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AI手機風暴來臨
一場風暴,驟然降臨手機圈。
“2024年是AI手機元年”。甲辰龍年開工第一天,OPPO創始人兼CEO陳明永發布內部信,作出該表態。魅族也幾乎在同時官宣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All in AI。
僅隔三天,華為、小米相繼召開新品發布會。然而,外界期待的“接茬聊AI手機”的戲份并未上演。畢竟前者的重心是“折疊”,后者的焦點是“影像”。
在今日開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AI手機也成為了展場焦點。包含OPPO、榮耀、小米、三星等多家手機廠商均展示了主打AI功能的新款手機,計劃趕在預計6月份發布AI技術的蘋果前搶下先機。
大模型熱潮洶涌至今,2023年開年有ChatGPT,2024年開年則有Sora,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AI前景無限。而這也為陷入低迷的手機市場,帶來了新的動力引擎。
但是,在場景同質化、成本高企的大背景下,從“前景”變成“錢景”,仍是一段漫長旅途。
至于魅族OPPO描述中,有別于“手機+AI”模式的理想“AI手機”,到底來沒來?似乎也只能用一個梗來形容——“如來”。
手機+AI早已有之,但還不夠
事實上,各大手機廠商在AI領域的布局,早已開啟。在2023年大模型爆發期,各大廠商的大模型紛至沓來:小米的小米大模型、vivo的藍心大模型、華為的盤古大模型、榮耀的魔法大模型……
OPPO方面在今年2月20日的AI戰略發布會上提到,公司早在2020年就推出了首個AI大模型,超前進行AI布局,并且不斷進行投入。
在2023年,OPPO推出自主訓練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在SuperCLUE知識與百科能力排行榜上僅次于GPT 4。OPPO更通過三級大模型部署策略,將Titan超大模型、Turbo大模型、Tiny輕量模型實現端云的聯合部署,滿足多場景高效適配。
據OPPO方面透露,在2024年春節期間,已經面對超千萬用戶推動百余項AI實用功能,共同邁向AI手機時代。
需要注意的是,OPPO上述舉動的背后,是超千萬元的算力費用,成本可想而知。AI落地手機背后的投入產出比,也是各大手機廠商,不得不長期思考的問題。
當前,所謂AI手機更像是“新瓶裝舊酒”,各家將AI大模型落地手機,無外乎語音、圖像等有限范圍。
以圖像應用為例,小米于2月22日最新發布的14 Ultra,在影像方面全面進化,給人十足的“相機感”。AI能力的引入,也完全為影像服務。
據介紹,小米影像大腦宣布全面升級,成為“首個 AI 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定名為“Xiaomi AISP”,號稱通過小米澎湃 OS深入硬件層,全面整合CPU、GPU、NPU和ISP的算力,可達60TOPS。
誠然,在改善使用體驗上,各大手機廠商似乎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但仍屬手機+AI的范疇。
另一方面,目前AI落地手機的場景稱不上用戶剛性需求。“AI手機”的真正到來,也還需要時間,且短期內對換機的刺激以及為功能付費的意愿,提升有限。
魅族“破釜沉舟”,OPPO繪制發展藍圖
相較于2023年下半年開啟的大模型落地手機熱潮,魅族的反應稍顯晚了一點,然而卻是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
2月18日,魅族宣布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的開發,后續將All in AI,把精力轉投到新的AI設備探索上。魅族方面稱,他們的首款AI硬件將在今年內正式發布。
魅族稱,經過兩年的團隊磨合、資源配置、產品布局以及相關技術的充分預研,魅族目前已具備向AI領域全面轉型的能力。作為一家全面發展的科技生態公司,魅族擁有完善的研發和供應鏈等硬件團隊,同時還擁有體系化開發、設計、交互的軟件團隊,這將為魅族All in AI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
