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神藥,1200億賣了
試想一下,假設你突然頭痛或者肚子痛或者其他疼痛,又不想去醫院,你會自行選擇吃什么藥?我想,大概率會是布洛芬。用過的都知道,布洛芬的主要作用就是鎮定各種疼痛,也常常被稱作“神藥”。尤其是新冠那兩年,布洛芬可謂一顆難求。
不過本文想講的不是布洛芬,而是和布洛芬一樣,甚至比布洛芬鎮痛作用更強效的神藥Doliprane的制作商Opella的故事。
Doliprane有多神奇?在法國,它是法國人消費最多的藥品,甚至各大醫生在碰到患者遭遇疼痛難忍時,也會給對方開一盒Doliprane。因此,后者被法國人民親切地稱為“法國國民神藥”。
不過,從今年開始,再稱該藥為法國神藥不那么恰當了,其生產商Opella已經被其母公司以1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42億元)的估值,50%的控股權與美國PE巨頭CD&R進入排他性談判中。
法國神藥,改了姓。
據說過期30年還有效的神藥
Doliprane這類藥物究竟有多神?無論是感冒發燒頭痛,還是腹痛牙痛關節痛,甚至在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間的女性都可以來上一顆,坊間法國人民提到Doliprane,就會發出Doliprane guérit tout!(包治百病)的感嘆。
甚至法國消費者權益組織UFC-Que Choisir還做過一項實驗研究,測量30盒已經過期的撲熱息痛或布洛芬的片劑、膠囊或沖劑中的活性物質數量,其中最為久遠的是生產于1992年的藥品,最后得出一個結論:80%的情況下,這些過期的藥物都含有足夠的活性物質,可以被認為是仍然有藥效的藥物。
而撲熱息痛,其學名為對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正是Doliprane最主要的成分。這里順便提一句,法國撲熱息痛的進口主要依賴于中國,另外,不光是法國,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撲痛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其中,中國對乙酰氨基酚總產能已突破1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一半以上。
換句話說,其實不光是Doliprane,包括含有布洛芬等鎮痛作用的藥物,哪怕過期了朋友們或許也可留存,如果這項研究結果靠譜的話,至少30年內吃了它還是能夠鎮痛的。
Doliprane有多受醫生重視呢?據了解,其在2022年就對外售出了6億盒,其中85%都是憑藥方出售的。
也因此,在聽說生產Doliprane的Opella要被賣了之后,法國政界和法國人民拼命抵制,據報道,法國超過60位來自不同政黨的議員,這里面包括執政黨“復興黨”、“地平線黨”、“民主黨”和“共和黨”,出奇團結地上書經濟部長,表示Opella不能被賣。他們表示,Doliprane 是"數百萬法國人健康所依賴的基本藥品",出售Opella將違背"重建法國在醫療領域的主權"的承諾。
法國人民也發起罷工游行,把對Opella被賣后他們有可能下崗失業的擔憂發揮到極致。為了平息怒火,賽諾菲不得不對外強調目前在法國的Doliprane工廠絕不會關閉,這項收購交易不會影響法國的就業。
一筆估值超過1200億的收購交易
全球第三大制藥巨頭賽諾菲已經對外證實,賽諾菲和美國PE巨頭CD&R已就可能出售及收購Opella 50%控制股權事宜進入排他性談判,后者估值為160億歐元(超過人民幣1200億元),是今年歐洲最大的收購案,預計這筆交易最早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
賽諾菲同時還強調,CD&R的出價是“有約束力的,并且資金充足”。據了解,幫助推動分拆的是法國公共部門投資銀行Bpifrance,根據目前的計劃,該銀行將收購歐寶2%的股份,并接管其董事會的一個席位。賽諾菲也將繼續持有Opella約48%的股份。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Paul Hudson在接受外媒編輯采訪時表示對于選擇美國機構CD&R,是因為“我們選擇了最有能力、最有人才的集團,這將有助于我們實現業務的長期成功。”除CD&R之外,波士頓的私募股權公司Advent International和巴黎的PAI Partners都參與了收購談判。
