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38億,武漢明星獨角獸要IPO了
一個芯片IPO悄然浮出水面。
近日,上交所官網披露,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芯股份”)科創板IPO獲得受理,公司擬募資48億元。
新芯股份乍聽陌生,它背后的控股股東可能更為人熟悉——長江存儲科技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控集團”),該企業被視為國內“存儲芯片一哥”,曾研發出全球首發的232層3DNAND芯片,力壓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國際知名芯片企業。
細細梳理下來,這已不是“中部之城”武漢締造的第一家芯片獨角獸,越來越多投資人開始注意到這個隱秘的芯片產業聚集地。
今年8月,武漢跑出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登陸港交所;今年3月,專注于汽車芯片賽道的芯擎科技宣布完成數億元的B輪融資,計劃明年上市;去年10月,專注于光通信芯片領域的武漢云嶺光電,啟動IPO輔導……
一旦新芯股份在科創板上市,武漢的芯片IPO版圖將進一步擴張。
與“芯片一哥”長江存儲聯手,30家機構來押注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2006年,新芯股份在武漢光谷成立。
成立之初,新芯股份主要為美國飛索半導體代工NAND Flash閃存。通過代工業務,新芯股份開始積累芯片制造的經驗和技術。
直到2013年,新芯股份開始獨立運營,不再依賴于其他企業的托管或合作。同年,武漢新芯宣布,楊士寧博士出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他曾先后在多家知名芯片公司擔任核心技術高管,曾就職于芯片巨頭英特爾公司十多年,后又加入中芯國際出任首席運營官。目前,楊士寧擔任武漢新芯董事長。
時間來到2016年,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家存儲器基地在武漢啟動,在各方的支持下,同年,長江存儲在武漢“橫空出世”,由紫光集團、大基金、湖北政府三方出資成立,成為中國大陸存儲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彼時,由紫光股份控股的新芯股份,也被納入長江存儲旗下成為其子公司。
此后,新芯股份在長江存儲的體系下,繼續專注于特色存儲、數模混合和三維集成等領域的發展。
2023年4月,長江存儲同意將其持有的新芯有限100%股權以零元的價格轉讓給長控集團(長江存儲科技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言之,目前長江存儲和新芯股份都屬于長控集團,二者同為“兄弟公司”。
招股書提到,長江存儲主要以IDM模式從事3D Nand閃存等產品的設計、制造及銷售,與新芯股份不構成競爭和替代:一方面新芯股份整體定位于晶圓代工企業,與長江存儲在經營模式方面存在本質區別;另一方面,NOR Flash產品與3DNand產品存在顯著差異,后者主要用于大容量、高密度的應用場景,如 SSD 固態硬盤、移動設備存儲等,而NOR Flash無法在上述領域中得到應用。
今年3月初,新芯股份宣布其首度接受外部融資,注冊資本由約57.82億人民幣增至約84.79億人民幣。
本輪投資方陣容豪華,包括招銀國際,長投集團,中信證券,中國農業銀行,湖北高投,中國工商銀行,東湖創投,湖北長江直投等30家知名投資機構。
根據注冊資本的規模來看,武漢新芯股份在完成本輪融資后,已成功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
IPO前,長控集團持股為68.19%,光創芯智、光谷半導體分別持股為4.44%,武漢芯盛持股為3.52%,武創星輝持股為2.65%,長投基金持股為2.22%,交銀投資、建信投資、工融基金、中網投分別持股為1.23%,農銀投資持股為0.93%。
年入38億,行業隱形冠軍
鮮為人知的是,在特色存儲領域,新芯股份是一位超級隱形冠軍。
根據招股書,公司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NOR Flash制造廠商,擁有業界領先的代碼型閃存技術,制造工藝涵蓋浮柵(Floating Gate,又稱 ETOX)型與電荷俘獲(Charge Trap,又稱 SONOS)型兩種主流結構。
公司在浮柵工藝上制程節點涵蓋65nm到50nm,其中50nm技術平臺具有業內領先的存儲密度;在電荷俘獲工藝方面為客戶一代碼型閃存(產品 A)全球唯一晶圓代工供應商。
業績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以下稱“報告期內”),新芯股份分別實現營收31.38億元、35.07億元、38.15億元和9.1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39億元、7.17億元、3.94億元和1486.64萬元。
根據招股書,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晶圓代工、自有品牌業務及其他配套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來源于晶圓代工的收入分別為18.5億、25.8億、25.5億和6.69億,占比分別為 63.27%、77.45%、67.08%和 73.33%。公司主要向客戶提供 12 英寸特色工藝晶圓代工,按照不同工藝平臺,公司向客戶提供特色存儲、數模混合和三維集成領域多種類別半導體產品的晶圓代工。
同期,公司自有品牌業務收入分別為9.84億、6.08億、6.14億和1.46億,占比分別為 33.60%、18.24%、16.20%和 15.99%。這部分業務主要系公司經營的自有品牌 NOR Flash 產品。
此外,公司還為客戶提供研發流片、技術授權、光掩膜版等其他配套業務。報告期內,公司其他配套業務收入分別為9175萬、1.4億、6.3億元和 9741萬元,占比分別為 3.13%、4.31%、16.72%和 10.68%。
目前,公司特色存儲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計算機、物聯網等豐富的終端領域。
報告期內,新芯股份的毛利率為32.11%、36.51%、22.69%、16.64%,整體來看,公司毛利率水平處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區間范圍內,變動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基本一致。
近年來,為提升生產能力,新芯股份結合市場需求發展,持續加大在產線工程及設備上的投入。2021年至2023年度,新芯股份的產能分別為35.76萬片、47.66萬片、53.11萬片,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產能快速擴充也為其主營業務收入的穩定增長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次募集資金運用安排中,公司結合未來發展計劃,擬將全部募集資金投入12 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三期項目以及特色技術迭代及研發配套項目,項目實施后,將提升公司產能規模并助力公司三維集成及 RF-SOI 業務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