東金融有著和支付寶一樣豐富的金融產品供用戶選擇,目前在售金融產品數量近萬只,涵蓋理財、借貸、保險,分期四大業務板塊,與螞蟻集團的微貸、理財、保險三大科技板塊形成對標。
支付寶相比于京東金融發展更早、體量更大,對用戶的議價權更高;相比之下,京東金融在一些產品必然會讓利,比如在"銀行存款"類產品上,支付寶5年期最高收益為4.8%,而京東數科則為4.875%。
同時,針對多數用戶的"三高"問題,即:"知識門檻高、選擇成本高、決策風險高",京東金融也做出了針對性解決。
8月18日,京東數科首次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主張——"一個懂金融的朋友"。
升級后的京東金融,重點不只是自己懂,還要讓用戶懂,京東金融App改版升級后新增了"花生社區"、"金店"、"直播"、"全網產品庫"等功能。
這些功能并不會直接為京東金融創造利益,而是通過解決用戶"知識門檻高"、"選擇成本高"、"決策風險高"的問題,為京東金融的發展提供土壤。
作為以C端用戶為主的App,其產品和功能必須具備普適性,余額寶所掀起的互聯網金融浪潮解決了金融科技上半場的問題,而在金融科技的下半場,就不能只靠幾個明星產品來解決,而是靠一套組合拳,京東金融提出了一套組合拳的打法——提升C端金融知識、提供全面齊全的產品庫和科技能力輔助決策。
如何定義京東金融?
"京東金融App,本質上是一個以科技為底色,聯結金融機構和金融用戶的開放平臺。"8月18日的發布會上,一位京東數科的高層如此介紹。
招行的互聯網思維
招商銀行是銀行中的"怪胎",它從不"嫌貧愛富",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因而有了零售之王的美譽。
金融互聯網化的大潮中,沒有一個創新離得開零售,這對于C端客戶基礎良好招商銀行來說是正中下懷。
招行App的首頁有幾分支付寶和京東金融混合體的感覺,從支付到生活再到各類金融服務、用戶教育應有盡有。
不過招行App中的銀行基因更加濃厚,相比于京東金融,招商銀行首頁上的金融服務雖然也不少,但多基于本行業務,而不是向京東金融那樣"海納百川"。
從左到右依次為:支付寶、招行、京東金融App首頁
2018年的一則報道指出:招行從戰略高度把APP建設成為客戶經營和服務的平臺,過億用戶數和超強黏性的背后,是招行通過構筑與客戶的連接向金融科技銀行轉型。
從零售到互聯網,招商銀行都顯示出了它戰略上超前的一面,從卡時代全面進軍到App時代。
在金融領域,招商銀行本身的金融牌照和多年沉淀的實力,足以讓它以自身的產品為主體搭建全方位的產品矩陣,滿足用戶大部分的金融和生活需求,這是它的優勢,也是短板:招商銀行本身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它也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裁判員,但是它有做裁判員的動力嗎?
招商銀行本身是一家銀行,它可以成為一家金融科技銀行,但不能成為一家科技公司。
路徑
支付寶、京東金融、招商銀行三大APP的母公司雖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是三家公司都是金融科技領域的巨頭,它們的發展路徑也是金融科技行業的縮影:
支付寶,骨灰級金融科技公司,享受了幾乎所有金融互聯網的紅利,在用戶和流量上能與之爭霸的只有騰訊金科,已經不再將目光局限于金融;
京東金融,雖未盡享支付紅利,但卻將C端用戶的金融體驗做到了極致,在金融服務上可以與所有App一爭高下,并創新提出金融決策平臺的定位;
招商銀行,思維活躍的不像是一家銀行,App的功能性已經和巨頭系金融科技公司類似,是所有銀行學習的樣本。
筆者作為支付寶、京東數科、招商銀行三款App的深度使用者,對它們最直觀的印象是:
支付寶——支付必備,生活離不開它;
京東金融——人有我有,人無我也有!什么樣的金融產品都找得到;
招商銀行——工資卡最好的選擇。
猜你喜歡
螞蟻集團:捐贈500萬元,馳援西藏日喀則地震災區
1月8日12時,愛德基金會使用備災資金采購的第一批救災物資已運抵日喀則市定日縣受災較重的曲洛鄉、措果鄉和尼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