法國政府表示,它已收到總部位于紐約市的CD&R的保證,即它將保持歐寶在法國的制造設施完好無損,并且向該國供應藥品不會受到阻礙,因此銷售的一個潛在障礙似乎已經清除。
經濟部長Arnaud Armand解釋,這份協議提供了“極強的保障”,保證“其中一些條款不會在未來失效”。工業部長Marc Ferracci也表示,協議“確保了Opella的某些敏感產品在法國的最低生產量”,包括最受關注的Doliprane,以及止瀉藥Lanzor(用于消化問題)和阿司匹林Aspegic。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協議中也包括了一項在法國的投資目標,CD&R被規定其在五年內必須累積投資7000萬歐元。并且,假若Opella兩個法國生產基地停產,將面臨“最高達4000萬歐元”的罰款;“若發生經濟性裁員,則須對每個被解雇的員工賠償10萬歐元”。
此外,如未能令Opella“維持滿足法國供應商和分包商所需”,比如化學供應商Seqens,CD&R還將面臨高達1億歐元的罰款。
法國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總裁Nicolas Dufourcq表示,Bpifrance將持有該公司“1%至2%”的股份,即“大約1億至1.5億歐元”,以“確保法國對戰略性資產的控制權”。
現在介紹下Opella。除了生產Doliprane外,Maalox(胃藥)等一系列常見藥品胃痙攣緩解劑Buscopan、止咳藥Mucosolvan和抗組胺藥Allegra,都是其部門的明星產品。
Opella在全球擁有115個品牌,100個國家擁有11000名員工,2023年的銷售額為5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03.8億元),占賽諾菲集團收入的11%,其還擁有13個制造基地和4個研究與創新中心。
放著如此賺錢的部門不要,寧可出售,賽諾菲稱此舉為集團向生物制藥龍頭努力的轉型之舉,Opella在他們眼中仍是消費部門,不符合如今集團的發展方向。公司老大Handschuh直言,現在許多制藥公司現在變得更加專注,并追求基于創新處方藥組合的戰略,葛蘭素史克、強生、輝瑞、諾華和拜耳近年來都已經拆分了消費者部門或仿制藥業務,賽諾菲也不能因此拉落下。
出售Opella得來的資金,也被透露將會用于新藥研發和并購,特別是在免疫學和腫瘤學領域。除了分拆Opella,為了全力研發新藥,賽諾菲還啟動了成本節約措施,目標是希望到2025年時公司能節省21.8億美元的成本。
最年輕的制藥巨頭
成立于1973年,賽諾菲基本上靠“買買買”,讓自己成為全球第三大制藥巨頭,這中間它只用了32年。
最一開始,賽諾菲只是法國石油巨頭兼國企埃爾夫·阿奎坦(Elf Aquitaine)的子公司,后者的成長道路主要是通過20余次的兼并收購發展起來的,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2004年的安萬特收購案。
早在1999年,安萬特就已經是全球第八大制藥巨頭,據了解在2003年,其銷售額是賽諾菲的2倍多,總資產更是遠超賽諾菲數倍,賽諾菲希望收購安萬特之舉稱“蛇吞象”也不為過。
賽諾菲的第一次報價為478億元,被安萬特再三拒絕并默默開啟毒丸計劃(當遭到惡意收購時,公司通過低價增發新股攤薄股權,以達到拒絕賽諾菲收購的目的),最終在法國政府的施壓下,于2004年8月,雙方達成協議,賽諾菲以29%現金+股票的形式,總價640億美元收購了安萬特。
也正是通過這筆交易,賽諾菲將安萬特的各種重磅級藥物產品收入囊下,還在2005年以總銷售額超過340億美元的規模,躍升為世界第三大制藥巨頭。
今天賽諾菲已然成為龐然大物。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Q3公司總銷售額達到134億歐元,同比增長15.7%。
而關于收購方CD&R,外界關于介紹它的資料并不多,基本上可視為極其低調的私募股權巨頭,自1978年成立以來,CD&R對外進行了超過500億美元的投資,曾有自媒體揭露,在2022年之前,其累計給投資者分配596億美元回報,基金整體高達59%的IRR和2.3x的收益倍數。
在收購Opella之前,CD&R已在法國投資了10多年,其收購了包括Rexel、Spie、Socotec、But和Conforama等在內的知名品牌。
這次若能將法國神藥成功收入囊中,或許它才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