對于如何轉型AI,魅族方面給出了戰略規劃。據介紹,魅族將基于AI戰略布局,重構Flyme OS,打造全新AI終端設備,并將向全球大模型團隊全面開放,積極擁抱OpenAI等國際頂級大模型團隊,構建新的AI生態。魅族已經明確官宣,首款AI Device硬件產品將在2024年正式發布,與全球頂尖的AI Device廠商展開正面競爭。
魅族明確官宣,首款AI Device硬件產品將在2024年正式發布,與全球頂尖的AI Device廠商展開正面競爭。
相較于“破釜沉舟”的魅族,早前已有相關布局的OPPO,則在喊出“AI手機元年”后,做足了“行動派”的勢頭,并給出了更為詳盡的規劃。
在2月20日舉辦AI戰略發布會,OPPO分享了新一代AI手機的四大能力特征:AI手機首先要能夠高效地利用計算資源,以滿足AI時代下生成式 AI的計算需要;同時,AI手機要能敏銳地感知真實世界,了解用戶與環境的復雜信息;AI手機還需要擁有強大的自學習能力;此外,AI手機還將具備更充沛的創作能力,為用戶提供持續的靈感與知識支持。
據OPPO方面介紹,其最新一代旗艦AI手機 Find X7搭載了具備出色生成式Al能力天璣9300旗艦平臺,在AI算力跑分取得安卓第一的成績。此外,Find X7也是首款在端側應用70億參數大模型的AI手機,在文本和視覺的處理響應上表現不俗。
與此同時,OPPO還發布了由OPPO AI超級智能體和AI Pro智能體開發平臺組成的OPPO 1+N智能體生態戰略。
其中,“1”代表OPPO AI超級智能體,能基于龐大的知識圖譜、文檔數據以及搜索引擎,為用戶提供強大的知識能力,精準理解用戶意圖,給出準確結果。“N”則代表基于OPPO AI Pro智能體開發平臺所賦能的全新智能體生態。
蘋果三星,能否后發制人?
如果把目光從國內手機廠商,轉向蘋果、三星等海外手機大廠身上。可以發現,他們對于“AI手機”的反應,稱不上“迫不及待”。
在蘋果2023年11月的業績電話會議上,庫克曾表示蘋果正在AIGC方面進行努力。據相關報道,蘋果內部已開始隱秘布局——包括選定了三名高管全權負責AI事項,一年撥款10億美元,AI加持的Siri也有望推出。
三星方面,首先是在2023年三星人工智能論壇上,展示了自研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amsung Gauss。
兩個月之后,三星Galaxy S24系列于今年1月17日在美國加州正式發布,并宣布與谷歌合作在新機中嵌入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Gemini。
據介紹,三星Galaxy S24系列可以實現通話實時翻譯,實現無障礙交流;利用筆記助手、轉錄助手,讓工作更有條理;首創“即圈即搜”功能,開啟搜索方式新篇章……
八天后,三星正式面向中國市場發布旗下首款AI手機——Galaxy S24系列。Galaxy AI的本地化成為一大看點,三星方面宣布與百度、美圖等眾多中國合作伙伴合力打造手機AI體驗。
以三星和百度的合作為例,針對Galaxy S24系列的AI特性和優勢,雙方對手機場景如何與大模型結合進行深入調研,通過長時間的共同努力,帶來多個基于百度千帆平臺的AI應用,讓生成式AI的優勢體驗通過三星Galaxy S24系列觸達更多用戶。
相較于國內手機廠商的“摩拳擦掌”,“慢了半拍”的蘋果三星,能否后發制人,也成為“2024年AI手機元年”的一大看點。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AI手機元年”的概念,業內人士也有不同觀點。
據《環球時報》消息,多位業內人士認為,AI手機還處于啟動階段,盈利模式匱乏,國內外企業尚處于布局階段。賽道炙手可熱,但整個行業的發展還需進一步廓清方向。
而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2024年將成為全球AI手機時代的開端,到2027年底,內置AIGC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超過5億部。
IDC則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新一代AI手機出貨量為3700萬臺,2027年將達到1.5億臺且新一代AI手機所占市場份額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