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業務雙驅動,航天軍工復合背景,星途探索沖刺商業航天

        獵云網盛佳瑩2022-07-29 14:50 大公司
        一場馬拉松式的創業。

        1994年NASA推出了“技術轉移計劃”,并拿出了每年預算的20%用來支持商業合作伙伴協助研發新技術,這開創了“太空商業”的新市場。

        維珍銀河、藍色起源、SpaceX等民營航天企業相繼誕生,入局太空商業市場,也催生了新的“太空淘金熱”。

        放眼國內,2016年,國家將航天事業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也參與到商業航天的發展中。

        商業航天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17年,星途探索在這樣的大浪潮下誕生,向浩瀚的太空發起沖刺。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20余年的航天科研生產經歷,梁建軍早已將航天事業視為自己終身的事業,在心中種下了一顆星辰大海的夢想種子。

        在成立星途探索前,創始人兼CEO梁建軍作為某重點型號負責人,組織40余項科研任務和大型科研試驗,參與組織大型地面試驗、飛行試驗20余次。

        2015年開始,國家政策對商業航天逐步開放,梁建軍意識到,這將是放手一搏完成夢想的機會。

        2017年10月,梁建軍和創始團隊正式啟動星途探索公司運營。星途探索創始團隊和核心研發團隊均來自于原總裝備部、火箭軍、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體制內單位,基于核心團隊航天和軍工的復合背景,星途探索選擇了一條軍民業務雙線發展的道路。

        在軍工業務方面,星途探索面向軍隊,科研院所等提供不同用途的全品類靶彈產品以及提供實驗平臺搭建,仿真系統搭建等服務。

        目前,星途探索已完成了高亞音速巡航靶彈、超音速巡航靶彈、彈道靶彈等全品類系列化的靶彈產品規劃,其中D140超音速巡航靶彈于2021年1月實現首飛,并在今年2月底完成第二次成功飛試,后續高亞音速巡航靶彈等產品將陸續亮相。

        來源:星途探索

        D140 Y2超音速巡航靶彈飛試成功

        在商業航天方面,星途探索采用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和液體運載火箭并行研發的戰略。

        梁建軍表示,相比而言,液體火箭更易調節控制,更適合未來太空領域多場景發展,并且運載能力更大,更適合批量化商業化運載發展需要,加上可回收以及成本控制,液體火箭是業內公認的主流技術路線。

        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的優勢是可以快速為微納衛星以及部分小衛星提供定制化“專車”發射服務,梁建軍告訴獵云網,國內民營衛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政府的微納、小衛星發射市場規模未來五年可達數百億。研制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可以讓星途探索快速形成入軌能力,進入運載火箭入軌發射“俱樂部”。

        目前,在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方面,星途探索已完成總體方案論證、方案設計、工程設計,即將投產,預計2023年完成首飛,未來能夠形成每年3-5發產能;在液體運載火箭方面,星途探索已完成液體亞軌道運載火箭和中小型液體運載火箭三型運載火箭總體方案論證,并完成多輪技術對接,明確了發動機的總體技術要求。已經完成電氣、結構等配套供應鏈的對接。

        在談及選擇雙線戰略的原因時,梁建軍坦言,運載火箭是一個研發周期較長的領域,“運載火箭是個復雜的大系統,涉及到光機電、動力、結構、工藝等方面,至少有上萬個零部組件涉及上百個專業。”

        研發周期長,難以快速實現商業化是目前商業航天企業的現狀,而面向軍工領域的靶彈產品相對系統復雜度低,研發周期短,目前星途探索的靶彈產品研發周期控制在8~10個月,可以快速迭代,通過靶彈產品快速實現自我造血能力,率先實現商業化。

        除此之外,靶彈、亞軌道固體火箭及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研發及飛行試驗,也可以為液體火箭研制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

        資本瞄準太空宇宙,政策助力商業航天


        探索茫茫宇宙,一直是全人類的課題,甚至對于整個人類而言,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從古代夜觀天象,到透過望遠鏡思考天體規律,再到依靠科技奔赴太空,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從未停止過。

        相比美國2000年開始商業航天的探索,從時間維度來講,中國只走了三分之一的時間,正處于起步階段,但商業航天無疑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進一步促進商業航天的發展。

        逐步放開的政策和廣闊的市場,讓資本也瞄準了這個浩瀚宇宙。根據天眼查數據,去年商業航天相關企業融資37起,融資金額共逾64.5億元。除此之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參與商業航天領域相關投資的VC/PE機構已超100家。

        星途探索成立以來也相繼完成四輪融資,目前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融資用途主要應用在液體運載火箭的研制,小型固體火箭的投產以及靶彈產品的批量生產。

        雖然資本蜂擁而至,但行業仍處在發展早期,梁建軍也坦言,目前行業內也都在產品研發階段,正處于人才和戰略競爭中。

        梁建軍告訴獵云網,盡管民營航天起步晚,但中國航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形成了上百個型號團隊,數十萬經驗豐富的航天人,為商業航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是火箭的芯級。已經為這個行業儲備了大量人才。

        我國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大多建設有航天學院,航天后備人才儲備位居全球第一,這些人才將成為商業航天發展的助推器。芯級加助推器成就了我國民營火箭的快速發展。

        星途探索核心研發團隊正是由火箭軍、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體制內院所的核心、資深技術專家組成,團隊成員負責過多個重點運載火箭、導彈武器型號的研制。

        “做馬拉松接力賽的第一棒”


        在中國航天業有句老話:“三四十年的差距并不一定需要三四十年的時間去趕超。”

        在航天、軍工領域深耕20余年的梁建軍明顯感知到2022年是商業航天的新元年,他解釋道:“一方面,今年以來商業航天的融資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從2015年政策放開起,7年的時間這個賽道參與者越來越多,上下游配套越來越完善,國家政策也逐步開始落地。” 梁建軍判斷商業航天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實際上,前期中國航天的技術積累以及如今供應鏈的完善,減少了不少商業航天企業的發展壓力,降低了試錯成本。

        在梁建軍看來,到2026年左右,國內的商業航天將迎來拐點,出現真正可以穩定批量入軌的火箭產品,尤其是軌道資源規劃也極有可能在那時完成落地。

        星途探索計劃在2025年底完成中型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的產品,并形成年產5-10枚產能。

        但梁建軍明白,從事商業航天是一場馬拉松式的創業,“衛星發射只是第一步,未來太空經濟的發展,一定會催生星際航行、太空采礦等業務,運載火箭未來將不斷拓展人類探索宇宙的邊界。”這或許并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夢想,但梁建軍希望星途探索可以成為馬拉松接力賽的第一棒。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