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象科技完成新一輪2億元橋梁戰略輪融資,鐘鼎資本獨家投資
近日,網絡安全數據分析與在線安全運營提供商斗象科技完成新一輪2億元橋梁戰略輪融資,由鐘鼎資本獨家投資。
斗象科技CEO謝忱表示,本輪融資將進一步加大公司在AI安全技術與平臺安全智能方向的研發投入,穩步推進長期戰略布局,并為后續更大規模的資本計劃和IPO進程奠定基礎。
上海斗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作為智能技術驅動的平臺型網絡安全提供商,其聚焦安全數據分析與在線安全運營,旗下業務品牌:斗象智能安全×漏洞盒子×FreeBuf。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全球權威IT研究與顧問咨詢機構Gartner®發布《中國網絡安全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2025》(Hype Cycle? for Cybersecurity in China, 2025),斗象科技憑借在安全信息與事件管理(SIEM)和暴露評估平臺(EAP)的技術創新、產品成熟度、及市場實踐成果,成功入選這兩大技術領域代表廠商。
其中,斗象XSIEM基于“安全元數據湖”(XLakehouse)架構設計,支持海量結構化與非結構化安全數據的統一存儲、高效索引與秒級查詢。平臺深度融合開源和多源的AI安全大模型能力,在多個關鍵環節實現智能化突破:
平臺通過AI Agent驅動實現多源日志的智能解析、自動化映射、關聯檢測和告警抑制,通過AI-SOAR模塊實現劇本生成,告警智能研判、自動響應與聯動,如安全防護設備和自動化辦公,構建端到端的自動安全運營。
內置自研DSL語法實現“數據管道式”分析與復雜場景建模。平臺通過AI增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如字段增強、聯邦查詢)和場景化分析模型(如勒索檢測、挖礦行為識別),實現了對安全事件全鏈路的回溯與還原。其高吞吐、低延時的特性和可擴展的分布式設計,進一步確保了在大規模數據環境下的實時分析與決策能力。
斗象XSIEM兼容Sigma規則語法,同時針對中國監管需求優化,不僅解決了傳統SIEM的瓶頸問題,還為國產化替代提供了靈活、高效且智能化的安全運營解決方案。
斗象APTP,則是一款面向企業級用戶的應用組件級攻擊面識別與管理平臺,同時具備原子化能力編排的自動化滲透測試系統功能、白帽社區聯動功能。APTP以AI賦能,推動攻擊面管理從“靜態發現”向“動態對抗”演進。
APTP通過高級對抗資產探測引擎和動態爬蟲技術,實現多源資產(互聯網、云、內網、供應鏈、暗網等)全域資產的高精度繪測,平臺通過多源數據融合(如CMDB、流量引擎、漏洞盒子白帽社區情報)構建動態資產臺賬,支持URL級應用指紋識別和組件級漏洞檢測,精準識別影子資產、仿冒資產及敏感信息泄露風險。結合AI驅動的資產置信度算法,自動校準資產歸屬,實現攻擊面可視化與持續監控,滿足關基保護要求中“收斂暴露面”的合規需求。
APTP將前沿白帽攻防能力產品化,內置20+原子級滲透能力,支持靈活編排定制自動化滲透任務。通過集成斗象XVI擴展漏洞情報(覆蓋15萬+白帽實戰數據)和“兩高一弱”專項檢測,實現從風險發現到修復建議的全鏈路閉環。同時與斗象VMS漏洞運營管理系統、漏洞盒子白帽社區聯動,構建覆蓋內外網的一體化主動防御體系,顯著提升企業在攻防演練和日常運營中的實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